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筆記:LLC的短路調(diào)試記錄

最近工作有點忙,沒時間寫文章,發(fā)幾篇剛?cè)胄械臅r候?qū)懙恼{(diào)試筆記,原文發(fā)布于本人QQ空間里,時間是2015年9月11日。由于成文時間較早,筆者水平也很差,如有錯誤懇請幫忙指正,謝謝!
經(jīng)過昨天短路保護的理論分析,實現(xiàn)可靠的短路保護的條件有:
????1、管子的SOA工作區(qū)域
????2、快速拉升頻率
????3、副邊恒流環(huán)動作
下面是我實際的測試和分析:
第一部分?管子的SOA工作區(qū)域
??管子能在短時間內(nèi)扛住較大的脈沖電流,且不能損壞。這對選擇MOSFET時,需要對SOA區(qū)域和最大的脈沖電流有一定的考慮。當然,講到這里。就需要考慮管子的體二極管性能,在短路時的作用。在短路時,不僅僅溝道流過了較大的電流,而且電流也會從體二極管流過。如果體二極管的恢復性能較差,那么在30A左右的電流流過體二極管時,引起體二極管反向恢復的問題,則會表現(xiàn)出非常高的電壓應力,可能會因為電壓高于管子耐壓而損壞??梢钥聪聢D1中,短路時流過管子的波形:

(圖一)
???紫色波形為流過管子的電流,其正向部分是流過電流的正弦部分。但是也可以注意到,負向的電流是從體二極管流過的。

??(圖二)
??這是帶滿負載啟機時,開機瞬間,前面幾個電流波形??梢钥吹皆趧傞_機時,流過體二極管的電流是非常大的,如果體二極管性能較差,可能會在啟機時引起反向恢復的應力問題。

? 下面這個是在啟機后短路,管子失效時的電流波形。對比上面5A一格不同,下面是20A一格,可以看到在短路后,電流波形在第5個周期處,已經(jīng)高到40A。而且巨大的di/dt電流變化,在最后一個波形處。有25A左右的電流流過體二極管,然后又有40A的電流流過溝道,在2us內(nèi),流過管子的電流高到50A,到這里,管子基本就處于可能因為過電流太大而損壞了。

(圖三?短路測試時,MOS的失效電流)
??可以從波形上看到,因為體二極管流過電流也有20A左右的電流峰值,只是抓圖是紫色和黑色背景對比起來看的不太清楚。我后面使用了ST的?26NM60N這個管子它的體二極管性能在實際測試中相對不錯,下面是體二極管的資料。

??我使用英飛凌的IPP5R028的管子,在短路測試中總是會失效,而使用ST的26NM60N就會更扛得住一些,現(xiàn)在我要對比一下兩個管子的一些資料。這個管子導通阻抗只有199m歐,雖然和26NM60N的導通阻抗差不多,但是它并不太適合用在LLC上。特別是脈沖電流峰值,允許的值比較小。ID在25°時只有17A,脈沖電流峰值只有40A。
?體二極管的性能:
? 這個管子只能扛到40A,雖然反向恢復時間都在340ns,而且Qrr和恢復電流峰值都要小于26NM60N,但是因為是Coolmos可能因為結(jié)構(gòu)上的問題晶圓體積小,這個管子不太適合做LLC這樣的應用。因為短路電流很大時,這個管子可能會頂不住。
?????看SOA區(qū)域的對比,就可以看到26NM60N比這個管子強壯的多,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短路測試時這個管子會很容易掛的原因。

下圖是ST 26NM60N的SOA資料,可以看出僅僅從抗脈沖電流上就能解釋炸雞的原因。

第二部分?控制IC要在短路時,能更快的拉升開關(guān)頻率。
上圖是控制IC在過流保護時的控制邏輯圖,當CS的電壓高于0.8V,SS引腳內(nèi)部會導通一個電阻,讓SS引腳以固定的電流接地流入GND。通常在Freq引腳上引一個電阻到SS引腳,也就是當CS電壓高于0.8V后。SS開始以一個電流拉Freq,此時流出FREQ引腳的電流加大,則開關(guān)頻率快速提升。CS到電壓了0.9V,就以更快的電流放電。使開關(guān)頻率提升的更快,此時電源會處于打嗝重啟的狀態(tài)。直到VCS的電壓低于0.75V,則工作正常。?為了防止變壓器飽和炸管,VCS電壓高于1.6V,IC會鎖機,重啟VCC電壓才會解除故障。
??在這個項目上,原邊使用的過流保護原理圖如上圖所示。主要是感測諧振電容上的電壓,在短路時諧振電容電壓會提升的非??欤灰狢S電壓高于0.8V,就開始拉升頻率,加大阻抗。??為了避免高于1.6V IC鎖機,我們使用了最快響應速度的TVS鉗位VCS上的電壓,只能讓它在1.6V以下,不能高于1.6V,否則鎖機,客戶又不接受了。
??在副邊,我們使用恒流環(huán)做輸出電流檢測,高于某個設(shè)定值后進入恒流狀態(tài)。會將開關(guān)頻率拉升到250KHZ,足以避開短路時的危險頻率。從響應速度快慢的角度考慮,恒流環(huán)的響應速度比電壓環(huán)要慢很多,所以在短路時,看到的頻率變化是:先下降,然后頻率開始提升。這說明恒壓環(huán)先開始動作,恒壓環(huán)動作后開關(guān)頻率會向最低頻率下降,所以為了保證短路時頻率拉升的足夠快,最低開關(guān)頻率的設(shè)定,一定不能太低,否則要穿越諧振頻率,電流會更大。
??我到這里應該考慮到,臧工提示我需要考慮到最低開關(guān)頻率設(shè)置,最好低于工作頻率20KHZ即可。最低開關(guān)頻率太低了不太好。而且也提出了關(guān)于諧振頻率的選擇問題,他認為:LLC變換器最好是工作在諧振頻率,或者稍微高于諧振頻率。這樣從短路保護的角度來講,非常有好處。當工作時短路,恒壓環(huán)會把頻率稍微下降,然后頻率開始提升。因此,如果頻率在諧振頻率之上,那么開關(guān)頻率下降的就不會很低,至少把頻率拉升起來的速度會更快。這樣也對短路時,流過管子的電流有了一定的限制。
??我有一個測試,我之前從FREQ到SS引腳的電阻是5.6K,在短路保護時,頻率拉升起來的速度稍微有些慢。電流峰值是在38A上,為了降低短路時候流過管子的電流,我的想法是,在短路時SS拉FREQ的電流更大,讓開關(guān)頻率提升的速度更加的快,把這個電阻下降到2.4K后,短路時開關(guān)頻率已經(jīng)提升到了300KHZ,電流峰值也下降到了30~33A,這個就稍微控制住了一點點電流。

(頻率?有錯誤?,電流峰值?36A)
將FREQ到SS引腳的電阻從5.6K下降到2.4K后,短路時的測試:
(頻率?119KHZ?,電流峰值?15A?。??此時短路保護還未響應,頻率之所以比正常工作的126K低,是因為恒壓環(huán)動作了。)

(頻率?128KHZ?,電流峰值21A?。??此時短路保護已經(jīng)開始響應,頻率開始拉升)

(頻率?133KHZ?,電流峰值30.5A?。??此時短路保護已經(jīng)開始響應,頻率正在快速的拉升)

(頻率?142KHZ?,電流峰值30.5A?。??此時短路保護已經(jīng)開始響應,頻率正在快速的拉升)
(頻率?151KHZ?,電流峰值30.5A?。??此時短路保護已經(jīng)開始響應,頻率正在快速的拉升)

(頻率?169KHZ?,電流峰值18A?。??此時短路保護已經(jīng)開始響應,頻率正在快速的拉升,短路電流已經(jīng)得以控制)

(頻率?181KHZ?,電流峰值10A?。??此時短路保護已經(jīng)開始響應,頻率正在快速的拉升,短路電流已經(jīng)得以控制)

? 從短路發(fā)生到電流受到控制?;?/span>4個周期,約50us。電流最大值為33.6A,屬于26NM60N的可靠工作區(qū)域,短路不會發(fā)生問題。但是LLC的短路測試并不是最嚴峻的工作狀態(tài),即使在理論上認為SOA問題不大,但是也要經(jīng)過10秒一次短路,至少測試5000次確保不會炸雞。這樣可以認為,短路是可靠的,能受到控制的。

第三部分?短路測試時諧振電感飽和的問題
??在我使用EEL19/27的諧振電感做短路測試時,流過電感的電流會達到70A。即使開關(guān)頻率已經(jīng)在快速的拉升,但是電流依然會在5個周期內(nèi)彪到70A之高。我有一次摸到諧振電感在反復短路測試時,溫度非常高。但是沒有想到是電感飽和的問題,經(jīng)過同事唐公子點撥,是否因為諧振電感飽和的問題引起。即使你IC在努力地提升頻率,但是電感飽和了,它不再具有電感的特性。你LLC的短路保護,是要提升頻率將電感的感抗快速加大,阻礙流過的電流。但是如果電感飽和了,電感將不會繼續(xù)對電流起到阻抗作用。因此在設(shè)計諧振電感時,要嚴格考慮短路時諧振電感飽和的問題。針對EEL19/27的的電感器設(shè)計,需要考慮在30A的電流下,峰值Bmax不高于0.33T。嚴格控制匝數(shù),防止變壓器飽和。
?
參考文檔:英飛凌ICE2HS01G 數(shù)據(jù)手冊
本文是筆者2015年的一篇工作筆記,主要是記錄了調(diào)試LLC的短路的一些情況。如有錯誤懇請幫忙指正,感謝觀看,感謝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