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足2004,冰火兩重天

2004年是個極其神奇的年份,對于中國足球來說更是一個分水嶺
在歐洲——
著名黑店波爾圖在翻譯出身的穆里尼奧的帶領下,竟勇奪歐冠
路人角色希臘在奧托大帝雷哈格爾的指揮下,竟拿下歐洲杯,創(chuàng)造希臘神話
在亞洲——
中國隊8月7號奪得亞洲杯亞軍
11月17號聯(lián)合香港打默契球卻沒算好數(shù),以7-0這場恥辱性的勝利,倒在了世界杯預選賽8強賽的門外
從此以后
中國足球一路下滑,無止境地下滑

阿里漢取代米盧,應付差事般的選帥
2004年的事情還要從米盧說起
國人很有過河拆橋、吃完飯罵廚子的惡習
這點在米盧的問題上體現(xiàn)的尤其明顯
其他的教練還有成績不佳、愧對中國足球的實鍋在身
米盧卻有實現(xiàn)中國四十四年足球夢想的成就,不容置疑
“但不貶低你怎么顯示我的光輝和偉大”
訓練水平低、用人只看態(tài)度不看能力、只是運氣太好、和某名女記者曖昧不清等等成為了他的罪責
但這些說法畢竟上不了臺面
最終,他帶著“缺乏能力讓中國隊進一步提升”的評語離開中國
雖然現(xiàn)在看這個評價很是諷刺,但也體現(xiàn)了中國足球再進一步的夢想
在當初成立的選帥小組名單排序里,順位是雅凱、希丁克、特魯西埃
雅凱和希丁克明確拒絕了中國;特魯西埃要求統(tǒng)管三線國家隊,并只對足協(xié)主席一人負責
這些,當時是不可容忍的
然后,選帥小組匆匆在歐洲會見了勒梅爾、伊達爾戈、科埃略、米歇爾、阿德里安塞等七八個主教練
并因年紀大、愛喝酒、只靠裙帶關(guān)系沒真本事否定了曾經(jīng)法國勒梅爾、米歇爾和葡萄牙主教練科埃略后
突然帶回了跟阿里漢簽約的消息
給人“任務沒完成不好回來交差,隨便拉個人頂缸”的草率感覺
畢竟,阿里漢雖然是知名球星,但之前從沒有執(zhí)教過國家隊

2003-2004國足戰(zhàn)績:勝率驚人、可殺強隊,虐菜卻很不穩(wěn)定
客觀來說,不論阿里漢是如何成為國家隊主帥的
在任兩年內(nèi),他的勝率可真是不低

兩年內(nèi),30場比賽,17勝7平6負,勝率57%得失球52比22
這是什么概念?不比不知道
我們大國足最近五年的勝率也就是30%左右
吃餃子的次數(shù)比現(xiàn)在多一倍
而且這些數(shù)據(jù),還是建立在頻繁給歐洲球隊交手的基礎上的,平巴西,兩勝芬蘭,勝安道爾,勝阿爾及利亞,勝馬其頓,勝匈牙利
以至于當時都認為中國隊已經(jīng)達到了歐洲魚腩的水準

如果去掉友誼賽,阿里漢旗下的國足在正賽上只輸?shù)袅藘蓤霰荣?/span>
一個是亞洲杯決賽輸給日本,世界杯預選賽輸給科威特
要命的兩場比賽
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隊正賽對東南亞弱旅開始起伏不定,不能像以前一樣動輒大勝,譬如對馬來西亞的1-0和對香港的1-0
兩場要命的1-0
深度解析:如此分裂為哪般?
那么就是這樣一個阿里漢,為什么在三個月內(nèi),可以贏得亞洲杯亞軍,也可以進不去世界杯預選賽最后的八強階段比賽?
先說亞洲杯為什么會成功:
第一、阿里漢相當注重防守,或者說有些保守,而杯賽主要看防守。在阿里漢的亞洲杯陣容里,左后衛(wèi)或者孫祥,或者周挺,主要用以助攻;作為平衡,右路主要使用防守能力強,不怎么前插的魏新;而中后衛(wèi)用鄭智和李瑋鋒搭檔,穩(wěn)健的張耀坤取代名聲很大的杜威成為主要替補。因為這樣,甚至犧牲中國最大牌孫繼海的位置都在所不惜——那屆亞洲杯,孫繼海是替補中場和替補前鋒!
第二、讓中國的進攻組織靠近中路。這可是了不起的改造,要知道,中國隊的進攻傳統(tǒng)是一高一快,或者邊路傳中,就連米盧都將中國隊的主要進攻區(qū)域設置在邊線10米以內(nèi)。阿里漢似乎想把中國打造成細膩的技術(shù)性球隊,而手下又有巔峰邵佳一,因此當時的國家隊控制力和場面都很不錯,特別是面對著與中國對攻的強隊時,中國可以利用由守轉(zhuǎn)攻的空檔在中路組織頻頻制造殺機。
?

防得住,中路還有控制力,這就是阿里漢能在04年1-0干掉卡塔爾、3-0干掉伊拉克、點殺伊朗,創(chuàng)造中國亞洲杯最好成績的重要原因
當然,中國的主場因素也有很大的加成作用
反過頭,我們說說中國隊在世界杯預選賽上的表現(xiàn):
有時候,事情就是那么不可思議,阿里漢的戰(zhàn)術(shù)適用于亞洲杯,在預選賽卻恰恰是雙刃劍的另一面,割傷自己的那一面
第一,中國注重防守、技術(shù)流、控制比賽的打法在面對預選賽主動示弱的對手時,缺乏破門錘,這就像18年世界杯的德國一樣,只能在外面蹭蹭,就是不好進去。以前的中國隊,對待龜縮防守的東南亞球隊幾乎是無敵的,小王濤、宿茂臻、謝暉包括楊晨,都具有高空作戰(zhàn)的能力,但此時的中國隊已經(jīng)沒有了這些空霸,也失去了這些空霸的生存空間

于是,在世界杯預選賽上,在以往能夠大比分贏得的比賽中,缺乏進球方法,阿里漢又相對保守想先拿積分,結(jié)果
1-0勝香港,1-0勝馬來西亞
主場全場壓制科威特0射門的比賽最終也是1-0
而中國,最終就倒了凈勝球上

即使最后一場對香港組織了一場7-0,也無濟于事
第二,不錯的比賽場面和亞洲杯的成績,讓中國隊從上到下,包括球迷與輿論,自大起來,認為這一階段只是一個走形式的過場,小勝香港和馬來西亞完全不當回事,本想客場0-0逼平科威特直接出線(這一個坑究竟能絆倒中國隊幾回?),結(jié)果0-1輸球后發(fā)現(xiàn)大事不妙的時候(這個球就是科威特利用孫祥愛助攻的特點從這一側(cè)形成的),已經(jīng)很被動了。

第三,主管部門和教練組在備戰(zhàn)上的業(yè)余。這點在最后一場與香港隊比賽時特別明顯——竟然始終沒有弄明白晉級方式;在比賽中信息溝通不順,一度不知道另一場比賽的情況;與香港的默契球也沒有形成良好的溝通機制。
第四,在系列比賽過程中,是否有人為操控比賽的可能,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嫌疑很大。
總得說來
2004年對于國足來說
是個很奇特的年份
中國隊達到了亞洲杯上的最高峰
卻親手將自己斷送在進一步提升的路上
這里有戰(zhàn)術(shù)的原因
但不可忽視的是當初已經(jīng)愈演愈烈的人禍,特別是結(jié)合隨后中國足球大整頓所暴露的種種黑幕,我們有理由相信
這一年世界杯預選賽的出局
也給了中國足球極大的打擊
隨后,每況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