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的浪漫

? ? ?最近這幾天我一直感覺有些焦慮,總是控制不住地想干些事情。比如在上廁所的時候看小說,吃飯的時候刷視頻...我想把自己的時間占得滿滿的,一點點時間都不要“浪費”。我就像是在浪潮里,被推著向前走?;仡^看去,發(fā)現(xiàn)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 ? ? 幾個小時前,我有點想通了。在被占滿的時間里,我其實感覺很空虛,我努力地想擺脫它,但它好像揮之不去。我渴望自己的內(nèi)在充實,用各種物欲來填滿自己,但這并不能改善我的精神空虛。然后,我放棄了,那些嘗試滿足物欲的行為(打游戲,追小說)。
? ? ? ?我想,其實這是一種掙扎的行為,我因為精神空虛而拿起手機,又因為手機占滿了時間,精神更加空虛。我想我總要面對自己的,是時候了。我看向自己,看向自己的焦慮,我選擇和自己呆在一起,不去選擇被物欲支配。平靜,有種內(nèi)心的寧靜。我想偶爾物欲被滿足其實不錯,不過我有這樣一種需求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我渴望和外界隔開,遠離時代的浪潮,走在自己內(nèi)心的花園上,專注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 ? ? ?我整理和消化了一下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我想起了一些往事。很小的時候晚上總是被要求按時睡覺,我睡不著就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當(dāng)時一看,就看了好久。想到現(xiàn)在,我估計要是在關(guān)燈后看會兒天花板,我內(nèi)心肯定又會指責(zé)自己浪費時間了,有這時間不如睡覺。想想現(xiàn)在和那時差別挺大的,我猜原因可能是那時候我還小,生活基本依賴父母,靠父母撐著,還是個孩子,所以我很少收到一些生活壓力的影響,也因為認(rèn)知能力不夠,不太能理解生活壓力。后來慢慢長大了,一些壓力開始慢慢到自己身上了,也開始走向社會,面臨社會的認(rèn)同問題了。社會規(guī)定了一些共識,而共識深植于潛意識里。
? ? ? ?后來我又想起了新海誠的電影,不知道為什么,總感覺小時候的那種無憂無慮的感覺和新海誠里帶來的感覺很像。我回顧了一下,發(fā)現(xiàn)里面確實有一點共性,新海誠的浪漫就是-----我愿意拋下整個世界,就算整個世界都不理解,我也選擇愛你。都有一種,龐大的世界的震撼感,以及個人情感的深刻感和細(xì)膩感,就好像全世界就只剩下了幾個人,那種我就是要跳出日常生活,把那些現(xiàn)實世界認(rèn)為重要的東西拋到腦后,逆著世界主流,去追尋那些人們早就在某個年齡階段放棄了的東西,尋求自己內(nèi)心所渴求著的東西。像是《你的名字》里為了拯救一個從來沒見過面的少女,主角開始走上了一條漫長的旅程,溫馨,遺憾,激情,愛,交織在一起。他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在不斷地搜索,尋找,渴望去挽救,找到她。這個事顯得很蠢,很不切實際,因為那實在是太玄幻了,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就愿意奮不顧身地去愛她。又或者說,這實在是太浪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