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香】威勞瑞希 馬黛茶 Lorenzo Villoresi Yerbamate, 2001


品牌:威勞瑞希?
香調(diào):綠葉芳香調(diào)?
前調(diào):馬黛茶 綠葉 茶葉 青草 龍蒿 薄荷 依蘭 巴西紅木 柑橘?
中調(diào):馬黛茶 綠葉 茶葉 干草 青草 薰衣草?
后調(diào):脂粉味 綠葉 茶葉 香根草 白松香 橡木苔 木質(zhì)香 辛香料 勞丹脂 廣藿香?
調(diào)香師:Lorenzo Villoresi
?
一支脂粉味濃郁的綠調(diào)茶香,清新甜美。層次豐富,香氣變化也比較明顯。雖然以馬黛茶為主題,但主體氣味比起馬黛茶依然顯得十分偏離。不過從整體香氣的表現(xiàn)來看,它兼具清新甜潤、厚重沉穩(wěn),可以算得上是接受度比較高的作品。
?
起初是非常清新尖銳的涼爽的綠,仿佛可以看到上午八九點的陽光透過薄薄的翠綠葉片照射下來,將葉片照得透亮,葉子的脈絡(luò)清晰可見,充滿了生機(jī)與活力。有一些柑橘的酸味但很快淡去,茶味的個性不夠鮮明,馬黛茶的特征比較模糊。葉片夾帶著澀味,像揉碎的有些發(fā)苦的新鮮茶葉與粗糙樹皮混合的味道。

很快地,濃郁的帶脂粉氣的甜味就涌了出來,有種落入花叢的感覺。3分鐘后,綠葉的澀味開始變得更加明顯,同時水潤感和涼感慢慢逐漸消散,茶味有種萎蔫的感覺,像新鮮茶葉被熱水沖開后再放涼會散發(fā)出來的味道。薰衣草一直靜靜地在側(cè),散發(fā)著宜人的甜美,也把綠感的尖銳和澀味磨平了不少,使得整體香氣圓融很多。
?
之后綠意一直在急劇減弱,相比之下澀味變得更加明顯,如果說之前還有新鮮葉片的感覺,半小時后便進(jìn)一步失水,越來越接近干葉片和干草。此時依然有輕微的水汽感,混合薰衣草和花香的甜,潮濕而帶著香甜味,有種朦朧又美好的感覺。像浴室里用了茶香+薰衣草的香波,熱氣蒸騰下花窗玻璃上盈滿了水霧。

四五十分鐘時柑橘的酸味突然又變得稍微強(qiáng)烈起來,宛如回眸一瞥,不過很快便慢慢走遠(yuǎn)。涼感幾乎消失殆盡,水潤感也漸行漸遠(yuǎn),像是玻璃上的水霧蒸騰得無影無蹤,玻璃重新恢復(fù)透亮清明。一小時后香氣已經(jīng)變得十分干燥,有干樹葉、干草、樹皮的質(zhì)感。
?
脂粉氣變得格外明顯是在1.5—2小時,茶香和綠意已經(jīng)大大減弱,而薰衣草和帶有粉感的花香、勞丹脂的蜜甜香還未退,這里接近馬黛茶香氣,但仍然有比較明顯的偏離。香辛料+薰衣草混合茶香,別有意趣,不過茶香依然非常單薄甚至蒼白,帶著平鋪直敘的乏味和一些化工感(但并不重,比茶香味紙巾輕很多)。

5小時后綠意已經(jīng)只剩單薄的影子,依然有一些柑橘的酸澀感和暖意,整體氣味十分干燥,有種被烤干葉片的感覺。微甜中帶著回甘,是香辛料的作用。此外樹脂香氣也比較明顯,巖蘭草+廣藿香直接給茶香增添了醇厚的一面,像是將茶葉壓實成為了茶餅。
?
六七個小時時香氣已經(jīng)非常淡,貼身才能聞到,茶香非常微弱但依稀可辨,木香、脂香、香辛料,以及香根草和巖蘭草融合得非常好,沉穩(wěn)、微甜而溫柔,讓我想到暮春的溫暖和一片綠意的景象。不過自始至終有一種木質(zhì)的酸澀氣味,可能是拜巴西紅木所賜。

留香時間7—8小時,擴(kuò)散度中等偏上。整個作品都是在以西方視角表達(dá)對茶的理解,茶香簡單直接,而缺乏靈動的變化,似乎還要混合上花茶、方糖或蜂蜜,讓茶水變得極甜??傊w看來表現(xiàn)還不錯,但以“馬黛茶”作為主題,表意不足,只能是大大減分了。
?
喜歡偏甜潤的綠調(diào)可以嘗試,不過把它當(dāng)作茶香來品味,可能要失望啦。
?
想看哪款香的香評,歡迎留言! 喜歡請關(guān)注@希予聞香,香水知識、芳香療法、調(diào)香藝術(shù)、東方香道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