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國企中最大的“敗家子”,氣跑三菱放走奔馳,干啥啥不行!
前幾天,我們說了幾家造車的央企集團,手握大好的資源,但是發(fā)展卻不盡如人意,但是實際上,在造車國企之中,有一家車企表現(xiàn)的要更爛,那就是福汽集團。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個造車集團,但是我說幾個汽車品牌你就知道了,福建奔馳、東南汽車、金龍汽車、云度汽車都是福汽集團旗下的品牌,它的全稱是福建省汽車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為什么說它堪稱是造車國企之中最大的敗家子呢?
這家1992年成立的汽車集團,其實還是有高光時刻的,上世紀90年代,三菱汽車如日中天,而福汽集團就是三菱汽車入華之后的首個合作伙伴,也就是后來的東南汽車,此外,福汽集團還手握福建奔馳品牌,商用車方面,福汽集團還有金龍汽車,2013年東南汽車銷量一度達到11.6萬輛,超過同時期廣汽乘用車(8.5萬輛)。
但是,就是這么好的資源,卻是硬生生被福汽作沒了。
三菱被氣走,轉(zhuǎn)投廣汽懷抱
首先是三菱汽車的退出,早在2000年,東南汽車就引入了三菱的緊湊級SUV富利卡,隨后又帶來了菱帥,2006年,三菱汽車入股東南汽車,股權(quán)比例是25%,隨后帶來了菱紳、藍瑟、翼神等多款基于三菱原生車型打造的產(chǎn)品,這些車型都曾經(jīng)紅極一時。
但是好景不長,2012年,廣汽三菱成立,三菱汽車占股是50%,正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在東南汽車這邊,三菱汽車的股比只有25%,分得的利益更少,但是技術(shù)幾乎完全依賴三菱汽車,而且,無論是品控、宣傳、市場渠道建設(shè),東南汽車幾乎全方位落后于廣汽,再加上三菱戰(zhàn)略重心轉(zhuǎn)變,未來主要放在SUV、皮卡以及電動車這三類車型上,因此三菱汽車于2021年退出了東南汽車,此后東南汽車一落千丈,到2020年,東南汽車累計銷量僅為14654輛,2021年全年銷量只有7265輛。
東南汽車原本是三方合資,包括中日臺,三菱汽車股權(quán)占比只有25%,但是占股50%的福汽集團并不愿意在股權(quán)上讓步,再加上更為糟糕的品控和營銷能力,三菱的出走并不意外。
福建奔馳被北汽收購
三菱出走之后,福汽集團只剩下了奔馳汽車這一個大腿,但是很可惜,這個大腿在這之前就被挖走了。
2016年,北京汽車與福汽集團達成協(xié)議,雙方分別持有福建奔馳35%及15%的股權(quán),另外50%股權(quán)的所有者為戴姆勒。之所以被收購,可能跟福建奔馳的銷量一直是不溫不火有關(guān)系,福建奔馳2015年全年僅售出5081輛汽車,產(chǎn)品線較為單一,渠道建設(shè)也做的不夠好。
隨著北汽收購了福建奔馳,北汽完成了奔馳乘用車在華的大一統(tǒng),但是福建奔馳就慘了,幾乎是沒有了什么話語權(quán),說福建奔馳"名存實亡"倒也不足為過。而且最慘的是,北京奔馳經(jīng)銷商可以賣福建奔馳,福建奔馳經(jīng)銷商卻不能賣北京奔馳,這也導(dǎo)致福建奔馳經(jīng)銷商難以生存。
自主品牌發(fā)展一團漿糊
那么福汽集團的自主品牌方面呢?福汽旗下的東南汽車,看似是國產(chǎn)品牌,實際上是合資品牌,由福建省汽車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與臺灣汽車企業(yè)裕隆集團合資創(chuàng)辦,近兩年的銷量也是跌到谷底。
新能源汽車方面,云度汽車成立于2015年12月4日,2018年云度的銷量只有9,300輛,2019年銷量再次下滑至2,566輛,2021年營收6776.32萬元,凈利潤為-2.13億元。
還有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新龍馬汽車,2020年銷量僅為3460輛。
實際上福汽集團目前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品牌只有金龍汽車,但是受到大環(huán)境的影響,金龍汽車預(yù)計2021年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億元左右,依然無法給福汽集團帶來可觀的收益。
福汽集團,可以說是國內(nèi)造車國企的一個縮影,它非常生動地詮釋了,什么叫做靠山山倒,靠水水流,也告訴我們,一個汽車品牌,有自己的核心技術(shù)有多么重要,再看如今的自主汽車品牌,一線品牌除了長安以外幾乎都是私企,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諷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