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無字碑前,是非功過任評說
說起來,世人對于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有說不盡道不完的話題,就連各文獻對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她是心狠手辣的劊子手、暴君;也有人說她是攻于心計、不擇手段的皇帝。但是作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崛起的女帝,她真的只是一位如此作為的皇帝嗎?翻開史書,來看看前人們對她的看法,或許是我們對武則天的認知片面,對她的評價也有失公允。

膽識過人的女嬌王
武則天出生于官宦之家,名為武曌,從小家境殷實。其父武士彟從事木材生意,其后資助李淵,成為唐朝開國元老;其母榮國夫人為隋朝宗室之女,信奉佛教,有文化。這讓武曌從小就受到好的教育,起點高于,培養(yǎng)了她從小就見解獨特、膽識過人的本領(lǐng).。
十四歲那年,武曌因才貌出眾被納入宮中。離別時,母楊氏不舍武曌,所以傷心哭了起來。武曌安然處之,安慰母親:侍奉圣明的天子,是一種福氣,怎么能還像女兒家那樣哭哭啼啼呢?由此可見,武曌從小見識就過人。
入宮之初,武曌被唐太宗冊封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后直稱武媚娘??伤趯m中的處境并不太好,十余年過去既無子嗣后宮地位也沒有提升。就算這樣,武媚娘仍然不氣妥,尋找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匹寶馬,卻無人能馴服,唐太宗為此非常嘆息。正好侍奉在側(cè)的武媚娘向太宗提出,只需要鐵鞭,鐵錘,匕首三樣工具,便能馴服寶馬。先是用鐵鞭鞭打它,若馬不服;再用鐵錘敲馬頭,如果馬還是不服,那么用匕首割它的咽喉;馬本來就是供人騎的,若人不能馴服當坐騎,要它就沒有什么作用了。聽了她的言論,唐太宗都夸她有膽量。可見武媚娘有著過于常人的膽識,這也體現(xiàn)出日后武則天的馭政之道。

武媚娘在后宮的十余年,她與李治志趣相投,互生愛慕。在唐太宗廢去李承乾太子時,媚娘利用自己的才華幫助李治坐上了太子之位。之后,因為女主亂政,武姓氏女子不得出現(xiàn)在宮廷傳言,唐太宗駕崩后,武媚娘被迫到感業(yè)寺當尼姑。兩年的尼姑生活,讓武媚娘能更清楚的認識宮廷艱辛,政治上進一步的成熟。
后來,武媚娘借王皇后之手重回宮中。早在武媚娘為唐太宗才人之時,本就與李治志趣相投,此次回宮更深得李治的寵愛,故而在長子李弘出生后,晉升為昭儀,成為后宮第三號人物。后來,在與王皇后、蕭淑妃的后宮爭斗中勝出,終于在永徽六年十月登上了皇后的寶座,并當機立斷斬了王皇后、蕭淑妃二人。這也正是武則天一生成敗的關(guān)鍵,也是她政治生涯的正式開始。
此后,武則天的政治影響越來越壯大。顯慶五年十月,因唐高宗患風(fēng)眩病,目不能視,故委武皇后以政事,權(quán)力與皇帝相等,與唐高宗共稱二圣。故而武則天的威望更進一步的提高。弘道元年高宗駕崩留詔:軍國大事有不決,由天后決止。這是日后武則天臨朝的"尚方寶劍"。
天授元年,67歲的武則天在掃除了政敵后,終于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從此開啟了武周皇朝的輝煌歷史。

政通人和的皇帝
在武帝統(tǒng)治期間提倡科學(xué),創(chuàng)立殿試和武舉,鼓勵有能力的人自薦,因才施用,賞罰分明,讓一大批寒門子弟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如狄仁杰、姚崇、宋璟、王孝杰等等都是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興國的皇帝
在武則天掌權(quán)其間,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以為國之根本在于農(nóng),推行均田制,邊遠地實行屯田、營田;興修水利,共興修了19項水利工程;同時促進手工業(yè)的發(fā)展,這兩項的發(fā)展推動了市場的發(fā)展,使得武周時期的經(jīng)濟能力整體上升,從而國力強盛,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武則天的親信,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年輕漂亮。他們經(jīng)常被涂上粉末,穿著華麗的衣服。吳程思、吳三四等都努力追趕他們,甚至舉著鞭子為他們牽馬。那時,武則天已經(jīng)進入了真正的黃昏。由于她老病,她很長時間不能上朝,她的控制力也下降了。她把她的兩個兄弟視為她的耳目。兩張逐漸干預(yù)政府,誣陷魏國總理袁鐘。他們不僅與大臣們樹敵,還扭轉(zhuǎn)了武則天回歸李唐和皇太子移交的局面,造成了政治上的復(fù)雜局面。結(jié)果,武則天的母子、君主和大臣之間的關(guān)系變得比以往更加緊張。據(jù)史料記載,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因與丈夫吳延吉和王紹李仲潤討論兩件事而被誣陷和處決。

大無愧的皇帝
神龍元年十一月,則天大圣皇帝去世,享年八十二歲。在她死后,與唐高宗合葬乾陵,給世人留一下座無字碑。遙看中國帝王將相如此之多,那個不是在死后加封謚號,歌贊溢美之詞,又有誰能有武則天這般氣魄、這般胸襟,敢把是非功過留待后人品評?

嚴厲殘爆之皇帝
有記載,武則天為贏得權(quán)謀,不惜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怕自己的朝政這路受阻擋,從而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痛下殺手。在當政期間,下令制造銅匭,不論出身,大開告密之門;任用酷吏掌管制獄,行酷刑。使得朝臣人心惶惶,每次上朝之前都先與家人訣別。

歷史上這些帝王將相的是非功過,自有后人書寫。但作為中國封建王朝唯一的女皇帝,從一名小小的才人、宮女、皇后,再到后來的稱帝,雖說一路走來,有過心機、殘暴;但她膽識過人,政治了得,大力發(fā)展國力,不問出身善才施用,造就了國泰民安是不爭的事實,也算得上是一位有才干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