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旅渡2”輪的前身:やえしほ丸

這艘船,總噸位:999.30総トン、全長71.57m、型寬12.40m、型深さ4.80m、ディーゼル2基、機関出力2,660ps、航海速力14ノット,旅客定員710名、8tトラック13臺、4tトラック2臺、乗用車30臺。1970年左右,淡路フェリーボート株式會社向三菱重工業(yè)下関造船所申請建造一艘三層客滾船的計劃,隨后就是這艘船的開場,這艘船舉辦鋪龍骨的儀式,在經(jīng)歷了建造,下水,舾裝,試航之后,于1971年2月竣工并交付給淡路フェリーボート株式會社,這艘船的國旗是日本國旗,船籍港:西宮,涂裝采用白色為主,船身上有“AFB”字樣,煙囪顏色是藍色的,隨后這艘船在淡路フェリーボート株式會社旗下的航線上(阿那賀~亀浦,鳴門海峽)搭載大量的汽車和旅客往返于本州島-淡路島或者是淡路島-四國島期間的航線上,但后來因為日本經(jīng)濟情況的好轉(zhuǎn),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左右(1985年左右),因為大鳴門橋開通導(dǎo)致這條航線的旅客和汽車的運輸量銳減,淡路フェリーボート株式會社將這艘船改造為游船(クルーズ客船),總噸位增加到:1,796.00総トン、機関出力3,800ps、航海速力14.00ノット、旅客定員250名または350名、大型バス8臺,載客量銳減一半,客艙內(nèi)部重新裝修,重新裝修后客艙內(nèi)部基本上是座位,還有一個餐廳和休閑廳等設(shè)施(我自己判斷的),隨后這艘船在當時還沒有明石海峽大橋的周邊進行游輪運營,搭載過很多游客,但后來因為日本經(jīng)濟泡沫破滅導(dǎo)致這艘船的乘客量大減,這艘船的游輪運營在1992年左右停運。






隨后,這艘船賣給了中國,船名更名為“遼旅渡2”輪,并對前艙部分封死,按照渤海灣的運輸條件,這艘船賣給的船東是大連旅順船務(wù)總公司,并把涂裝進行了變更,將日本時期的“AFB”字樣去掉,在船底改為紅黃橙三色或者是紅黃兩色的橫線條,船身上有“大連旅順船務(wù)總公司”等黑色字樣,另外這艘船的種類由游輪改回客滾船,船的國旗改為中國國旗,船籍港改為旅順,在1993年左右投入渤海灣的蓬萊-旅順的航線上運營,隨后這艘船在蓬萊-旅順的航線上大量搭載旅客和汽車往返于兩地之間,一度成為了當?shù)睾骄€最豪華,設(shè)備最先進的客滾船,在1997年5月蓬萊———大連航線開通,蓬萊—旅順航線客流才開始下滑,這艘船的乘客量不如一日,1999年左右,這艘船的所屬公司改為大連渤海輪船公司,船身上的文字改為紅色的“大連渤海輪船公司”,一直服役到2000年左右,因為船齡達到報廢年限退出渤海灣運營,去向不太確定,這艘船也是整個“遼旅渡”系列船名中,船齡最老的一艘,以下是遼旅渡系列(大連旅順船務(wù)總公司>大連渤海輪船公司)客滾船的船名表(紅色的是已經(jīng)寫過的):
遼旅渡1(后更名為遼旅渡9)=若鶴丸(淡路フェリーボート,1975年建造)
遼旅渡2=やえしほ丸(淡路フェリーボート,1971年建造)
遼旅渡6=朋鶴丸(淡路フェリーボート,1979年建造)
遼旅渡7=福鶴丸(淡路フェリーボート,1980年建造),2003年2月22日在渤海海峽北砣磯島西北8海里處沉沒。
遼旅渡8=フェリーくにさき(周防灘フェリー株式會社(スオーナダフェリー),1980年建造)
遼旅渡1(1999年投入使用的116.53米的客滾船)=原船名不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