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分鐘哲學】所謂的中國思想、中國哲學、中國傳統(tǒng)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
●①學科化的中哲(無力的、分散的):
中國哲學是一次歷史事件,是概念體系本身的運動,而「中哲」則產生了對現(xiàn)代大學制下人文學科的合法性的懷疑。
而樸學更多的是倫理道德上的自我感動(中產階級/文化再生產/學術壁壘/民族認同/國學復興)。
●②傳統(tǒng)智慧(有力的):
是一種知識上底層的、市儈的、粗野的、為享樂主義生活做辯護的邏輯,多為六七十年代小知識分子的行動依據。
●③西方幻想的中國思想(域外有力的):
晚期海德格爾式的,認為哲學的時代終結了(在場形而上學),進入了思的時代。
即中哲沒有符號學體系,沒有對主體性維度的剖析,不會出現(xiàn)符號鉗制思之音的情況,不會使內聽覺在思考時必須遵守邏輯,不存在內在的他者和自我的對立,是一種前哲學的、超哲學、元哲學)的西方幻想,實際上脫離秩序的原初思想不存在。
●④對框架的討論:
不以學科建制的框架來區(qū)分,而以康德的transcendental對frame和content做區(qū)分:
先驗性不能被形而上學把握,它并不是超越的,而是超越者(上帝)所派生出來的,實際上是一種有限性/被規(guī)定性,可以為理解道/神而下學:
它超越了sphere后抵達了人類無法體驗的維度(即本體),上帝在那個意識結構里面規(guī)定了我們先驗的框架/范疇體系/圖示,因此,subject是有限的、自我壓抑的。
比如對天人合一的理解,在西方的末日清算中,神失去了祂的神圣性,被自身的神圣性所拋棄,本體性無法救人,只能依靠圣靈共同體自救.
與之相對的是,士大夫在學術界的自我想象是道不遠人的,具有無限的全能幻想
??????
中哲地位:中哲太弱小了,沒有一套概念/術語體系,而是攀援在西哲上的。想要去做哲學的人都去做史學了(周易、先秦、魏晉),另一些追求政治權利的研究馬哲,另一批賺錢的去搞神秘化。真正想做學問的沒有做哲學,做的是編撰的學問,在出版業(yè)放開...這些書進來后是潰敗的,這種中哲(2005-2015)對中國哲學的走向是很嚴重的?!犊偛蒙险n, 擦脂抹粉,和高級知識分子背后的人脈(官僚),西哲背景通馬哲可以通到意識形態(tài)的決策層,可以知道水溫的冷暖,是上流階級學術掮客、文化掮客的游戲》,真正的中哲面對這些都是防御性的,在這些力量面前什么都不是,錢、權、文化潤滑劑的世俗、低劣的背景下,沒有資格切中問題的關鍵,沒辦法做哲學,只能不停編商品性的一套套理論去滿足市場的需求(正統(tǒng)意識形態(tài)衰敗后,東亞資本主義 刻意和美式的技術中心主義保持一定距離,維持他的宗法體系/家族傳承,特別有地方利益特征(XX 幫,XX商會,量身定做的風水課、寫詩課、茶道、打坐冥想課、經典課、家風教育…,明碼標價))。 所以真正的中哲愛好者應該看清現(xiàn)狀,而不是躲在經書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