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詩歌《江南 》竟然把江南采蓮的情景描寫得如此歡快迷人
樂府本是秦漢時設(shè)立的掌管音樂的機構(gòu),一方面為文人創(chuàng)造的詩歌制譜配樂并演奏,一方面采集民間歌辭。魏晉以后也成為一種詩體名稱。漢樂府繼承了《詩經(jīng)》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主要以敘事為主,故事性較強;常用比興和鋪陳手法,善于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語言樸素自然、形式生動活潑、感情強烈真摯,顯示了人民語言的豐富與優(yōu)秀。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江南》是產(chǎn)生于漢代的一首采蓮歌。通過描繪水上蓮葉茂盛和水下魚兒嬉游的情景,把采蓮人勞作時的活潑輕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充滿了江南風(fēng)情,給人簡明歡快的感覺。
前三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點明采蓮季節(jié)和地點,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江南景致:江南蓮花開了,惹來一群采蓮的少女,正在快樂地干活,那蓮葉茂密碧綠,仿佛成了一片碧海。成群的魚兒倏忽往來,潛沉浮躍,輕松活潑。茂密的蓮葉正迎風(fēng)招展,映照著少女美麗的臉龐,就好像鋪展開了的風(fēng)景畫一樣美。

后四句“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strong> 將“魚戲蓮葉間”逐一鋪展為魚戲蓮葉之東、西、南、北,描述魚兒嬉戲的情景:你看那成群的魚兒,一會暢游蓮葉東,一會暢游蓮葉西,一會暢游蓮葉南,一會暢游蓮葉北,自由自在,快樂游玩。這些魚兒從東邊、從西邊、從南邊、從北邊,不斷地從四面八方游來游去,快樂地玩耍著。活蹦亂跳的魚兒,時不時地觸摸著采蓮人,不時引發(fā)了少女們一陣陣清脆的笑聲。詩人把采蓮人的快樂轉(zhuǎn)化為“魚樂”,好像一群魚兒倏忽往來、輕靈活潑,仿佛達到了渾然忘我的境界。

全詩運用比擬、移情和復(fù)沓等手法,營造出江南水上采蓮的優(yōu)美意境。格調(diào)清新、含而不露、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