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男籃之后
寫在前面:本篇作于8月19日,中國與波多黎各的比賽還未進行,但二連敗基本讓中國男籃出線的希望為0,于是提前把我的看法寫下。如與事實有出入,辯證看待。
喬爾杰維奇首秀,男籃毫不意外地重演了亞洲杯對黎巴嫩的慘劇。在這個群情激憤的時間點,我就自問自答幾個問題,來解釋我對自男籃換帥之后的看法。

一,如何看待換帥?
換湯不換藥。正如楊侃最佳捧哏任冉所言,這次換帥是沒問題,可以理解的。給男籃一個機會,根據(jù)最后的成績,看看到底是教練的問題,還是球員的問題。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僅僅把教練從國內(nèi)教練換成歐洲教練,上限也就這樣了??账{上不進還是教練的問題嗎?
男籃最終大名單出來我就有疑問:帶這么多沒有經(jīng)驗的糙漢鋒線的目的是什么呢?
喬爾杰維奇的回答是,提升整體防守,拉高鋒線尺寸,面對國際上的優(yōu)質(zhì)搖擺人能夠跟得上,做出一定的反制措施。
我從熱身賽看下來,一個一個說:張鎮(zhèn)麟,打新西蘭那場基本就是戰(zhàn)犯。無球跑位出機會不投,在場上宛如上ZZ課的我。進攻接球上籃打不進,反過來誰打張鎮(zhèn)麟誰能進球。二戰(zhàn)塞爾維亞亮點不少,但綜合來看都是制造出的空位得分,真正需要他硬解的時候,大致硬了6分鐘。他的尺寸可能是當下隊里最好的,但對上南蘇丹,完全不夠看。
崔永熙和朱俊龍拿來也不是為了得分的,所以為什么不多用一用呢?打南蘇丹朱俊龍一分沒上,崔永熙只上了14分鐘。只是因為他們進攻乏力,寧可讓后衛(wèi)上場挨打,也不愿意讓他們上去。可以理解他們能力不太行,但反過來想——
你帶他們干嘛?
所謂的反制,應當是打出自己的東西。但咱們在進攻端依舊沒有長時間的縱向進攻,打出戰(zhàn)略縱深,頂多是弧頂傳導,弧頂擋拆然后接傳導,給內(nèi)線吊球。廣闊的中距離沒有人駐足,這難道是教練的問題嗎?讓做葷菜,廚子根據(jù)手頭材料做了燙干絲。端上來知道沒葷味,挑食材的時候想什么了?
喬爾杰維奇以為多帶鋒線,以前三后衛(wèi)的慘劇就不會發(fā)生了。那么請問:一個2米的球員,沒有穩(wěn)定的投籃,沒有穩(wěn)定的終結(jié),沒有穩(wěn)定的防守,那和三后衛(wèi)區(qū)別不大。
提高尺寸是對的,盲目提升才是錯的。歐洲確實是這樣帶隊的,但他們的鋒線和后衛(wèi)沒有太大的能力上的區(qū)分,人家的防線能擴大到中前場,從源頭來給對手進攻帶來麻煩,由此來消耗對手。咱們能嗎?像咱們這種完全在本方半場被動挨打的局面,消耗的只能是自己的體力,人家打東,咱們往東跑,人家打西,咱們往西走,對面輕松得不要不要的。
這樣說來,有必要和喬帥繼續(xù)合作嗎?
廣義上來講,是的。目前喬帥是我們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我們不能再以為“拼圖式籃球”能夠成功了,我們的球員不能認為只干好一件事情,許多個一件事情可以變成全面的事情。當你只會一件事的時候,對面大可以把五對五拆解成局部一對一,只要能打成一兩次,對面就足夠了,因為他們深知咱們打不回來。
二,有沒有必要請外籍教練?
當然有。我也承認,帶男籃失敗的外籍教練一抓一大把,但最后獲得成功或接近成功的也只有外籍教練,而所有執(zhí)教男籃的本土教練只有被迫接鍋的。以及,即使是那些被扣上失敗帽子的外籍教練,也比國內(nèi)教練強,尤納斯除外。
咱們的思維是落后的,需要更新。李凱爾和喬帥就是開始。08年的男籃是建立在08年的大背景,我們不可以,也不能夠以那支男籃作為框架建隊和培養(yǎng)?,F(xiàn)在的男籃對于下一個丁彥雨航的需求,和移動長城是一個級別的。
總是有很多人說,男籃誰帶都沒用,這些人用蔣興權(quán)蔣指導的話說,就是“腦子有問題”。他們總是認為,現(xiàn)在男籃水平不行,等水平提高了,再請外籍教練,他們以為球隊水平會自動提高的,根本不需要教練幫助。
確切地說,目前男籃誰帶都進不了奧運八強,就好像二戰(zhàn)塞爾維亞誰帶大概率都會輸,但優(yōu)秀教練可以讓男籃技戰(zhàn)術(shù)能力得到提高,男籃要想在若干年后重新打進奧運會,前提是需要幾屆國家隊在外籍教練帶領(lǐng)下完成逐步提高,讓本土教練執(zhí)教,男籃永遠像拉磨的毛驢一樣原地轉(zhuǎn)圈。畢竟咱們是個講____的地方。
三,男籃的鋒線怎么解決?
當下的鋒線問題并不是急切的問題。我們的問題一直都是后衛(wèi)。94年是,08年是,19年是,現(xiàn)在依舊是。
咱們的男籃和19-20年的馬刺的問題一模一樣——看起來是鋒線不太行,更大的問題是后衛(wèi)雜而不精。紀委傳球好,進攻乏力。艾倫進攻如何?傳控不太行,孫銘徽同理。胡明軒身材還是太瘦弱,得分有一下沒一下。趙睿是當下最合適打國際大賽的后衛(wèi),艾倫和孫總回家后給他找個替補都難。
問題來了:艾倫和孫總為什么不用?
沒人能解答。艾倫有傷可以理解,孫總呢?這次后衛(wèi)進攻快便秘成啥樣了?我們的問題就是傳導球要么只在弧頂,要么只給內(nèi)線,那對手可以完全放掉中距離,只防突破和繞前防吊球啊。看起來空間擴大了,其實是縮小了。廣闊的中距離區(qū)域沒有利用起來。
我們必須承認,F(xiàn)IBA有FIBA的贏球法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盧卡東契奇那樣無縫銜接。CBA很強的人未必適應國際大賽,國際大賽能夠發(fā)揮的人在CBA未必是大佬。如果在CBA,要我在顧全、翟曉川和張鎮(zhèn)麟、崔永熙中選一對,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蛇@是奧運資格賽,我們難道用這種重要的賽事練新兵???諾曼底登陸讓一群軍齡不足2年的新兵上,多多少少沾點毛病??赡谢@不知道嗎?喬爾杰維奇也不知道嗎?
換句話說,我們見到了老兵被國際新生力量摧殘的場面,但這幫老球油子能干的比新兵都要好,正如周鵬本來是用來防守的,結(jié)果他的投射是所有鋒線里最靠譜的。一目了然。經(jīng)驗永遠比一切都重要,有時候大于能力。正如翟曉川和顧全在國際大賽發(fā)揮的就是比張鎮(zhèn)麟崔永熙和朱俊龍更自信更敢做動作,不會成為一個木樁子。
四,李凱爾究竟有多重要?
沒了他中國隊更完。盡管我說了后衛(wèi)的問題大于鋒線,不代表鋒線沒問題。FIBA對鋒線和雙能衛(wèi)的要求是什么?持球進攻。沒有持球除非你有朱芳雨朱總的籃子,你能打,不然就是完。目前為止,李凱爾是真真正正能夠持球吸引防守,打出立體進攻的人,上一個能這么干的或許是剛剛退役的易建聯(lián)和大傷之前的小丁。周鵬不錯,歲月不饒人。其他的我竟然想不出還有誰。有人說張鎮(zhèn)麟不是能持球嗎?我只能說,事實證明在FIBA強度下,他那點持球聊勝于無。他但凡吸引過一次明顯的戰(zhàn)略性包夾,并把球傳出來轉(zhuǎn)化為得分都行。
楊鳴說李凱爾并不是男籃最需要的規(guī)劃,實話,確實。李凱爾并不以砍分見長,但話說回來,君不見李凱爾之運控防守籃板持球進攻一把抓?什么都交給規(guī)劃球員辦,那男籃和國足區(qū)別何在?當年大姚也需要08一代的所有人一起使勁,輸球就認為規(guī)劃不行,潛臺詞就是已經(jīng)認為國內(nèi)球員完蛋了。
李凱爾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他起碼能解決問題。他走人了,更困難了,誰來負責?鍵盤俠嗎?咱們只是給一個觀察事件的視角,既不是從業(yè)者而不是利益相關(guān)者,說破大天人家憑啥聽咱們的呀。
以及,李凱爾可是主動來的,也做好被噴的心理了。人老實孩子不言語,其他人怎么看?哦,感情我一腔熱血幫你們,我盡力了不滿意,我是個外人唄?泱泱大國這點氣度都沒有,那也太挫了。
五,目前的男籃如何破局?
當下來看,沒有任何可能在5年內(nèi)解決問題。古代扁鵲言:“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蔽覀兊募膊∩钪凉撬?,非短時間能夠清除。
有人講斯科拉當年圣經(jīng):我們要放開外援政策,倒逼國內(nèi)球員內(nèi)卷,我們不需要100個人打球,我們只需要12個人打球。
問題在于:我們真的只需要12個人打球嗎?
再換一種說法:我們籃球隊員需要吃飯的名額只有12個嗎?
言盡于此,自己想去吧。
再深一點,還是體教結(jié)合的問題。我們籃球愛好者很多,真正的籃球人口有多少?有,是不少,真正從業(yè)者多少?真正為了籃球而從業(yè)籃球的有多少?我們真正制造了讓熱愛籃球的人滋生的土壤了嗎?
我高中學文,體育生不少,籃球體育生占比最大。結(jié)果呢?一個學農(nóng)業(yè)一個學林業(yè),都不搞大學籃球。為啥?我們班1米92打二中鋒,高考報專業(yè)壓根沒看體育類,為啥?他愛籃球,別人愛他嗎?他壓根就沒打算拿籃球當事業(yè),只拿籃球當跳板。
更別提家長們?yōu)樯恫桓泱w育,簡單說,練籃球伙食得好吧?伙食簡單,傷病怎么辦?我班的那個二中鋒手指脫臼過,腿骨折過,肌肉大傷過,普通人家醫(yī)藥費怎么掏?就算能掏,基層教練素質(zhì)呢?他們的外快在哪?我的高中是我們這個地區(qū)籃球方面數(shù)一數(shù)二的,女籃更是常勝。北控的劉曉宇我們高中出來的。我們學校還是好的,其他地方呢?都說為什么遼寧廣東球員多,你怎么不問其他地方搞體育能吃飽飯的概率多少?
體制說來說去,也就那么回事。有了體制打不好球了?都是借口。94年沒體制?02年沒體制?出成績了不說體制了,現(xiàn)在搞雙標?
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七戰(zhàn)全敗,排名墊底后,蔣興權(quán)蔣指導拉著國家隊閉關(guān)苦練,時間長達近一年,然后才有了94年世錦賽的輝煌。是這撥運動員才華橫溢天賦了得?是當年蔣指導訓練方法達到世界領(lǐng)先水準?
都不是,完全是玩命練出來的。
要知道1994年,孫軍、劉玉棟、胡衛(wèi)東、鞏曉彬,這幫人依舊是兩年前奧運會的班底。那會兒可不講什么訓練科不科學,飲食將不講究,球館里貼的就是作風頑強,敢打敢拼的大字標語。娛樂活動僅限于吸煙和搓麻將,劉玉棟和胡衛(wèi)東買瓶汽水都要比試比試。
一晃好多年過去了,白發(fā)蒼蒼的蔣興權(quán)迄今仍不停念叨苦練出成果,老爺子的一番話擲地有聲: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男籃就堅持每天進行3200米跑,我執(zhí)行得非常堅決。當時中國球員身體素質(zhì)不如歐美球員,技術(shù)水平也有差距,國際比賽經(jīng)驗不足,如果我們在體能上還拼不過人家,靠什么去贏球!?所以,我經(jīng)常告訴隊員,苦練是我們的唯一出路。不苦練,劉玉棟能成為‘戰(zhàn)神’嗎?高度近視的胡衛(wèi)東能有那么精準的三分球嗎?1994年世界錦標賽,中國男籃能戰(zhàn)勝巴西男籃,能逆轉(zhuǎn)世界勁旅西班牙男籃,歷史上首次挺進世界大賽八強,靠的就是埋頭苦練。如果沒有刻苦訓練,有再好的天賦,也不可能兌現(xiàn)為出色的成績?!?/p>
我們的男籃在干什么?出軌,綜藝,在自己的信息繭房里內(nèi)耗。郭曉鵬和胡衛(wèi)東參加節(jié)目,問及男籃為什么這么差,胡指導說了一句:“就TM欠練。TM以前我們練多長時間,他們練多長時間。讓他們累點,TM這不樂意那不樂意,以前TM不練,不練滾蛋回家?!?/p>
我們的后衛(wèi)為什么沒有自主進攻能力?青訓時期全給大個子球了啊。因為啥?大個子拿球能贏球,能給教練加業(yè)績,教練能掙更多錢。18歲以后怎么就業(yè),實力怎么樣,大賽不管用,巴拉巴拉,誰TM管你?管你你給我多少?
我們打南蘇丹,對面三分球30中15,50%的命中率。這是什么?這是我們一段時間內(nèi)的罰球命中率!更別說對比日本了。
我們看看FIBA比賽里能自主進攻的,除了趙睿,艾倫自小被認為是美式打法,當時被稱為花里胡哨。姜偉澤,基本功朝鮮教練教的。陳盈駿,西方教出來的。國內(nèi)的基層教練在干什么?我們一邊罵有青訓的人任人唯親,選秀的其他人說實話,來到職業(yè)隊練習基本功干嘛?
5年之內(nèi),我們很難把以上問題搞清楚,整明白。曾經(jīng)的我對國足的態(tài)度是,我們沒有必要在一個沒怎么出成績的運動上大筆花錢,盡管它是世界三大球之一。乒乓球再厲害所謂上不了臺面。其實對我而言,足球和乒乓球,甚至斯諾克并無差別,老美足球次沒影響他運動員世界知名。
于是我很害怕未來幾年的籃球會成為類似于足球的運動,因為起碼我們有過兩次高峰,和全世界最牛的人切磋招式。我們牛逼過,于是這種落差才更慘痛。
如果有人問我男籃的明天在哪里,現(xiàn)在的我在看男籃與波多黎各的比賽,當下的我的答案是——
只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