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懂人生實苦,終身沒有安逸的時候?。▏@息)

原來我想著人生有不好的光景,也應(yīng)該有好的光景,只要吃得苦中苦,就總會有苦盡甘來的那一天。
但后來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切身體會,才懂人生實苦,終身沒有安逸的時候。
為之一嘆。
所謂苦海無邊,我們這個世界本就是無窮無盡的苦境,正是因為人間如獄,所以人們才想出了“天堂”。
人生在世,煩惱永遠(yuǎn)有,苦難永遠(yuǎn)存在,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
我們說水深火熱的中年人,其實就是在形容人生的苦境,到了中年階段,既看清了過去,也明白了現(xiàn)在,體悟到了未來。
年輕的時候懵懵懂懂,就算是過得很苦,自己其實也不知道。等意識到自己在苦海沉浮那么久的時候,已經(jīng)是人到中年。
站在人生的中間,回望過去那些挫折、迷茫、無奈、悲傷、屈辱、傷害、痛苦……已經(jīng)是過眼煙云一般,時移世易,很多東西都無影無蹤了。
何況中年人活得太沉重,我們也顧不上糾結(jié)過去。而未來又太匆匆,好多事都忙不過來了。
對人生和這個世界了解越深,就越明白人生實苦,是非恩怨,愛恨糾葛,雞毛蒜皮,苦海翻滾,難以解脫。

唐寅有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dāng)漂流在異鄉(xiāng)?!钡榔屏巳松恼嫦?。
實際上,古人早就看破了這一切。比如在《圍爐夜話》里,對“苦”就有深刻地闡釋:
“人心統(tǒng)耳目官骸,而于百體為君,必隨處見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兩眉為草,眼橫鼻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知終身無安逸之時。”
兩個眉目加上鼻子和嘴巴,合起來不就是一個“苦”嘛,這個說法讓人拍案叫絕,發(fā)人深省。
所以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受苦來了。
雖然如此,但我們還是要追求幸福和快樂,要盡可能地超脫苦海,否則人生還有什么意義呢?
所謂偷得浮生半日閑,正是因為苦處那么多,才顯得人生的趣味是那么珍貴。
過程比結(jié)果重要,如果把人生比喻為西天取經(jīng),那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就是人生的修行,是對我們的歷練。
不然的話,人生永遠(yuǎn)一帆風(fēng)順,恐怕也只是無聊和乏味。
知道“苦”而不逃避,不消沉,不認(rèn)命,這才是真修行。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認(rèn)識的人好幾年再見面,對方的面容會有很大的變化,好像人生的經(jīng)歷和品性如何,都寫在臉上。
有的人長相越來越好,有的人長相卻越來越壞。林肯就曾說過,“一個人40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40歲以后的臉卻是自己決定的?!?/p>
這是強調(diào)人由內(nèi)而外的變化,相由心生,什么樣的心地,就有什么樣的相貌和氣質(zhì)。
在歲月的磨礪中,有的人越來越祥和,有的人越來越刻薄,有的人越來越愁苦,有的人越來越麻木……有的人變得慈眉善目,有的人變得暴戾恣睢,一切都是一心所化。
我們改變不了現(xiàn)實,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反應(yīng)和態(tài)度,你心里怎么想,你如何對待這苦難的人生,你就變得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