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6月底前筆試?
1
標題
常規(guī)式標題
公文標題一般由“發(fā)文機關+關于+事由+文種”四部分組成,例:浙江省政府發(fā)布關于穩(wěn)就業(yè)保民生的通知,若發(fā)文機關不明或者標題字數過多時,可省略發(fā)文機關,直接由“關于+事由+文種”組成,例:關于穩(wěn)就業(yè)保民生的通知,另外標題一般寫在一行的居中位置,如果字數過多應分兩行書寫,上短下長,上長下短都可以,但上下兩行內容都要居中!
評論類公文題標題類似大作文,重視觀點的體現。大部分情況下題干中一般會給出主題,需要自擬標題。
2
稱謂
稱謂就是發(fā)文對象或主送機關,也就是公文要發(fā)給誰,一般情況下是來自于題干。頂格書寫,單獨占一行即可。但受不同行文的語體規(guī)范及稱謂語的語用效果制約,公文行文中的稱謂語運用有極強的習慣性。
下行文
下行文自稱一般用發(fā)文機關名稱,而不用帶第一人稱代詞的稱謂,如“我(們)”、“我(本)省”、“我(本)市”、“我(本)部”、“我(本)局”等,顯其莊嚴肅穆。例:?國務院關于授予趙春娥、羅健夫、蔣筑英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的決定
但下行文對稱一般用“你(們)”、“你部”、“你省”、“你市”、“你縣”等,而不用受文機關名稱,有叮嚀囑咐、嚴而可親之感。
上行文
上行文自稱一般用帶第一人稱代詞的稱謂,如“我(們)”、“我(本)省”、“我(本)市”、“我(本)部”、“我(本)局”等,而不用發(fā)文機關名稱,有真實、懇切之感,
對稱用“上級、領導”或受文機關名稱,而不用“你(們)”、“你部”、“你省”、“你市”、“你縣”等,有尊重、避諱之意。上行文的自稱和對稱與下行文正好來了個換位,這與第一人稱、第三人稱不同的表意功能有關。
平行文
平行語言自稱一般用“我(們)”、“我省”、“我部”、“我局”等,對稱用“你(們)”、“你部”、“你省”、“你市”、“你縣”等,顯得親切平易,不打官腔。平行文的語體規(guī)范是親切平易,相互尊重。
3
正文
根據不同文種和題目要求,正文部分可以選擇成段書寫或分條書寫。正文部分可以分為開頭段、中間段、結尾,書寫格式一般是空兩格,單獨一行書寫,書寫方法是開頭:通常為描述背景/目的等,主體(中間):結合題干和材料綜合判斷具體書寫內容,結尾:自然收束/提出對策/呼吁號召等,其中中間段內容來自資料,不能隨意發(fā)揮。
4
落款
公文的落款,從位置上講,當處于正文下一行右下方。通常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發(fā)文機關,又稱生效標識;二是成文日期。其中,發(fā)文機關在前一行,成文日期在下一行。發(fā)文機關一般在題干中會交代,考生書寫時要寫全稱,還需要強調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公文都必須有落款,譬如一些非法定公文,如講話、簡報、宣傳綱要等,是不需要寫落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