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藥炮制”不神秘
說到“合香”,很多人都望而生畏,覺得博大精深,堪比中醫(yī),尤其是香藥,很難掌握,再加上還要炮制,更是難上加難,似乎成了合香最高明的環(huán)節(jié),神秘在哪里呢?廣為流傳的香藥炮制理論告訴我們,天然香藥,無論其品質(zhì)優(yōu)良與否,都屬于“生”藥,若直接用來制香,未必能發(fā)揮其最佳功效。所以,還要再根據(jù)香藥的品種、產(chǎn)地等特點,施以相應(yīng)的特殊處理,才能使其功效充分發(fā)揮,并消除可能存在的毒副作用。此外還可以根據(jù)配伍的要求,用特定的方法使香藥的藥性發(fā)生改變。這個過程就是香藥的“炮制”。
傳統(tǒng)香不僅在香藥配伍方面十分考究,而且對于香藥的炮制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性味反失”,炮制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著香的品質(zhì)。香藥的炮制與中藥的炮制有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多差別。同一種香藥,用在不同的香里,炮制方法常常也不一樣??傊谥葡闼幍哪康?,一是去其雜質(zhì),便于使用;二是導(dǎo)順治逆,理其藥性。
具體的炮制方法有很多,如修制、蒸、煮、炒、炙、炮、焙等。
修制是使香藥純凈并做切制、粉碎處理,除去雜質(zhì)并使其大小規(guī)格滿足要求。而蒸、煮、炒、炙、炮、焙等方法,都是通過加熱來實現(xiàn)的,有的還添加了一些輔料。
比如針對檀香的炮制,首先將大塊的檀香木劈成小塊,有利于后面研磨工序的進行,然后將劈好的檀香木全部倒入盆中,泡一壺上等青茶,把茶水倒入裝有檀香木的盆里,浸泡72小時,并且每隔5小時翻動一次,然后將浸泡好的檀香木陰干。
準備好一瓶糧食酒和一瓶蜂蜜,通常每500克檀香木需要糧食酒200克,蜂蜜100克,用糧食酒將蜂蜜稀釋,將晾干的檀香木倒入稀釋好蜂蜜的盆中,不斷翻動,使檀香木與蜂蜜全部浸勻,密封放置三天,每天翻動一次,三天以后再把檀香木晾干。將晾干的檀香木在鍋中炒制,先用大火炒5分鐘,再用中火炒20分鐘,最后用小火炒10分鐘,等到鍋上有紫色氣體升起時,就說明檀香木已經(jīng)炒好了。
我們分析一下,茶水屬弱堿性,而檀香木里面有些油脂類的物質(zhì)基本都是酸性。泡上三天,酸堿中和,油脂不見了;然后加酒加蜜大火炒、中火炒、小火炒,直到冒紫煙才告炮制結(jié)束,這種情況下,檀香木不再會有味道了,因為揮發(fā)油炒沒了;也不能持續(xù)燃燒了,因為油脂被中和掉了,那么,這種炮制好的檀香木還有何用?
也可能有特殊情況,做香時真的這樣對待檀香,那它只能起到做輔料的作用,就像部分比較講究的藏香對待香柏木一樣,盡管柏木磚來之不易,他們還是用大鍋煮,到最后沒有味道了再與其它香藥和起來,可以起到稀釋的作用,成品香熏出來的味道就沒那么沖。果真如此,那也是極個別的案例,否則單品檀香不但沒味道,若要持續(xù)燃燒,還得使用助燃劑,做香的人應(yīng)該是聞所未聞的。
這樣說來,香藥的炮制采用各種加熱法來實現(xiàn)的機會不會很多,絕大部分是通過修制來完成的,香藥炮制根本就不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