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和摸魚
2020.12.3
美人曲
著絲驚昨夜,落月濕芙蓉。
鬢散青銅黯,眉枯絳玉濃。
清歌敲銹鈿,素指數(shù)寒鐘。
遠客歸音斷,空江蠟未封。
原詩是:
著絲驚昨夜,落月濕芙蓉。
望鬢青銅黯,垂眉絳玉濃。
清歌敲銹鈿,素指數(shù)寒鐘。
遠客歸音斷,空江蠟未封。
次日,拿到落桐館找批評。
色太看了表示,你這玩意上下聯(lián)系不夠強,砍了首聯(lián)頷聯(lián)當絕句也行啊。
得改。
俺尋思了會兒,一拍腦袋改成:
著絲驚昨夜,落月濕芙蓉。
散鬢青銅黯,枯眉絳玉濃。
清歌敲銹鈿,素指數(shù)寒鐘。
遠客歸音斷,空江蠟未封。
片刻,蕭暮雨又改之為:
著絲驚昨夜,落月濕芙蓉。
鬢散青銅黯,眉枯絳玉濃。
清歌敲銹鈿,素指數(shù)寒鐘。
遠客歸音斷,空江蠟未封。
好耶?( ? )?
2020.11.21
清早摸魚,意味不明( ??。)
老貓
皮毛灰白而暗淡,眼皮終日耷拉著,任誰都看得出,這是條老貓。
大小孩子都不敢靠近,他們知道,貓雖然老,卻兇狠,幾次抓傷咬傷了人。村里仍然記得,饑荒時,曾有群貓吃了一戶人家,打貓運動過去快十年,也不曉得這老貓是不是當年的余孽。
貓兇劣,然而有主人愿意養(yǎng)。兩餐都是好魚好肉,所以大概也不抓耗子。
主人與貓投緣。午后趴門檻曬曬太陽,別人敢靠前定是一爪子上去。主人卻能抓兩把皮毛,順著薅,倒著薅,提起來抱在膝頭搓它的腦袋。貓會一直懶洋洋的由他胡鬧,它也曉得自己兩頓好飯就是拿這個換的。
貓一天死了,主人提著鏟子去了后山。埋了,也就了了。
以后有人上家門做客,問老貓,主人就說埋了;說完兩人就此調(diào)笑兩句。問何時再養(yǎng)一只,主人又笑,說日子好過了,養(yǎng)貓逮不了耗子,養(yǎng)個什么勁。
漸漸的,也沒人再提起老貓。
幾十年后,主人躺在病榻奄奄一息,走馬燈,倒看見自己提著貓后頸,上門給被抓傷孩子的父母賠禮道歉,還搭進去幾提臘肉。父母都是幾代的街坊,也不好意思多責(zé)備,還推讓了幾回。
他再笑一下,沒出聲,斷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