鎧俠(Kioxia)G2(RC20)1TB m.2 NVMe固態(tài)硬盤測試
本次測試僅為收集該型號(hào)硬盤大致數(shù)據(jù),比較粗略,見諒。

硬盤外觀:


DiskInfo硬盤信息,使用3000多小時(shí),寫入量約14TB:

AIDA64信息如下:

本次測試在空盤狀態(tài)下進(jìn)行,硬盤使用容量如圖:


AS SSD 1G測試:

CDM 1G 測試:

在1G測試中,鎧俠G2(RC20)的性能仍然堪用。雖然2000MB/s的順序讀寫速度相較現(xiàn)今主流固態(tài)硬盤3000+MB/s稍遜,但最高60MB/s左右的4K單線程性能與1700MB/s左右的4K多線程性能,仍能為日常使用提供流暢體驗(yàn)。
AS SSD 10G測試:

CDM 16G 測試:

在AS SSD的10G的測試中,鎧俠(Kioxia)G2的所有成績均有下滑,其中4K多線程下滑最多。結(jié)合后續(xù)測試來看,可能是撞了溫度墻。
200G連續(xù)讀寫測試(文件基準(zhǔn)、混合模式):

鎧俠G2是我目前為止測到最熱的一張盤。(測試平臺(tái)為神舟A7000筆記本,無散熱片,室溫26°C)
先說寫入:


在測試中可以明顯看到鎧俠G2的寫入速度呈現(xiàn)“三段式”:前20G左右為高速緩存段,速度約1600MB/s;20多G到40多G為緩?fù)舛危俣燃s750MB/s;40多G之后速度逐漸下降,最終穩(wěn)定在約240MB/s。從第三段開始鎧俠G2便撞上了溫度墻,有記錄的最高溫為78°C。
然后是讀取:

鎧俠G2的讀取溫度再創(chuàng)新高,以1800MB/s左右的速度讀取約20G后溫度再度上升來到80°C,讀取速度也隨之降低至1000MB/s左右。至160GB時(shí)再次降速到約500MB/s,溫度也緩慢下降,直至讀取結(jié)束時(shí)溫度76°C。

總體而言,鎧俠G2隨機(jī)性能不錯(cuò),可以作為主盤;順序讀寫速度一般但溫度高,有條件建議搭配散熱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