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全系列(12集)

九個世界性大國: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
第一集
海洋時代
02:19
經由地理大發(fā)現(xiàn)而引發(fā)的國家競爭拉開了不同文明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注視同時也相互對抗和爭斗的歷史大幕
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動小小的伊比利亞半島征服海洋,進而主宰世界長達一個多世紀呢?
公元1143年:
葡萄牙[獨立的君主制國家]
[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需求
用香料保存食物[十分急迫]——價格昂貴
陸地上爭不過,便將目光投向海洋
卡蒙斯《葡萄牙人之歌》
陸地從這里結束,海洋從這里開始。
1487年
迪亞士[好望角]
西班牙憑借什么與葡萄牙競爭呢?
哥倫布
西班牙的國慶日
10月12日
誰將擁有未來世界的發(fā)現(xiàn)權呢?
地點:里斯本
意義:確立了大國瓜分殖民地的先例
在柏林條約中達到了頂峰
歐洲各國坐在一起,將全世界已知和未知的地方全都加以分配,形成了當今世界格局的雛形
達·伽馬:“基督徒、香料”
麥哲倫
十八盞燭光是那么微弱,但它照亮的是人類的進程
航海家開辟的新航線成為了歐洲控制世界的鐵線。在堅船利炮的猛烈攻擊下,一個個海上交通戰(zhàn)略要點相繼成為了葡萄牙的囊中之物。正是利用大西洋到印度洋的50多個據(jù)點,葡萄牙壟斷了半個地球的商船航線
與葡萄牙相比,西班牙在美洲大陸上的掠奪更為直接 〔大量的白銀和黃金〕
與歐洲人的擴張相伴隨的 ,卻是美洲兩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印第安人減少了)
塞萬提斯的命運在有意無意間折射了伊比利亞半島的榮辱興衰。在強大的王權和狂熱的宗教信仰的支撐下,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樣涌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括張而進行的戰(zhàn)爭而沒有用來發(fā)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yè)。
原因:
1. 勢力強大的王公貴族不愿意看到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導致新興勢力的崛起——他們甚至荒唐地把數(shù)以萬計的從事工商業(yè)的外國人從自己的國土上趕走了
2. 西班牙漸漸習慣了不去投資本國的工業(yè)而轉身去購買國外昂貴的商品。久而久之,國內的工業(yè)極度萎縮。而貨幣又急劇貶值,人們卻還沉迷于消費
3.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殖民括張期間就是因為不能做出改變而衰落
羅卡角的太陽緩緩落下,這是歐洲大陸上的最后一抹陽光
流水一樣的財富又像水一樣的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會風氣沒有留下像樣的產業(yè),老百姓甚至也沒有獲得像樣的衣食住行。
或許沉醉于中世紀英雄夢想的堂·吉訶德致死都不明白,他的盾牌掩護的是一個舊世界,他的長矛刺向的是一個新世界,其結局只能是不斷重復的無奈和失敗
世界上舞臺上的第一場大戲悲劇性地落幕了,下一場將會是哪一個國家身披新世界的霞光登場演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