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有趣的ADHD非藥物治療方法值得一試!
前言
之前,濤哥在公眾號和B站推薦了一些“治療”ADHD的音樂,很多小伙伴反饋還不錯,聽了之后能夠讓人注意力集中,安靜下來。?





濤哥覺得很驚喜,因為我聽這上面的音樂時,也會有整個人一下子安靜下來的體驗。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和我一樣的疑問——音樂治療ADHD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作為一個研究ADHD的ADHD,濤哥今天就從科學的角度為大家系統(tǒng)介紹一下ADHD的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有哪些?
不同的學科的研究者對音樂治療的定義并不統(tǒng)一,簡單地說,音樂治療就是以音樂為手段治療各種疾病,促進身心健康的技術。
?
音樂治療按方法可分為 3 種類型,即接受式音樂治療(passive music therapy)、再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recreative music therapy)和即興演奏式音樂治療(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
接受式音樂治療又稱為聆聽式音樂治療,主要通過聆聽特定的音樂來調(diào)整患者的身心;
再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強調(diào)患者的參與性,而非僅僅聆聽,患者需要直接參與到音樂表演及創(chuàng)作中;
即興演奏式音樂治療中,患者在不需要任何學習的前提下使用簡單的打擊樂器與音樂治療師一起演奏各種音樂節(jié)奏。有些學者將再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和即興演奏式音樂治療歸納為主動式音樂治療。
?
音樂療法背后的科學理論是什么?
ADHD,全名“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癥,和自閉癥一樣,屬于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常常會影響ADHD群體的社會功能。
?
大家如果稍微了解過ADHD,可能會聽過“ADHD群體多巴胺系統(tǒng)分泌異?!薄ⅰ按蠖鄶?shù)ADHD都有感統(tǒng)失調(diào)”等等說法。
?
實際上,ADHD音樂治療的理論基礎正來源于此。
?
1.目前多認為多巴胺(DA)的功能不足是?ADHD?主要發(fā)病機制之一,功能磁共振研究發(fā)現(xiàn),音樂可強烈激活伏隔核(NAC)、腹側(cè)被蓋區(qū)(VTA)和下丘腦、腦島,伏隔核和腹側(cè)被蓋區(qū)的激活會幫助多巴胺的釋放,從而改善ADHD兒童的核心癥狀。
而且音樂能夠直接作用于邊緣系統(tǒng),對人體的情緒行為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情緒體驗被認為是整個邊緣系統(tǒng)整合的結(jié)果,因此音樂治療除了改善ADHD的核心癥狀外,還可以改善他們的情緒沖動癥狀。
?
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個實驗:
2005年,來自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系的V. Menon和 D.J. Levitin等人使用腦成像手段,招募了13名右利手和正常聽力受試者接受實驗(年齡19.4~23.6歲,女性7例,男6例),研究了他們在聽古典音樂和混亂的音樂時大腦的活動。
研究發(fā)現(xiàn),和聽雜亂的音樂相比,志愿者在聽古典音樂時,大腦伏隔核和包括腹側(cè)被蓋區(qū)、下丘腦和眶額葉在內(nèi)的相關中腦邊緣結(jié)的大腦網(wǎng)絡被激活(伏隔核和大腦獎賞系統(tǒng)有關)。這些腦區(qū)負責獎賞、自我管理和認知處理。


2.也有研究認為,感覺統(tǒng)合失調(diào)可能是引起ADHD的重要因素,而音樂可以提高感覺統(tǒng)合能力。音樂通過多感官的輸入,通過節(jié)奏與身體運動幫助提高感覺統(tǒng)合能力,從而起到改善?ADHD?兒童多動癥狀的作用。
音樂療法有效嗎?
那么音樂治療究竟有沒有效果呢?
給大家看兩張圖片就明白了,這兩個圖里面一共總結(jié)了12項關于ADHD音樂治療的研究總結(jié)。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關于音樂治療是否有效,目前的結(jié)果是不一的。
有部分研究支持音樂治療可改善ADHD兒童的沖動、攻擊行為和活動過度癥狀,并有助于增加患者的自控能力。此外還能促使社交、情緒、行為等其他癥狀的改善。
另外由于不同研究樣本量、方法和評估工具不同,也有研究顯示音樂治療對ADHD沒有治療效果。
有人說,濤哥,你別說那么多,我就想知道,音樂治療究竟有沒有效果。
濤哥認為目前是沒有有力的證據(jù)證明音樂治療是有效的,但是也不能說明音樂療法對ADHD治療就沒有效果。
它就像“薛定諤的音樂”一樣,你去聽了,才知道結(jié)果。
音樂療法值得嘗試嗎?怎么辦呢?
那么,究竟值不值得去嘗試音樂療法呢?
目前的研究,均未報道與音樂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說明音樂治療用于 ADHD 患者的安全性良好。
所以濤哥建議,在你還沒有其他更好的應對ADHD方法,又特別需要解決你的ADHD問題,也愿意擔負相應的時間、精力成本,是可以去嘗試的。
那么怎么做呢?
上述提到的研究,音樂干預時間為期3-6 個月,每次干預 30-45 分鐘,頻率為每天 1 次至每周 1 次。
最后,推薦一些音樂給大家,雖然光聽音樂不能稱之為“療法”,但是可能對大家有幫助,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嘗試哈~
注:可以一邊做作業(yè),一邊聽音樂。
參考文獻
GFELLER?K E , CHRIST A , KNUTSON J F , et al. Musical?backgrounds, listening habits, ?and aesthetic enjoyment of adult cochlear implant recipien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 2000, 11(7):390-406.
?
Menon, V., & Levitin, D. J. (2005). The rewards of music listening: Response and physiological connectivity of the mesolimbic system. NeuroImage, 28(1), 175–184. doi:10.1016/j.neuroimage.2005.05.053
?
王麗燕,陳丹.音樂治療與聽障兒童的康復.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9,3:38-40.
?
劉里里, 羅薇,?張晶, et al.?音樂教育對3~4歲聽障兒童聽覺、言語能力發(fā)展的影響研究[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12, 10(3):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