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等國紛紛釋放友好信號,對華態(tài)度變了?專家:兩方面原因
注:本文系力波教授發(fā)言整理
好,下面回答第三個問題,有網友提出,說美日澳等國態(tài)度為何突然轉變,紛紛向中方釋放友好信號,西方對華態(tài)度在發(fā)生根本改變了嗎?關于這個問題,我想從兩個方面給大家說一下。第一,現(xiàn)在這個現(xiàn)象的的確確是這個情況,G20峰會以及東盟這個會議,很多國家都主動來找中國,商討下一步合作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并不能說明它們已經放棄了過去意識形態(tài)里面的那種,與中國對抗的這么一個理念,沒有,它僅僅只是從現(xiàn)在的國際戰(zhàn)略格局轉換的過程當中,看到了大變局下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這個強勁勢頭,已經成為世界貿易經濟發(fā)展的一個主要引擎。
和中國搞好關系,它就可以繼續(xù)進行它的貿易往來,進行它的經濟合作,這是一個賺錢的路子,有這個利益在,有這個錢能賺,我為什么不跟你合作呢?西方國家,不管它是信仰什么的,只要它是崇尚資本這個最高本質的,那么它都會去逐利。哪個地方有利,它就會主動的去尋找這個地方,然后來跟你合作,跟你做這筆生意,背后的意圖就是要賺這個錢,要這個利益,這是從國家與國家、集團與集團,或者哪怕就是個人與個人、公司與公司,這都是一個非常一致的利益交換方式。
所以很多國家跟我們示好,就是看到了這個背后的重大經濟利益,這些利益對它國家的發(fā)展是非常好的,我為什么不去做???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也被世界絕大多數(shù)國家認定了是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火車頭,是主要的或者說重要的引擎。這個是我們自身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強大所帶來的吸附效應。這個吸引力,任何國家都不會輕易地放棄。我們不用去主動尋找,它們都會自動找上門來跟你合作。這是從這個方面,從利益、從資本逐利的這個本質方面來看,它是因為這個原因來主動跟我們示好,跟我們合作的。
那么當然這是好事情,互相互利互惠,何樂而不為呢?我們正好就抓住了這個戰(zhàn)略機遇,就跟大家頻繁地做朋友、頻繁地合作、頻繁地往來,所以我們的貿易在現(xiàn)在世界大動蕩的狀態(tài)下,我們都依然保持高增長,這就看出了,我們的這個思路是正確的。
那么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不是說美國也好,西方的這些國家也好,它們主動來跟我們合作,跟我們友好,就是放棄了它原有的價值觀,或者放棄了它原有的意識形態(tài)、對抗中國的那些觀點或者是態(tài)度,它遏制中國的這種戰(zhàn)略意圖依然還在那兒。政治上面、意識形態(tài)上面,這些國家,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包括歐洲,包括亞洲的日本、韓國還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加拿大,它們都是仍然站在美國的一邊。
在談到遏阻中國的發(fā)展,對中國所謂的對它們構成的這個威脅,它們依然沒有放松,依然還在糾集各種各樣的小群體、小組織來圍堵對抗我們,這個政治上的戰(zhàn)略格局依然也沒有變。這個政治上的對抗和經濟上的互動往來,是不是看似很矛盾,完全是一種矛盾,其實不然。信仰是信仰,利益是利益,在西方世界的這些國家,它們西方文化里面,它是不相干的,各可以做各的事情,它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體。
不像我們,一個國家要跟別人交往,我們在方方面面都是跟你要有一致的意見或者一致原則立場的前提下,我們才會跟你緊密地合作的,這就是東西方的差異。那么我們現(xiàn)在也學會了在世界這個舞臺上,怎么樣通過我們的優(yōu)勢,充分地去吸引我們的朋友,哪怕就是政治上、意識形態(tài)上是對立的這些敵人,我們也要把它轉換成朋友。我們要把我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我們的對手搞得少少的,這就是我們國家過去倡導的那個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
只要我們把這個朋友的戰(zhàn)線攏得越來越多,那么我們對抗的對手越來越少,我們的勝算就越大,甚至是我們不用對它出手,我們就可以戰(zhàn)勝我們的對手,這就是中國的智慧,這就是中華文化傳承下來的精髓的東西。我們不搞對抗,你只要愿意跟我合作,不管合作什么,我們都愿意,都可以跟你真誠地合作,但是你要跟我對抗,對不起,那我肯定,你在哪個方向來攻擊我,我就在哪個方向去阻擊你。至于說到其它方面,你一邊對抗我,一邊又跟我合作,沒有關系,生意我們依然做,信仰的東西,價值觀的東西,你沒有辦法去強求的,但是不能說我有信仰,我有這個價值觀的不同,我就什么都不跟你來往了,什么都不跟你做了,那你的朋友將會越來越少。
這種做生意是互利互惠的,何樂而不為呢?我們不需要揪著政治上面的對立來尋求,你哪些是我朋友,哪些不是我朋友,然后來圈定一個,哪些來跟我做生意,我跟你做,哪些來了我不做。我們沒有那么傻,你只要愿意來找我,你覺得我這有需求,你很需要,我們就做,這就是我們的發(fā)展,為什么今天能夠以強勁的勢頭不斷在發(fā)展,我們就秉持了這一點,我們不把政治作為一切朋友的根本界限。建立我們的世界命運共同體,就是要求同存異,這個存異就是我們各自世界觀、價值觀的不同,我們可以保留。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所想要走的那條路,只要這條路你覺得是適合你這個國家、適合你這個民族、適合你這個人走的,你就去走,沒有關系。我們不會像美國政府那樣搞什么“零和博弈”,非此即彼,我們不需要那樣做,因為那樣做只會把自己越來越孤立起來,甚至你在孤立別人、你在制裁別人、你在圍堵別人的同時,你也在制裁你自己。美國跟我們這幾年的這個貿易戰(zhàn)也好、經濟戰(zhàn)也好、科技戰(zhàn)也好,不是兩敗俱傷嗎?它甚至受傷害的比我們還大,有什么意義呢?
所以對抗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合作,把我們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的東西,你自己放在你的心里,揣在你的“兜”里,我們該合作、該進行互動,我們進行互動。這才是當今社會外交戰(zhàn)線也好,國與國之間的發(fā)展也好,必須走的一條道路。合作你才有機會,合作你才能贏。
只有我贏,你不能贏的這種思想,最終它永遠不會贏。只要按照現(xiàn)在這個思路,我們繼續(xù)走下去,美國最終就會變成“孤家寡人”,而且它也就會在新的這個戰(zhàn)略格局變化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地消失,最后把它的這個強健的霸主地位,自己把自己拆臺跌落下來,這就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