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極星Polestar 2一路向南:和雨絲追尋嶺南最美秋天
這一期《女王的車》稍顯特殊。
主角并非來自皆電車友投稿,而是大伙非常熟悉的主持人雨絲,即便車評人日常生活要跟各路新車打交道,往往內(nèi)心也有那么一款摯愛車型,用雨絲本人的話來說就是“命格粉”...
雨絲和Polestar 2
新款極星Polestar 2上市其實已經(jīng)有小半年了,自試駕之后,一直對Polestar 2念念不忘,終于借著周末去珠海度假的契機,能夠和Polestar 2進行一次“深入交流”
相比于試駕時的匆匆一瞥,沒有什么比一次小長途更適合的體驗方式了,尤其Polestar 2的實際能耗表現(xiàn),老實說對電哥和雨絲來說都是未知數(shù)。
為什么偏愛Polestar 2
出發(fā)前我倒是好奇為何雨絲會對極星Polestar 2偏愛有加,閑聊幾句,其實這就跟個人選車心路歷程掛鉤了,雨絲雖然是女生,不過車評人的身份對操控要求是頗為苛刻的。
帶上這個限定條件,能夠糾結(jié)的車型已然不多,Model 3操控方面的確非常優(yōu)秀,不過接觸太多了難免會有些...審美疲勞?
女生嘛,天然的顏控,極星Polestar 2的獨特氣質(zhì)能夠收獲碾壓前者的回頭率,另外有諸多細節(jié)都是讓雨絲最終傾心的原因所在,不過這里雨絲說要賣個關子,到了珠海體驗一圈我就都明白了。
好,出發(fā)!
溢出屏幕的北歐范兒
作為一個河北妹子,12月份的北方已經(jīng)見了初雪,但是在嶺南正式綠意盎然的秋天。
長途后喝杯咖啡小憩,雨絲喜歡慢行在野貍島香爐灣一線,雨絲給電哥我普及了珠海“把最寶貴的海岸線留給居民”的設計理念,這點倒是與Polestar 2的純粹如出一轍。
雖然沒有黃色性能套件加持,Polestar 2單電機長續(xù)航氣質(zhì)依然被拿捏的妥妥帖帖。
或許是源自CEO托馬斯設計師出身的堅持,極星Polestar?2的北歐范兒以及沃爾沃味道是濃郁的,但同時又是十分獨特的。
盾形黑色中網(wǎng)的大小恰到好處,與整體的簡約處理相得益彰。
可能路人會覺得極星Logo略顯陌生,但是雷神之錘想必早有耳聞,84顆LED光源分列三排,自動識別、切割前方照明物體,視覺、照明效果拉滿。
“從這個角度最能看出Polestar 2的獨特,現(xiàn)在想買個正兒八經(jīng)的運動型車型真是太難了”,雨絲說到。
4米6的車長匹配2米7出頭的軸距,干練就完了;19英寸輪轂還是非常提氣兒的,搭配245/45 R19的米其林浩悅4,這款輪胎抓地、靜音性能都很不錯,在皆電編輯部的上車率相當之高,不過價格嘛也不便宜。
特別喜歡這個無邊框后視鏡,雨絲多次強調(diào)Polestar 2后視鏡的妙處,拋開降低風阻不說,看的也清晰。
尾燈使用的是288顆LED光源組成的貫穿式尾燈,能夠序列式點亮,華麗但又不造作,吸睛但又不奪目,這種克制的美或許才是最高級的吧。
相對于整車,Polestar 2要是能把“翹臀”壓低一丟丟就更完美了,說到這兒雨絲若有所思,不排除會選擇四驅(qū)版本選裝性能套件的可能,這可得糾結(jié)一會兒了。
極簡不等于“缺斤少兩”
雖然說到北歐范兒總少不了極簡,不過雨絲喜歡的極簡并非是“家徒四壁”,而是處處需要體現(xiàn)最為精準、克制的設計細節(jié)。
功能嘛還是要多多益善,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內(nèi)外設計觀感一致,是Polestar 2內(nèi)飾給人最深的印象。中間這11.15英寸中控屏幕當成pad使就行,沒有任何上手難度;至于UI嘛,原生安卓系統(tǒng)一看就明白怎么操作,導航、娛樂功能一應俱全,雨絲說這塊兒就不用花功夫介紹了。
整體黑色基調(diào)符合極簡風格,看上去酷酷的。
12.3英寸儀表顯示簡潔細膩,還能把整塊地圖投射上去,顏值功能雙修。
極星血統(tǒng)注定就少不了可回收環(huán)保材料,整個中控、門板部分都大量運用環(huán)保材料,符合新能源車主的身份。
看到這音響,哦對了雨絲強調(diào)記得選擇豪華套件,里面包含了無線充電、全景天窗、哈曼卡頓音響等實用功能,車主必備。
同時還包含電加熱方向盤以及氛圍燈照明,如果你找不到需要的功能,大可以通過方向盤或者語音完成即可。
手機儲物槽后方的電子換擋,中間有大面積鏤空,并且搭配上Logo點綴,雨絲說看一款車型的內(nèi)飾設計,小小的擋把就能夠說明一切了。
最低的坐姿、最強的包裹、最能裝的容積
Polestar 2的座椅采用的是名為“WeaveTech”的環(huán)保材質(zhì),能夠為整車減重7.5kg,Polestar 2應該是純電動車當中坐姿最低的之一,配合上動力電池壓低的重心,時刻準備貼地飛行。
大尺寸的天窗保證了車內(nèi)的開陽感,實測這塊玻璃的隔熱效率要明顯好于Model 3,經(jīng)受住了廣東的烈日。
后排乘坐空間并非Polestar 2的強項,第一是腿部空間剩余有限,其次是電池包中央凸起較高。
雨絲說平時都是一個人開車,后排使用頻率并不高,因此相比于后排空間會更看重前排的駕乘感受,買車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對于試車無數(shù)的車評人來說亦是如此。
“Polestar 2真的太懂我了”,雨絲特意讓我從這個角度拍過去,開口極大的大掀背對于喜歡戶外的雨絲來說極為適用,并且上下層都有精巧的擱板、網(wǎng)兜設計。
別看后排坐人不算特別強,但是還挺能裝東西的,后排座椅4/6放倒后再拆下上方的置物板,就能夠收獲一個巨大的容積空間,戶外黨露營黨的福音。
另外后備箱擱板下方以及前艙都有“隱藏”儲物空間,真挺能裝的。
開起來是真的爽
極星Polestar 2配置分布并不復雜,單電機長續(xù)航與雙電機長續(xù)航動力電池均為78kWh,只不過前者續(xù)航為565km,7.4秒可破百;后者續(xù)航為512km,4.7秒可破百。
拋開此前試駕過的雙電機版本,其實長續(xù)航版的動力已經(jīng)優(yōu)于大多這個級別的車型了。畢竟平時下賽道的機會并不多,似乎長續(xù)航版要更適合大多數(shù)人一些。
說起駕駛感受,雨絲說這必須得親自開一開就知道差距在哪兒了,相比于Model 3較重的轉(zhuǎn)向增益以及更“躺倒的坐姿”,極星2提供的選擇權就豐富多了。
坐姿更“立”且包裹更強,Polestar 2轉(zhuǎn)向助力分為輕、標準、重三個級別(重與Model 3類似),而動能回收可以完全關閉,與燃油車的駕駛習慣無異,同時也提供低、強烈兩個回收級別,給喜歡電動車單踏板行駛的駕駛者,這一點是雨絲在二者對比后最終的決定性因素。
Polestar 2是那種一坐進去就讓你開快車的類型,壓低的重心、極低的坐姿、支撐性超強甚至略顯硬朗的懸掛,都在給予駕駛者最強烈的操控信心。
如果你以為Polestar 2只是單純的純粹那就錯了,Polestar 2其實提供包括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疲勞監(jiān)測預警、盲點信息等輔助駕駛功能,就算是純粹的顏粉也不用有駕駛壓力。
用一句話來總結(jié)就是“行云流水”,中后段的提速也均勻而又充滿信心,這種純粹而又把選擇權交給用戶的做法,對比后更能感受出極星的用心。
寫在最后:能耗表現(xiàn)及購買建議
此次休假結(jié)束后,雨絲還不忘開頭提出的問題,這一次珠海行是滿電出發(fā),往返全程開空調(diào)(12月的廣東依舊偏熱),沒有進行補能。
出發(fā)時剩余續(xù)航560km,經(jīng)全程364.4km的行駛后(其中封閉高速部分為252km),平均電耗16.1kWh/100km,剩余續(xù)航110km(20% SOC)。保守估計滿電真實續(xù)航在460km以上。
以此來看,周末進行400km+的跨城通勤還是非常輕松的。
經(jīng)過這次的深度體驗,進一步加深了對于極星Polestar 2的信心,體驗過“暴躁”的雙電機版本后,選擇長續(xù)航版似乎也更貼近實際。
“我喜歡純電驅(qū)帶來的靜謐駕乘體驗,但是暫時很難改掉多年養(yǎng)成的駕駛習慣,這點Polestar 2是治好了我的選擇困難癥”,雨絲強調(diào),這次全程沒有開啟動能回收,因此對于長續(xù)航版的續(xù)航表現(xiàn)非常滿意。
最后,雨絲還問我“你知道什么是低調(diào)的超高回頭率么?”,經(jīng)過這兩天深度Polestar 2體驗,終于明白這看似矛盾卻又實際存在的命題。
也感謝雨絲不吝自己的休息時間,帶電哥完成這期《女王的車》,這波Polestar 2的帶貨,我算是被毒到了。
全文完? -? 電哥
(圖/文/攝:皆電 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