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存款達到“這個數(shù)”,可超過大部分家庭,成為“富人”!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十分熱愛存蓄的國家,而人們儲蓄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能夠從容應對生活中各種突發(fā)事件。那么如此熱愛儲蓄的我國,居民的儲蓄水平應該非常的高吧!那么實際情況是怎么樣的呢?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我國居民儲蓄水平
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我國65%左右的家庭存款是低于16.3萬元。不僅如此,在這65%的家庭中,絕大多數(shù)居民的存款水平更多的是幾萬元。
由此能夠推斷出來,在我國存款但凡能夠超過16.3萬元,能夠輕松超過我國一半以上的居民,成為“富人”。
那么為什么我國居民儲蓄水平如此低呢?主要有三個因素:
其一、收入低,生活支出大
相比7、80年代,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確實提升了一大截,但如今的物價水平相比7、80年代同時提升了一大截。而如今的收入水平與當下的物價水平對比,多少有些出不入敷。
除了在不斷上漲的物價之外,隨著社會教育的提升以及物資的豐富后,居民的消費方向更加多樣化,生活中居民的支出水平也在持續(xù)上漲,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能夠將錢積蓄下來的家庭并不多。

其二、房貸壓力
在我國近幾十年的發(fā)展中,樓市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yè),在樓市的紅利期中,很多人都賺的盆滿缽滿,同樣房子也成為最保值以及財富增值的商品之一,所以我國大多數(shù)家庭都選擇將手中的現(xiàn)金換成了房子。但面對日益上漲的房價,能夠全款買房的家庭并不多。
為了能夠實現(xiàn)資產保值,不僅將所有的積蓄都搭進去,還咬牙背負幾十年的貸款。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大多數(shù)家庭的生活狀態(tài)是每個月的生活還完房貸之后,僅夠生活支出,能夠攢下錢的家庭就更少了。
其三、貸款壓力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當代年輕人在沒有房貸的情況下,依舊背負了大量的貸款,這是為什么呢?實際上,在超前消費以及攀比心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年輕人都選擇借錢消費,每個月的工資都還不上貸款金額,并且每個月基本都在重復還錢借錢的過程。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人背負貸款也是為了學業(yè),或是為了家庭等等。而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當代年輕人人均負債達到12.7萬元。

二、合理配置資產
綜合上文內容能夠知道,雖然我國居民的儲蓄意愿非常的高,但實際上居民的存款水平并不高,在我國存款水平超過16.3萬元,就能夠超過我國一大半的人,成為“富人”。
而面對如此情況,對于我國居民來說,更要合理的進行資產配置,選擇合適的渠道實現(xiàn)資產增值,如借助符合大勢所趨的外貿經(jīng)濟平臺如代銷,實現(xiàn)30天到手1%的利潤分成,少量配置提升財富等渠道。
總的來說,雖然我國的收入水平有所提升,但老百姓實際的儲蓄水平并不高。對此,你是否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