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牙刃:太平洋島國土著的天然鋸劍
鯊魚牙刃:太平洋島國土著的天然鋸劍
鯊魚利齒不單稱霸海洋,更被太平洋島國土著的獨門兵器,包括鯊魚匕首、小刀、長劍、長矛等。
吉爾伯特群島(Gilbert Islands)位於太平洋西部,是吉里巴斯共和國的三大群島之一。吉里巴斯是世界上唯一橫跨東西南北半球區(qū)域的國家。在被西方航海家發(fā)現(xiàn)前,吉里巴斯群島被不同原住民土著部族佔據(jù),互相爭鬥。
在16世紀之前,吉爾伯特群島的土著戰(zhàn)士利用島上出現(xiàn)的天然材料,就地取材地開發(fā)出一系列獨特的鯊魚牙刃兵器︰Teronikiri(匕首)、Tebutu(小刀)、Tetoanea(短劍)、Taumangaria(三叉劍)、Teunun(長矛)等。為了保護自己,土著戰(zhàn)士會穿著椰子纖維製成的結實而笨重的盔甲,包括頭盔、帶有高背板的盔甲、袖子和綁腿,使這些鋒利的鋸狀鯊魚牙兵器也很難切開。
這種類型的鯊魚牙武器在埃利斯群島、文化上相近的瑙魯島、菲律賓和夏威夷也有。
鯊魚牙刃兵器在材料構成上都很相似。主要以一塊經(jīng)處理的椰樹或紅樹林硬木作為武器的主體,手製加工成所需的形狀和長度,它們可以是筆直或是彎曲的。在木材外緣挖出溝槽,先在牙齒上鑽孔,加上樹脂後再用椰子纖維與木頭上相應的孔綁在一起,以防止牙齒脫落。
牙齒可以根據(jù)武器的類型連接到武器主體的一個、兩個或四個側面,牙齒的尖端可以朝向敵人,也可以朝向後面。此外,Taumangaria(三叉劍)可以附在左右兩邊,以抵禦敵人的攻擊。尖端,要麼刻成一個點,要麼提供一個額外的鯊魚牙,用於刺擊。這種結構被用於各種類型的武器,如刀、劍、長矛或銅指環(huán)。
鯊魚的牙齒來自於主要是淺水的、喜歡在瀉湖或太平洋環(huán)礁後面捕獲的鯊魚物種。這些鯊魚包括沙鯊(Odontaspididae),灰鯊(Carcharhinus),藍鯊(Prionace)和檸檬鯊(Negaprion)?;Ⅴ彛℅aleocerdo cuvier)牙齒也在其他地區(qū)使用。
在吉爾伯特群島部族會因應需要,用上不同的鯊魚牙刃兵器作戰(zhàn)。
Tebutu是短匕首,長度約10至16厘米,具有單刃或雙刃版本,一般有1至4隻牙齒。在匕首末端有一條帶子,以便固定在手上。它亦作為女性防身武器使用。
Tetoanea是短劍,長度約65至90厘米。雖~這是一把以撕裂傷害為主要的短劍,但由於武器主體比較堅固,所以在單兵作戰(zhàn)中也可以作為劍棍使用。跟Tebutu一樣,它的手柄末端有一根繩索來固定它。
Teunun是長矛,長度約3至5米不等,形狀多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