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家族》金句摘錄

1、現(xiàn)實人道主義在德國沒有比唯靈論或者說思辨唯心主義更危險的敵人了。
2、我們將看到,宗教的批判的批判是把這樣一種情況奉為信條:兩個對立面中有一個——“批判”——最后會作為唯一的真理戰(zhàn)勝另一個對立面——“群眾”。
3、私有財產(chǎn)作為私有財產(chǎn),作為財富,不得不保持自身的存在,因而也不得不保持自己的對立面——無產(chǎn)階級的存在。這是對立的肯定方面,是得到自我滿足的私有財產(chǎn)。相反,無產(chǎn)階級作為無產(chǎn)階級,不得不消滅自身,因而也不得不消滅制約著它而使它成為無產(chǎn)階級的那個對立面——私有財產(chǎn)。這是對立的否定方面,是對立內(nèi)部的不安,是已被瓦解并且正在瓦解的私有財產(chǎn)。
4、“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
5、黑格爾的歷史觀以抽象的或絕對的精神為前提,這種精神是這樣發(fā)展的:人類只是這種精神的無意識或有意識的承擔者,即群眾。可見,黑格爾是在經(jīng)驗的、公開的歷史內(nèi)部讓思辨的、隱秘的歷史發(fā)生的。人類的歷史變成了抽象精神的歷史,因而也就變成了同現(xiàn)實的人相脫離的人類彼岸精神的歷史。
6、在現(xiàn)代世界,每一個人都既是奴隸制的成員,同時又是共同體的成員。這種市民社會的奴隸制在表面上看來是最大的自由,因為這種奴隸制看上去似乎是盡善盡美的個人獨立,這種個人把自己的異化的生命要素如財產(chǎn)、工業(yè)、宗教等的既不再受普遍紐帶束縛也不再受人束縛的不可遏止的運動,當做自己的自由,但是,這樣的運動實際上是個人的十足的屈從性和非人性。在這里,法代替了特權(quán)。
7、思想永遠不能超出舊世界秩序的范圍,在任何情況下,思想所能超出的只是舊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圍。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實現(xiàn)什么東西。思想要得到實現(xiàn),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
8、民族的利己主義是普遍國家制度的自發(fā)的利己主義,它同封建主義界限所體現(xiàn)的利己主義互相對立。最高的存在物就是在更高的層次上確認普遍國家制度,因而也就是在更高的層次上確認民族。盡管如此,最高的存在物卻必須約束民族的利己主義,即普遍國家制度的利己主義!
9、“在直白的意義上明確地說”法國唯物主義有兩個派別:一派起源于笛卡兒,一派起源于洛克。后一派主要是法國有教養(yǎng)的分子,它直接導向社會主義。前一派是機械唯物主義,它匯入了真正的法國自然科學。這兩個派別在發(fā)展過程中是相互交錯的。
10、絕對的批判返回到自己的出發(fā)點以后,就結(jié)束了思辨的循環(huán),從而也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涯。它的往后的運動是純粹的——超越一切群眾利益的自己體內(nèi)的循環(huán),因此,群眾對它已絲毫不感興趣了。
11、在魯?shù)婪蚩磥?,所有的人不是持善的觀點,就是持惡的觀點,并且對所有的人都要按照這兩個不變的觀念來進行評價,同樣,在鮑威爾先生及其伙伴看來,所有的人不是持批判的觀點,就是持群眾的觀點。但是魯?shù)婪蚝王U威爾及其伙伴都把現(xiàn)實的人變成了抽象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