小談,怎么反制地雷,以及地雷的作用
最近豹豹被擊毀的新聞大家也看了,在必經之路設置雷場,配合遠程火力就敲掉了十多輛裝甲車輛,烏軍的技戰(zhàn)術還是相當的拉胯,結合筆者來看,烏軍表現出來的水平和我們軍改前一些部隊水平差不多,那么如果遇到雷場究竟應該怎么辦呢,這里結合筆者親身經歷和學術研究淺淺的講一下,也是彌補最近沒發(fā)專欄的罪過 首先地雷是屬于爆炸性障礙物的一種,種類主要是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等,地雷的布置很有講究,運用范圍也多種多樣,這里就講一下常規(guī)戰(zhàn)場的運用,通常在作戰(zhàn)中地雷是用于防御作戰(zhàn)樣式的,按照我軍規(guī)定,防御樣式分為陣地防御、運動防御、機動防御三種,其中按照準備時長又可分為倉促防御和非倉促防御兩種,地雷在陣地防御中使用的尤為重要,至于為什么在防御作戰(zhàn)中使用最多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陣地防御時通常地雷可在4公里至陣地前的區(qū)域內放置,這也是標準的陣地防御使用雷場的方式,通過地雷來迫使敵軍提前展開,并延遲開展的時間,拖緩敵軍進攻勢頭,通常我說的是通常,雷場是要在警戒陣地前設置的,主陣地前最好不要設置,要設置也是在敵裝甲可能行進的地方設置,陣地縱深內一般不設置,需要根據反擊或者反沖擊計劃來機動設置,在陣地之外的地方,可在敵軍接近的必經之路設置雷場,并且雷場的設置一定要做到不規(guī)則布置,并且雷種也需要多種結合來達到毀傷最大效能。 最重要的一點,地雷說到底就是個障礙物,障礙物是死的,單單就一個障礙物是翻不起什么大浪的,必須結合火力配系,并且不得妨礙己方機動和作戰(zhàn)。 然后如何破解雷場,有許多方式,第一個就是靠兵力,人工去排,第二個可以通過炮兵來摧毀,對于防步兵地雷,榴炮甚至只需要沖擊波即可摧毀,假使烏軍的一個炮營有18門榴炮,那他們進行短間隔空炸射擊,可對3000㎡的防步兵雷場的毀雷率達到60%,如果是防坦克地雷則效果減半,第三個方式就是通過偵察手段發(fā)現雷場,然后破障力量前出解決,偵察可以通過工兵的探地雷達來做到,以合成營的綜合掃為例,可在5km/h時速下進行檢測,檢測率達到95%,但是這種只能應用于營連一級,畢竟一輛車才多大啊,更強還是遠距離雷場探測技術,通過飛行器搭載紅外成像探雷設備進行大范圍雷場探測,可以快速確定雷場范圍以及大體種類。 以上是陣地防御常用的地雷與反地雷的方式,運動和機動兩種防御方式地雷的使用比較受限,但是可以使用遠程布雷技術進行快速布雷來進行作戰(zhàn),因為這兩種防御方式更強調機動,所以就不在陣地前進行布雷,那樣也費時費力,反而是更強調在敵軍通路以及可能展開地域布置雷場,使自己的反沖擊效果達到最大化。 那么回到這次豹豹的被毀上面,毛子做到了以下幾點,一是地雷布置位置較為合理,二是配合了遠程火力,無論是炮兵還是武直,都做到了地雷牽制住敵軍火力打擊敵軍的效果,至于烏軍的應對方式,比某猛虎旅還拉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