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耽青梅竹馬生子文(前后篇兩本,可分開看)
《歌沉碧玉》
作者:白眉煮酒
文案:
《靜影沉璧》前篇;
蕭明君與聞賢相一起成長相愛的故事,腹黑深情×溫柔理性
楔子
正始八年五月,禹州弁州數(shù)月未曾降雨,稻死田干,深裂數(shù)尺,滿目瘡痍,千里無碧。大旱造成了數(shù)十萬難民流離失所,涌往其他諸州。
六月初,奉皇太后懿旨,太史局觀察天象,定六月十六為吉日,由皇太后統(tǒng)領(lǐng)后宮妃嬪,及五品以上朝臣的正妻,輕車簡行入駐京城外懷安山清涼寺,為兩州百姓沐浴更衣,齋戒誦經(jīng),祈福求雨。
聞家做為燕國舉足輕重的世家,這一代家主去世之前將大權(quán)交付妻子手中。老太君既是先皇親封的一品誥命夫人,又是聞家家主,于六月十六日偕同兩個族弟的正妻,與次子聞允休的妻子史繡衣跟隨皇太后前往清涼寺。
這一場祈雨盛會持續(xù)了整整十天。
六月二十八日,懷安山連日暴雨,宮中傳來皇帝御體有恙,皇太后憂心如焚,不顧眾人勸阻,堅持回京。或許命中該有一劫,儀隊行至半山,山泥滑坡,沖毀了皇太后的轎輦。聞家老太君與媳婦的車轎恰好緊跟其后,兩人與侍衛(wèi)馬夫合力救出了皇太后,卻不慎被埋在了傾瀉而來厚重的山泥中。

《靜影沉璧》
作者:白眉煮酒
此文生子向
蕭韞曦 X 聞靜思 CP一對一? HE
楔子
燕永安八年秋,是個動蕩不安的歲月,孝和皇帝蕭佑安病重之際,太子矯詔把持朝政,逼宮犯上。寧王起兵勤王,與宮中內(nèi)外相應(yīng),將太子斬殺于孝和皇帝病榻之前,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淖隽诵禄实?。這一場宮斗政變,太子派系幾乎連根拔起,只除了聞世家的嫡長世子,聞國公的長子,曾經(jīng)的太子舍人,年方二十七的聞靜思,被新皇力排眾議,以勤王有功為名,高高的封在了丞相的位置上。
永安八年冬,蕭佑安駕崩,追加宣宗孝和皇帝。
次年,新皇蕭韞曦在辭歲的群臣晚宴上,拉著聞靜思的手堅定地道:“一元始興,朕定會讓你看到一個太平盛世。”這一年,是元興元年。

小說蠻嚴(yán)謹(jǐn)?shù)?,人物說話還有細(xì)節(jié)不會顯得現(xiàn)代化,可以積累不少知識(由于懶,很多我不知道的其實(shí)也沒求證過,但作者應(yīng)該下了蠻多功夫的)。文筆一般,寫得一板一眼的,算無功無過。(怎么說呢,這種寫法有點(diǎn)像輪流寫的團(tuán)體日志,不需要個人特色,把發(fā)生的事情都記下來就OK了。不過這本人物塑造的還不錯,慢慢看書的話作者寫法影響不大。)
兩本先看哪本好像都沒有啥區(qū)別,分開看也不影響什么,不過只想看一本的話推薦《歌沉碧玉》,劇情線要多一點(diǎn),文筆也要好一點(diǎn)。
有個可能算雷點(diǎn)的地方是攻不潔,且是主動的那種,他做春夢夢見受,然后醒過來看見一個有點(diǎn)像受的宮女,就把宮女那什么了。如果介意的話可以不看《歌沉碧玉》,然后把《靜影沉璧》當(dāng)雙潔看。(但我依然更推薦《歌沉碧玉》,它的劇情真的要比《靜影沉璧》好不少。)
主感情線,劇情線也比較簡單,雖然有一些需要百度的內(nèi)容,但其實(shí)不燒腦(不知道的地方或者沒想清楚的劇情直接忽略也不影響看文),比較適合時間零碎的人,方便隨拿隨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