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琢】《論語》精讀——各分P提到的《論語》句子整理 (P1-P20)
P3-P8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P9 孔子的教育理念(yi)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朝聞道夕死可矣
士志于道
有教無類
?
P10 孔子的教育理念(二)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 子聞之,曰:“是禮也?!?/p>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
P11 孔子的教育理念(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p>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 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p>
若臧武仲之智,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可以為成人矣。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P12 教育的誠意
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子曰:“予欲無言?!弊迂曉唬骸白尤绮谎裕瑒t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P13 啟發(fā)式教學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
P14 孔子的教育風格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p>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p>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p>
?
P15 孔門詩教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p>
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p>
P16 子貢問學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啊对姟吩疲骸缜腥绱?,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p>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p>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弊釉唬骸案ト缫?,吾與女弗如也!”
?
P17 子夏問學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痹唬骸岸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p>
?
P18 之路之志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p>
?
P19 顏回之志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p>
曾子曰:“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p>
?
P20 孔子之志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