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工公開六代機概念,真的要領先中國了?中國軍工可不答應
在中美軍事科技競爭的大背景下,兩國將要面世的下一代隱形戰(zhàn)斗機的方案成萬眾矚目的焦點,因為這將直接反映雙雙空軍的戰(zhàn)略思想和技術路線。近日,美國諾斯羅普 格魯曼公司在一個廣告片中似乎刻意公開了NGAD概念性遠程隱形戰(zhàn)斗機,我們有必要關注一下。
諾斯羅普 格魯曼公司現在負責B-21項目的研發(fā),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拿下NGAD研制項目的軍工企業(yè),在這段視頻中,右側是一架E-2D 鷹眼艦載預警機。在 E-2D 后面是EA-18G 咆哮者電子戰(zhàn)飛機的機頭。而視頻左側出現的一架個頭碩大的飛機可能就是NGAD,其體積相當大,沒有垂直尾翼,頂部有兩個低可見度進氣口,機身有一個很長的背脊線,有像B-2一樣的“鳥嘴”鼻子,以及單坐飛行員駕駛艙 。
美國《戰(zhàn)區(qū)》專欄認為,雖然諾斯羅普目前生產 B-21隱形轟炸機的工作量肯定很高,但生產 NGAD 對公司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因為兩者有些部件可能使用同樣的技術,NGAD 飛機可能與下一代轟炸機有很多共同點。NGAD雖然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將至少在很大程度上與 B-21為核心的系統(tǒng)進行整合,這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問題一:NGAD如果將是諾斯羅普 格魯曼公司所公布的概念,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其優(yōu)點是具有較大的大航程,具有寬頻隱形性能,擁有較大的載彈量。其主要應用場景是適應印太戰(zhàn)場環(huán)境,為B-21提供遠程打擊提供空中掩護,還可以獨立進行穿透性制空作戰(zhàn),也就是當戰(zhàn)斗轟炸機來使用。
NGAD更大的改進可能還是提升態(tài)勢感知,數據鏈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也就是讓六代機就成戰(zhàn)場上的一個指揮中心、信息節(jié)點,其對忠誠僚機的指揮能力也將是一大特點。我們也可以這么理解,美國六代機更突出其隱形能力和大航程,其他改進方向都是在機載設備方向。包括火控、雷達、電子戰(zhàn)、紅外搜索跟蹤、定向能武器、高速數據鏈和人工智能等領域。
當然,其缺點也非常突出,機背進氣口的戰(zhàn)斗機機動性能可能非常差,仰角飛行時由于進氣量不足有可能造成發(fā)動機熄火,這恐怕光靠矢量推力都無法解決。這就帶來又一個問題:美軍未來的空戰(zhàn)是不是要交給無人戰(zhàn)斗機來解決呢?
第二個問題:如果美國公司公開的這個NGAD概念圖,是不是對中國的戰(zhàn)略忽悠?
有這種可能,但是中國在研制下一代戰(zhàn)斗機的方面肯定會有自己的路。未來的六代機,可能不只有一種技術路線,而是要根據本國對未來戰(zhàn)場環(huán)境的理解來設定。就中國的情況來看,我們的六代機有可能分成兩個技術路線:一種也追求寬頻隱形、大航程和高度智能,與諾斯羅普 格魯曼公司的方案有一些類似之處,但是又不太可能采取機背進氣的方案;第二種技術路線可能追求高超音速飛行能力,也就更像空天戰(zhàn)斗機,是主要突出戰(zhàn)斗機的速度和飛行高度優(yōu)勢,形成降維打擊的優(yōu)勢。
中國和美國可能是未來六代機的唯二玩家,美國想要領先中國可不容易,因為中國航空工業(yè)在殲-20和渦扇-15出現之后,發(fā)展前景已經進入了自由王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