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68在身啥也不怕,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分享
因為工作上的需要我還需要額外購買多一個移動硬盤盒來滿足我的存儲需求,目前我手上有一個被戲稱是智商稅滿滿的ROG幻影硬盤盒,對于這個硬盤盒我個人的使用體驗還是相當舒服的,其RGB燈光讓我每次都會被人問這是什么產品。本來我也想著買多一個ROG幻影硬盤盒的,但是害怕兩者長得一模一樣,可能會導致數據不知道放在哪個盒子里面了,所以就必須選擇一個外形不同的產品,恰巧華碩推出了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而且還有新的特性??紤]到ROG幻影硬盤盒給我的體驗相當不錯,因此我也毫不猶豫的買了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剛好滿足了我所有的需求。
華碩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的外包裝整體設計風格與自家的TUF GAMING板卡產品保持一致,標志性的黑灰金屬感塑造出的硬朗風格讓人一眼就認出出自TUF GAMING產品線,同時也營造出了可靠的味道。
從包裝背面的信息可以看到,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支持IP68等級的防塵封水和MIL-STD-810H防跌落認證,這是目前市面上同類別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所沒有的特性。除了上述特性以外還有兼容SATA/NVME協議的固態(tài)以及Q-Latch便捷安裝設計,在這方面甚至還要比我手上的ROG幻影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要更加優(yōu)秀,畢竟兼容SATA3 6Gbps的固態(tài)可以不少玩家手上的老舊固態(tài)能夠再次發(fā)光發(fā)熱。
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支持Mac系統(tǒng)以及最新的Windows11系統(tǒng)。
打開包裝后首先看到的是三張廢紙。
硬盤盒本體被安全的固定在盒子中央。
真的硬盤盒附件則僅有一條Type-C to Type-A的USB3.2 Gen2線材,以及一把六角小扳手。
作為一款移動便攜的硬盤盒,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擁有小巧的體積,它的機身尺寸僅為125.28×54.27×13.3mm,基本上可以一手掌握,能夠輕松地放入口袋。
這款硬盤盒還采用了全鋁合金外殼設計,抗摔、防劃、耐用的鋁合金外殼還能夠為機身內的SSD提供堅實保護,同時鋁合金材質也帶來了相當不錯的金屬質感,并且也更有利于固態(tài)硬盤運行時候的散熱需求。
硬盤盒的頂部還設有一個狀態(tài)指示燈,頂部依然留有掛鉤孔位,不過這款硬盤盒也并沒有像ROG幻影那樣提供一個專屬的掛帶,這個還需要后面自己搭配一個掛帶來使用了。
底部大大的TUF LOGO有熏黑處理,質感十足。
硬盤盒的背面則是安裝SSD的地方,由于要滿足IP68特性,因此硬盤盒打開的方式由ROG幻影硬盤盒的插針開蓋變成了密封性更好的螺絲鎖緊設計,因此打開硬盤盒需要用到上面提到隨機附送的六角小扳手。
硬盤盒的USB-C輸出接口設計在底部,為USB3.2 Gen2規(guī)格,最大支持10Gbps的傳輸速度,這點與ROG幻影硬盤盒保持了一致,并沒有下降接口速率的等級。
這里順便放一下ROG幻影硬盤盒與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的合照,可以看到兩者的設計語言風格還是有相當大的不同,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明顯給人更加扎實安全的感覺,而ROG幻影則依舊滿滿的游戲風格。
下面就打開硬盤盒看看內部構造。
拆開外殼后即可看到硬盤盒的背蓋設有一片導熱硅膠,其厚度足矣與固態(tài)硬盤緊密接觸,能夠有效降低SSD的溫度,確保SSD性能持續(xù)強勁。
TUF GAMING鎧甲硬盤盒支持2242/2260/2280三種長度的M2固態(tài)。
在固態(tài)固定方面使用了華碩自家的Q-Latch設計,這個設計目前普遍的使用在華碩的新款主板上,這是一種非常便捷的M.2固態(tài)安裝卡扣設計,安裝的時候只需要打開旋鈕放上M.2固態(tài),再旋轉固定好即可,對比傳統(tǒng)的螺絲固定無疑是要更加方便的。同時在這個圖也可以看到硬盤盒內部還有一圈的放水膠圈進行保護。
底部的接口同樣也做了放水設計。
接下來就裝入固態(tài)來進行實機性能測試,固態(tài)方面我選擇了XPG的翼龍S11 1TB固態(tài)。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的最大連續(xù)讀取速達到1032MB/s,連續(xù)寫入速度也達到1010MB/s,其連續(xù)讀寫速度都基本達到了接口的物理極限。而在AS SSD BENCHMARK中,它的連續(xù)讀取速度達到922MB/s,連續(xù)寫入速度達到941MB/s,由于AS SSD Benchmark的算法原因整體的參數會被其他測試軟件稍微低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在基準測試軟件可設置的最大容量下再次對硬盤盒進行測試,在AS SSD Benchmark中測試容量為10GB,在CrystalDiskMark中測試容量為64GB。結果顯示,隨著傳輸容量增大,整體的傳輸速度也基本沒有變化。當然,大容量測試的性能表現還是跟固態(tài)本身得性能是息息相關的。
而溫度表現方面也同樣非常強悍,全金屬的機身也帶來了遠超一般情況下的散熱條件,因此基本是跑大容量數據傳輸的時候固態(tài)溫度也僅為31°C,硬盤盒甚至幾乎摸不到熱量。
既然官方宣傳這款硬盤盒支持IP68等級的防塵放水,那我們也來試試他的實際防水性能表現,最簡單的測試就是放入固態(tài)并直接浸泡在裝有水的杯子中,泡個1小時候后拿出,并測試功能以及內部進水情況。
經過浸泡后打開硬盤盒內部可以看到固態(tài)倉沒有一滴水,全部都被內部的防水膠圈擋在了外殼,僅有外殼縫隙有殘留的一點水,完全不會影響到內部的固態(tài)。經過上機測試固態(tài)也是一切正常,可以讀寫數據。
總的來說,華碩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我個人還是相當滿意的,全金屬的機身還通過了MIL-STD-810H防跌落認證,且具備IP68防水防塵特點,最主要的還是其機身顏色為原色,再也不用擔心像我現在的ROG幻影固態(tài)硬盤盒那樣磕碰掉漆了;標配的導熱墊也有效講內部固態(tài)的熱量導出,讓設備在10Gbps的速度下依然可以保持低溫,后續(xù)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也將跟隨我手上的ROG幻影硬盤盒一起為我的工作出力。要是各位的工作環(huán)境比較惡劣的話華碩TUF GAMING鎧甲移動固態(tài)硬盤盒會是個相當不錯的可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