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精益生產(chǎn)管理

本文摘編自社會科學文獻書籍《成功說》?雷納·齊特爾曼?編著
德國詩人特奧多爾·馮塔納曾說過:“好的格言就是將整本書的智慧濃縮為一句話。”本文收集了兩千年來眾所周知的人物和作家的真知灼見與人生體會,并提煉出其中的精髓。他們給出的建議永不過時,也極具話題性。如果你發(fā)現(xiàn)無法在生活中踐行這些格言,請不要擔心。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即使那些創(chuàng)造了這些至理名言的人也不能一直遵循他們所認可的格言行事與生活。所以我們不必追求完美,只需親自動手,在實踐中不斷進步與提高,最終必會取得成功。


關(guān)于思維方式
001.人不是命運的囚徒,而是自己思想的囚徒。
——富蘭克林·D.羅斯福(第32屆美國總統(tǒng))
人生道路上,阻礙我們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我們自己設(shè)定的局限與障礙——它們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一旦我們成功地摧毀了它們,就能完成或實現(xiàn)很多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要改變生活,就必須先轉(zhuǎn)變思想,然后再去嘗試改造外部環(huán)境。002.幸福取決于思想。
——馬可·奧勒留(羅馬帝國皇帝、哲學家)卡爾·馬克思認為存在決定意識,即意識由一個人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所決定。這或許不無道理,但反之亦然,即思如其人,這或許更加重要。
對于我們所有人而言,其思即其人。通過對成功、健康和財富的思考,你將集聚成功、健康和財富。但要注意的是反之也成立:憂慮失敗、疾病和貧窮也會招致失敗、疾病和貧窮。
00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谷歌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建議人們“理性放棄不可能之事”。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因其“不可能”實現(xiàn),就急匆匆地舍棄自己的目標和愿望。如果這樣做,我們就設(shè)置了一個危險的無意識行為,即積極尋找不去嘗試的借口。
當然,你應(yīng)該仔細、客觀地權(quán)衡利弊。先梳理嘗試某事的原因,思考實現(xiàn)某個目標的可取性與重要性,確保自己清楚地知道為什么要不顧一切去做某件事。
將目標形象化,然后專注于那些會讓你成功的理由。回顧一下從前所取得的成就,當時它們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實現(xiàn),因為存在著那么多失敗的理由。
004.思想的力量就像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一樣無聲無息,但它是生活中所有可見變化的根源。
——列夫·托爾斯泰(俄國作家)思想在先,語言在后。當你意識到思想和語言的力量時,生活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獨處時,你是否會大聲地與自己交談?
開始這樣做可能會覺得奇怪,但你為什么不試試呢?不要放棄未嘗試的想法——它真的很有效!
一起床就對自己大聲說出最重要的三個目標。剛起床時你的潛意識比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受到自我暗示的影響,因為這時你仍然有點疲倦,批判性思維還不夠活躍,不能清醒地對自己的話提出異議。
例如,如果你的目標與財務(wù)相關(guān),早上起床就告訴自己:“到年底我想擁有多少存款,潛意識會指導我如何達到目標。”這些話就像種子,如果定期施肥,就會長成茂盛的大樹或開出美麗的花朵,而思想正是源源不斷的肥料。
005.無論你的目標是工作還是金錢,是更高職位還是健康,抑或其他任何東西,你的想法都必須是積極、確切、果斷且堅定的。
不要軟弱、搖擺不定地說“也許我能成功”“也許這一天會到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成功”“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那件事”等,諸如此類的想法永遠無法幫助你取得任何成就。
——奧里森·斯威特·馬登(美國企業(yè)家、勵志書作家)
你是否經(jīng)常說:“好吧,我試試看?”一開始就讓自己或別人接受失敗的可能性,其實是想使自己免受失敗結(jié)果的影響。
或者說,“我已經(jīng)盡力了,沒法做得更好。”對能否實現(xiàn)目標的懷疑常常困擾我們,但是這樣含糊不清的言辭只會加深對自己的懷疑。
阿諾德·施瓦辛格評論說:“許多人都帶著預設(shè)條件去做某件事,如果成功了該多好啊。但這遠遠不夠,你必須對它懷有強烈的情感,要有強烈的成功意愿,熱愛這個過程,并不遺余力地去實現(xiàn)目標。”這也正是馬登的觀點。
006.一旦你的潛意識里接受了某種想法,它就會推動你立即付諸實施。潛意識能調(diào)動你生命中積累的所有知識,挖掘你內(nèi)在的無限力量、能量和智慧以促成目標的達成。
——約瑟夫·墨菲(美國勵志書作家)
潛意識是承載個體人生經(jīng)驗和洞見的記憶存儲器,而這些經(jīng)驗和洞見通常無法滲入顯意識思維。
但如果你不斷重復地把某些想法或形象印在腦海里,它們最終會生根,你的潛意識就會找到實現(xiàn)目標的途徑和方法。你必須學會相信自己的潛意識并利用它的力量。如果只相信顯意識,那么我們只利用了百分之五十的心智資源。
007.洞察力是一種可以看見無形事物的藝術(shù)。
——喬納森·斯威夫特(愛爾蘭作家)
想象力是一切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的基礎(chǔ),也是商業(yè)成功和生活中任何重大改變的基石。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局限于我們現(xiàn)在所知道和理解的一切,而想象力則涵蓋了整個世界,包括所有尚未了解和理解的東西。”充分發(fā)揮你的想象力,夢別人所不敢夢。

關(guān)于目標
008.大多數(shù)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首要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哈維·艾克(美國勵志書作家)
你有清晰明確的目標嗎?你的目標是不是太模糊了?比如,“我想要快樂”。想法很好,可誰不想要快樂呢?所以這不是一個具體的、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你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嗎?
我的建議是寫下自己的愿望和目標。已經(jīng)有科學證明,那些將自己的愿望和目標以書面形式明確下來的人在生活中會更成功。
009.為了讓可能的事情發(fā)生,你必須不斷地嘗試不可能的事情。
——赫爾曼·黑塞(瑞士作家)
我們總是急于使用“不可能”這個詞,并且用得次數(shù)太多。如果回顧一下,你可能會記起曾有多少次你成功地實現(xiàn)了目標,盡管最初在你看來,這些目標都是“不可能”的。
下次當你聲稱有些事情“不可能”時,本著思維經(jīng)驗的精神,通過考慮下面這個問題來考驗自己:“如果有人答應(yīng)給我100萬美元的獎勵,我還會認為這件事情不可能嗎?
或者:“如果我無法完成這件事情,有人就會威脅搶走我的房子,我還會認為這件事情不可能嗎?”即使你沒有實現(xiàn)“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為此付出了努力,你也會取得超越想象的更多的成就。
010.如果熱愛你所做的,并愿意為之付出所有,則可能成功。在孤獨的夜晚,你為達成目標冥思苦想的每一分鐘,都是有價值的。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蘋果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你是否熱愛自己的工作?沒有人會時刻享受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除非你真正熱愛并享受所做之事,否則你不太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什么樣的工作是你真正熱愛的?如果你繼承了1000萬美元的財產(chǎn),不再需要以工作謀生,你會做什么?不考慮經(jīng)濟因素,你夢想的工作是什么?回答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喜歡做什么。
011.世上99%的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成就偉大的事業(yè),所以他們選擇平庸的目標。然而,對“現(xiàn)實的”目標的競爭恰恰是最激烈的,也是耗時耗能最多的。
——蒂莫西·費里斯(美國勵志書作家)
自信是開啟一切的鑰匙。自信決定目標的高低,而目標決定我們在生活中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關(guān)于決策
012.我的一個朋友花了20年的時間尋求完美的女人;遺憾的是,當他找到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對方也正在尋找一個完美的男人。
——沃倫·巴菲特(美國投資人、億萬富翁)
完美主義會激勵我們盡力做到最好,但如果我們把它當作猶豫不決和躊躇不前的借口,完美主義就變成了巨大的阻礙。
如果我們接受這樣的事實,即自己永遠無法做到萬無一失,外部環(huán)境也從不會完美無瑕。這樣豈不更好、更現(xiàn)實呢?如果你堅持等待一個完美時刻,你的結(jié)局注定會像巴菲特的朋友一樣。
013.如果有年輕人征詢我的意見,看看他的人生勝算幾何,我要努力了解他的決斷能力。如果他能迅速、果斷地做出決定,我敢肯定他終將勝出。
——奧里森·斯威特·馬登(美國企業(yè)家、勵志書作家)
優(yōu)柔寡斷意味著害怕。難以抉擇,是因為你缺乏堅信自己的勇氣,不相信自己的判斷。通常來說,果斷決定勝過不斷拖延。
即使做出錯誤的決定也沒有關(guān)系,重要的是我們能從錯誤及糾正錯誤中汲取教訓。果斷是一種可習得的品質(zhì)。
014.深思熟慮的決定未必是最好的。
——歌德(德國詩人)
怎樣才能快速做出決定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必須明確自己追尋的目標,沒有明確的目標很難快速做出決定;其次,對事情的輕重緩急有清晰的認識也有助于快速做出決定。
因為一旦明確了事情的輕重,我們就知道哪些方面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從而快速做出決策。

關(guān)于學習
015.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孔子
模仿是最快的學習方法。小孩通過模仿父母學習一切,且學習速度快得令人難以置信。作為成年人,我們喜歡強調(diào)思維的原創(chuàng)性,往往會為模仿他人而感到羞愧。
為什么會這樣?俗話說,智者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愚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沃爾瑪的創(chuàng)始人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坦率地承認:“我所做的大多數(shù)事情,都是模仿別人的。”他的方法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所以,如果有別人的經(jīng)驗可借鑒,我們為什么要選擇一條通過自身的失敗來學習的艱難道路呢?
016.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陳獨秀
當被問及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人時,巴菲特的回答總是:“盡你所能去閱讀。”他不斷強調(diào),正是成長過程中的大量閱讀使他找到了投資方式,并為以后50年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礎(chǔ)。
017.溺水會讓你很快學會游泳。
——約翰·福爾斯(英國作家)
在順境中,我們往往缺乏學習的動力。因為惰性的存在,在一切順遂時學習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另外,只有當面對異常棘手的情況和挑戰(zhàn)時,我們才不得不去學習。我們別無選擇,這就是為什么人在危急時刻才能取得最大的進步。
潛意識會調(diào)動我們隱藏的創(chuàng)造力,并促使我們利用這些隱性資源。回顧一生,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所經(jīng)歷過的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成長最快的時候。
018.教書是教學相長的過程。
——美洲原住民蘇克部落諺語
如果你想快速學習、增長知識,做老師是很好的選擇。在構(gòu)思你想法的過程中,無論是書面的還是口頭的,你都能讓自己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
你在回答聽眾或學生的問題時,或回應(yīng)批評時,也會學到東西。一遍又一遍地重復某些事情,這些事情就會印在你的潛意識里。


關(guān)于個人成長
019.生命的意義不只是存在、生存,而是前進、提升、成就與征服。
——阿諾德·施瓦辛格(美國健美運動員、演員、政治家)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大多數(shù)人會說:幸福。但什么是幸福?是成長還是停滯,是征服還是被征服?你生活的目標是什么,是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還是朝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勇敢前進?
020.瘋狂就是反復做著同樣的事情,卻期待不同的結(jié)果。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物理學家)
人們總是固守同樣的態(tài)度或方法,即便不能總是因此而得到令人滿意的成果。職業(yè)運動員都知道當他們的成績開始下滑時就應(yīng)該嘗試新的方法。不改變訓練計劃而只是簡單增加運動量并不能幫助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
到目前為止,你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建立在既定的態(tài)度和方法上的。如果你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須改變你的態(tài)度,嘗試新的方法,這些方法是否有效不能僅靠獨立思考來判斷,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
021.除非你愿意探索并有嘗試的勇氣,否則不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當然,他們也許不會達到預期的結(jié)果,但嘗試越多,成功的可能就越大。打破常規(guī),甚至改變你的習慣,看看你是否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加里·卡斯帕羅夫(俄羅斯國際象棋大師)
習慣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敵人。但更多時候,也不妨放棄舊習慣,嘗試新東西。
為什么我們常常缺乏改變的勇氣?如果堅持已知的方法,結(jié)果也是已知的。一旦開始試驗新的方法,我們就跳出了習慣的安全范圍。
做出改變是取得更大進步的唯一辦法,我們需要改變的是什么,是態(tài)度和信念。我們今天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都來源于自己堅持的信念。只有放棄或修正這些態(tài)度和信念,才能獲得我們渴望但不曾擁有的東西。
022.所有的真理都會經(jīng)歷三個階段:被嘲笑、被攻擊和被接受。
——叔本華(德國哲學家)
圣雄甘地也有類似的見解,他說:“首先,他們無視你,而后嘲笑你,接著攻擊你,再后來就是你的勝利之日。”而這正是他所經(jīng)歷的。要有勇氣逆流而上,打破禁忌!任何新的觀點最初都會遭到大多數(shù)人的反對。
亞歷山大·貝爾發(fā)明了電話并聲稱有朝一日人類可以通過無線電話溝通,他的朋友們卻認為他瘋了。
大多數(shù)改變了我們思維和生活方式的人最初都受到嘲笑,沒有人認真對待他們。接下來,他們會遭遇強烈的敵意。最終,他們的見解和發(fā)現(xiàn)才被普遍接受。但要走到這一步,需要堅定的勇氣和強大的內(nèi)心來承受嘲笑和反對。
023.習慣的枷鎖開始時總是微弱得不易覺察,最后卻強大得無法打破。
——塞繆爾·約翰遜(英國作家、文學評論家和詩人)
時刻留意你的習慣,它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也是最好的朋友。如果你養(yǎng)成入不敷出的習慣,短期內(nèi)不會負債累累,但長此以往,一定會債臺高筑。
024.拿出紙筆,寫下你的天賦,即你所擅長之事。也寫下在生活中,尤其是職場中,你將如何運用這些天賦及運用到何處。
——哈維·艾克(美國勵志書作家)
你的優(yōu)勢在哪里?專注于擅長的事情,而不是在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點。
當然,這不是說不需要克服自己的缺點,而是說要真正成功,你必須專注于自己的優(yōu)勢。
你有演講的天賦嗎?那就找最好的教練來幫你發(fā)展這項技能。你是天生的推銷員嗎?那就向優(yōu)秀的推銷大師學習,并大量閱讀相關(guān)書籍來提高這方面的技能。
025.如果成功真有秘訣,那就是從別人的角度同時也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
——亨利·福特(美國企業(yè)家)
期望獲得職業(yè)上的成功,就必須贏得別人的信任。先使別人信服你,然后向其推銷,進而說服他們按照你的想法行事。
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唯一的方法是找到對方的需求,并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一旦你知道對方的真正需求,就能說服他們。在任何的商業(yè)及銷售談判中,換位思考都是很重要的技巧。
026.“專注”意味著你對所關(guān)注之事說“是”,但那不是它的全部含義。它也意味著同時還必須對其他一百個好主意說“不”。你必須認真選擇。事實上,放棄的事情和做過的事情同樣讓我感到自豪。
——史蒂夫·喬布斯(蘋果公司創(chuàng)始人)
只有拒絕那些分散自己注意力的想法,你才能不受干擾地真正專注于自己的主要目標。
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有些人很容易感到“無聊”,不斷尋找新的目標。世界上有許多偉大的想法和可以嘗試的事情,但真的有必要一一嘗試嗎?集中精力于一件或幾件事上遠比把精力分散在一系列不同的活動上讓你走得更遠。
027.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期待,沉湎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沒有任何意義,結(jié)果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我們只能向前看。
——沃倫·巴菲特(美國投資人、億萬富翁)
你對自己的決定“后悔”過嗎?對過去的錯誤念念不忘嗎?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呢?正如諺語所說:“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的確不應(yīng)該哭泣,因為你不能改變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
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確保不犯同樣的錯誤,然后繼續(xù)前進。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可控的,關(guān)乎未來的事情上,而不是盯著過去不放。
“穿越”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它只存在于幻想和科幻領(lǐng)域。你并不能回到過去,改變原有的結(jié)果。
028.為成功奮斗,而不是努力避免錯誤。
——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英國歷史學家、記者)
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盡量避免犯錯,另一種是致力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前者很少追求卓越和出色的表現(xiàn),他們一心想著如何回避風險,如何不犯錯誤,唯恐因自己的過失而帶來嚴重的后果。他們喜歡效法別人,一旦出了差錯,他們就堂而皇之地說其他人都是這么做的。
然而,以成功為導向的人,他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則完全不同。雖然他們也會盡量避免犯錯,但這并不是他們關(guān)心的核心問題。他們知道,為了最后的成功,也許會犯更多、更大的錯誤。他們不在意別人在做什么,而是專注于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辦法。
你是上面兩類人中的哪一類呢?又希望成為哪一類呢?
029.自我批評是明智之舉,給我帶來了真正的收獲:
第一,證明我是非常謙虛的人;
第二,證明我是誠實的人;
第三,剝奪了批評者譴責我的機會;
第四,我希望大眾提出一些有力的反駁意見。
第五,我的小小舉動使我成為最受尊敬的人。
——威廉·布施(德國詩人)
030.教書是教學相長的過程。一小時的辛勤勞動,比一個月的呻吟能帶來更多快樂,并能抑制消極情緒,讓人重新振作。
——伊薩克·巴羅(英國數(shù)學家)
工作會轉(zhuǎn)移注意力,讓你暫忘憂慮。所以真正解決焦慮的良方莫過于全神貫注地把自己“沉浸”于工作中。
031.那些沒有殺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
——尼采(德國哲學家)
有些人希望生活一帆風順,這不僅不現(xiàn)實,對我們也毫無益處。問題和挑戰(zhàn)能幫助我們成長,通過克服障礙,我們的力量和自信才能得以提升。
——? ?END? ?——
版權(quán)申明:精益爭霸尊重版權(quán)并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chuàng)作;如文章視頻、圖片等涉及版權(quán)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將根據(jù)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quán)并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