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 ”?孩子的這些反常行為你是不是沒有注意過?

在門診看到孩子的母親和醫(yī)生說了這樣一段話:
“本來孩子剛開始就出現(xiàn)了不愿意和別人交流、學習成績下降等表現(xiàn),當時我和孩子爸爸也沒有在意,以為就是青春期孩子正常的變化。
但是有一次孩子在玩手機,孩子爸爸還去勸說過,最后的結果是孩子爸爸把孩子罵了一頓,孩子當時就哭了。二話不說,直接去廚房拿起刀劃了自己手臂一刀,
我和他爸爸當時嚇得不輕,帶著他去醫(yī)院打破傷風,又想到剛剛孩子自殘時那一臉淡漠的樣子,便急忙給他掛了精神科,診斷的結果是重度抑郁癥。

那時候我和孩子爸爸怕極了,為什么兒子會得這樣的病,我們一次次的和醫(yī)生確認是不是弄錯了,孩子好好地怎么會得這樣的病......”
說著說著,她眼里滿是淚水,甚至責備自己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兒子的改變。
青少年抑郁癥已成為常態(tài)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家長時常會疑惑,我的孩子吃好喝好的,怎么會得抑郁癥?怎么會在一個青春活潑的年紀卻失去了活力?
對此,從生理上看,青少年正在經(jīng)歷青春期發(fā)育,體內(nèi)的激素水平變化很大,情緒的變化也較大。而且,青少年要經(jīng)歷人生中的多個重大抉擇和轉(zhuǎn)折,由此帶來的情緒波動和不適應心理,都容易誘發(fā)抑郁癥。

據(jù)《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全國中學生中度抑郁癥的檢出率為 23.7%~54.4%,重度抑郁癥的檢出率為 3.3%~9.68%。但大多數(shù)病例都沒有被發(fā)現(xiàn),也沒有得到治療。
青少年抑郁癥是一個藏在微博超話里的秘密,揭露出了一個緊迫、嚴肅的公共話題。
那些需要被重視的抑郁癥信號
青春期是一段情緒混亂的時期,成人的抑郁70%源自青少年時期,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干預才是當務之急。你的孩子可能沒有語言來理解或解釋抑郁,但如果你看到這些癥狀,請及時和孩子溝通,必要的時候需要心理醫(yī)生的介入!

13個早期信號
1.長期沉默寡言,對別人毫無興趣。
2.沒有同齡朋友,也不能融入任何同齡群體。
3.課外活動和周末活動突然改變,而且不愿意讓你結識他的新朋友。
4.我行我素,避開你或其他成年人。
5.老實溫順,從不追求獨立或者有任何形式的反抗。不要以為青春期叛逆可怕,過度順從才是真有問題。
6.在學校的行為(出勤、學業(yè)成績等)突然變糟。
7.經(jīng)常離家出走或者逃學。
8.經(jīng)常打架和對人施加身體虐待。
9.隨意發(fā)生性關系。
10.經(jīng)常酗酒。
11.頻繁甚至一直焦慮或抑郁。
12.過分關注外表而導致體重陷入危險邊緣。
13.談論或者威脅要自殺。?
小結
步入青春期的中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過渡期,人際壓力和學習壓力增大,尤其是初三和高三階段,升學壓力劇增,孩子敏感脆弱的內(nèi)心極易出問題,抑郁癥在此時趁虛而入,很可能成為孩子學習和生活的第一殺手。
有不少抑郁癥的孩子,父母是到他跳樓的那一天,才知道原來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抑郁了那么久。
原來我的孩子一直在對我發(fā)出求助的信號,可是我一直試圖在用一種理論的方法去對待他,而不是真正地用情感的部分去回應。
家長們,請在悲劇發(fā)生前就用心聆聽孩子,否則當釀成悲劇時,可就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