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海交響樂團2023-24音樂季發(fā)布——在上海聽世界,讓世界聽見中國
上周,為期兩周的“第十四屆MISA上海夏季音樂節(jié)”伴著鋼琴家殷承宗壯闊的《黃河》圓滿收官。本周,144歲的上海交響樂團公布了其續(xù)寫音樂榮光的2023-24音樂季,兩大互為補充各有立意的音樂品牌無縫銜接,串聯(lián)起上海市民全年品質(zhì)文化生活。

新樂季仍延續(xù)SSO Season與SSO Presents兩個系列,來區(qū)分上交本團演出和來訪藝術(shù)家演出,呈現(xiàn)包括交響、歌劇、室內(nèi)樂和跨界演出等多種類型的共計92場演出,其中本團演出包括樂隊音樂會(30場)、上交室內(nèi)樂(15場)、音樂地圖課堂(5場)、晚高峰音樂會(7場)四大系列57場演出,與35場來訪藝術(shù)家演出。中國音樂力量再度集結(jié)的同時,國際音樂家“井噴式”回歸!本樂季將于2023年9月10日,由音樂總監(jiān)余隆執(zhí)棒,上海交響樂團首席柳鳴擔綱獨奏,開啟樂季大幕。

2023-24音樂季的駐團藝術(shù)家戈蒂?!たㄆ账伞⒅笓]家艾申巴赫、迪圖瓦、小提琴家奧古斯丁·杜梅、男高音伊恩·博斯特里奇、女高音奧爾加·佩列佳特科、中提琴演奏家梅第揚、鋼琴家皮埃爾-洛朗·艾馬爾、斯蒂芬·霍夫、鄧泰山……他們與余隆、王健、水藍、葉詠詩、呂紹嘉、楊洋、黃屹等多位中國音樂家一起點亮樂季星空。
《上海!上海!》世界首演
——委約作品在不斷演出中獲得生命力

余隆、上海交響、紐約愛樂聯(lián)合委約新作《上海!上海!》展現(xiàn)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主題,又有撿拾起“遺落在剪輯室地板下腳料中的偉大音樂”。這部由國際著名作曲家阿龍·齊格曼執(zhí)筆,普利策獎得主、劇作家馬克·坎貝爾領(lǐng)銜,多位全球一線卡司集結(jié)加盟的跨國制作,甫一發(fā)布即引起廣泛關(guān)注,11月該作將四天內(nèi)連演三場,由男高音本·布利斯、阿諾德·利文斯頓·蓋斯,低男中音沈洋、安德魯·德萬,女高音張玫瑰、戴安娜·紐曼,女中音朱慧玲等歌唱家領(lǐng)銜演繹,講述猶太民族和中華民族在那段苦難歲月里共度時艱的歷史,以音樂跨越種族文化的藩籬,喚起共鳴,傳遞人性光輝。該作還將于明年2月由余隆指揮紐約愛樂在紐約上演,隨后,德國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等國際著名樂團也將接力上演。上海交響的第三張DG唱片也將錄制該作。
國際音樂家回歸,拼起完整音樂版圖 音樂繼續(xù)溝通世界
——迪圖瓦、艾申巴赫、杜梅、斯蒂芬·霍夫、鄧泰山……
交響樂這一建制并演進于西方文明語境中的音樂類型,注定需要東西溝通,就如黃自以西方配器手法寫下序曲《懷舊》,德彪西從巴黎世博會上學會五聲音階,音樂需要溝通,世界溝通也需要音樂。樂迷將在新樂季再次感受紛來沓至的國際之聲,這些國際大家的到來除了呈現(xiàn)極具個人色彩的音樂演繹和解讀,更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無數(shù)熱愛音樂的個體,感受現(xiàn)場音響激起的無法替代的體驗和情感連接。
兩位上海樂迷的老朋友——指揮大師迪圖瓦和艾申巴赫將率上海交響樂團分別呈現(xiàn)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交響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新加波交響樂團桂冠指揮水藍再度執(zhí)棒上交,帶來西貝柳斯《第二交響曲》。
小提琴家奧古斯丁·杜梅與大提琴家王健這一對老友在上交的舞臺重逢也備受期待,他們將合作莫扎特《降E大調(diào)交響協(xié)奏曲》,以兩件樂器的對話重現(xiàn)莫扎特一生作品中最迷人的旋律。
獲得4次格萊美提名和8次留聲機大獎的鋼琴大師斯蒂芬·霍夫?qū)⒃趩螆鲆魳窌袛y手余隆總監(jiān),挑戰(zhàn)“貝三”和“勃一”這兩部重磅鋼琴協(xié)奏曲,并在另一場獨奏音樂會中,霍夫除演奏斯克里亞賓《第五鋼琴奏鳴曲》和李斯特《但丁奏鳴曲》外,還要親自演奏他2019年創(chuàng)作的《思鄉(xiāng)小奏鳴曲》。
1980年肖邦鋼琴大賽金獎得主鄧泰山以肖邦《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重現(xiàn)當年奪冠時的風采,此外這位傳奇鋼琴家還會帶來弗雷、德彪西和肖邦的經(jīng)典獨奏音樂。
在引進西方音樂家的同時,上交也堅持為中國及世界范圍內(nèi)的華人優(yōu)秀藝術(shù)家提供舞臺,葉詠詩、呂紹嘉、葉聰、黃屹、楊洋、袁丁、孫一凡、錢駿平、左章、柳鳴等老中青三代華人藝術(shù)家將輪番獻上拿手曲目。
藝術(shù)家來訪演出 ?持續(xù)拓寬藝術(shù)疆界
——梅第揚、史蒂文·伊瑟利斯、馬賽克四重奏、塔利斯學者合唱團、 上海四重奏

作為上海交響音樂季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shù)家來訪系列從上交音樂廳開廳時的維也納愛樂樂團開始,就奠定了其難以比擬的高品質(zhì)、高水準。
柏林愛樂新晉中提琴首席梅第揚,在亮相2022-23音樂季開幕音樂會后,再返滬上,并攜柏林愛樂巴洛克獨奏家?guī)戆秃铡兜谌m登堡協(xié)奏曲》的早期版本,及巴赫兒子J. C. F. 巴赫鮮有上演的交響曲、泰勒曼的《中提琴協(xié)作曲》等佳作。
一直致力于將冷門大提琴作品搬上舞臺的“斜杠大師”大提琴家史蒂文·伊瑟利斯曾兩度錄制勃拉姆斯兩首大提琴奏鳴曲的唱片,新樂季觀眾也許會從他那把存世不多的珍貴大提琴上聽到低調(diào)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家寧峰的老師也是德國小提琴教母級傳奇的安特耶·魏特哈斯,則帶來對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堪稱“舉世無雙”的演繹;詮釋匈牙利當代作曲家利蓋蒂音樂第一人——法國鋼琴大師皮埃爾-洛朗·艾馬爾將在同一場音樂會上,交替上演利蓋蒂和肖邦二人的練習曲,以此向利蓋蒂百年誕辰致敬。而2017年曾給申城樂迷留下深刻印象的俄羅斯鋼琴大師維爾薩拉澤也將再度舉辦獨奏音樂會。
被德國媒體評價為“巨大驚喜”的青年男高音孫卓漢將演繹舒曼、勃拉姆斯和沃爾夫的經(jīng)典藝術(shù)歌曲;而把德語藝術(shù)歌曲唱到爐火純青的英國人——男高音歌唱家伊恩·博斯特里奇將再登上交舞臺,重現(xiàn)他的保留曲目《冬之旅》;新生代男中音歌唱家馬蒂亞斯·格內(nèi)則將與著名鋼琴家陳薩一同演繹舒伯特經(jīng)典的《美麗的磨坊女》。
鋼琴家左章將與她的演奏家朋友們在明年4月揭幕全新的“左岸音樂節(jié)”——以十天八場音樂會的體量,展現(xiàn)室內(nèi)樂精巧紛繁的變化。另有堅持使用復古樂器的“馬賽克四重奏”來訪,以“本真演奏”再現(xiàn)維也納古典三杰與舒伯特。
被譽為“世界最好的合唱團”之一的塔利斯學者合唱團,時隔八年后,將再度來滬帶來“一人一首成名曲”,以此慶祝他們的“五十歲”生日;來上交慶生的還有上海四重奏,他們于3月12日在“餛飩皮”開啟“成立四十周年巡演慶典”巡演后,在新樂季回到起點,演繹潘德列茨基題獻給上海四重奏“量身定制”之作《第三弦樂四重奏“不曾寫下的日記頁”》。另一支成立三十年的老牌勁旅耶路撒冷四重奏則將用“熱情、精確、溫暖和黃金般融合的音色”演繹門德爾松、本-海姆和德彪西的作品。
青年音樂家馳騁國際樂壇 旗幟鮮明標榜音樂態(tài)度
挖掘推動優(yōu)秀青年音樂家已經(jīng)成為上海交響樂團的持續(xù)使命,除了多次牽手上海交響的青年指揮孫一凡、樂隊首席柳鳴、第二小提琴首席竺玟佳分別在樂季中大展身手,樂團還將兌現(xiàn)對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獲獎選手的承諾,分別邀請第二屆冠軍周穎、第三屆六強選手李襄琳,攜手指揮家錢駿平和呂紹嘉,亮相上海交響音樂季。
除此,極富個性的冰島鋼琴新貴奧拉夫松、第十六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大提琴冠軍馮勇智,“小柴賽”歷史上最年輕的大提琴冠軍李拉、第十八屆肖賽冠軍劉曉禹、 “00后”新生代鋼琴家王雅倫,這些馳騁于國際舞臺的優(yōu)秀年輕音樂家,也將陸續(xù)登臺,雖同冠以年輕之名,每位音樂家都旗幟鮮明地表達著他們的音樂態(tài)度。
“上交室內(nèi)樂”40周年,印刻上海樂迷群體記憶
?——音樂地圖課堂、晚高峰覆蓋不同觀眾人群
從最初的“打游擊” 到之后“轉(zhuǎn)戰(zhàn)”錦江飯店、靜安賓館,再到駐扎湖南路演奏廳,至2014年最終在“餛飩皮”定居,上交室內(nèi)樂已經(jīng)走過40周年。這個陪伴了無數(shù)樂迷更是見證了如黃蒙拉、孫穎迪、王之炅等青年音樂家成長的音樂品牌,在新樂季里繼續(xù)與觀眾親密對話。15場演出中除了北極星四重奏、東海岸四重奏與木管重奏組合等固定搭檔,還將呈現(xiàn)古典演奏家的“俏皮”面孔——圣誕爵士夜,他們從“意大利的音樂圖景”到“女性作曲家的光芒”,從“時間盡頭四重奏”再到“二十世紀音樂巨人”,有“耳熟能詳”的經(jīng)典,也有挖掘了一批極富藝術(shù)性、卻甚少被觀眾聽見的佳作。除此之外,本樂季將繼續(xù)推出七場以“輕量級”著稱的60分鐘晚高峰音樂會,與五場專為青少年打造的音樂地圖課堂系列,以滿足不同愛樂人群需要。
新樂季7月26日至8月7日預售票套票率先啟動
——20余場大樂隊音樂會5場起選,最低7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