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布林肯訪歐的同時制裁歐盟,也是敲打美國

作者:刺客
據(jù)臺海網(wǎng)報道,布林肯在3月22到日25日,前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外長會議。美國務院表示,布林肯此行,將與歐洲伙伴商討如何應對共同面臨的威脅,其中就包括中國和俄羅斯。
很顯然,美國在安克雷奇中美戰(zhàn)略對話中占不了便宜,意識到中國的自信和硬氣,是美國憑借一己之力所無法對付的。所以,布林肯又跑到了歐洲,公開拉攏歐洲盟友對抗中國。
美國現(xiàn)在就是一個過氣老大帝國,影響力和綜合國力都大不如從前。相比之下,中國的崛起,賦予中國政府擁有更充足的力量,應對來自美國以任何方式的挑釁。這迫使美國不得不進一步拉攏盟友,打造一個更加龐大的國際聯(lián)盟,應對越來越無法遏制的中國。
美歐國家的坑堼一氣,不是建立在彼此信任或者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而是利用所謂的“共同價值觀”作為紐帶,妄圖長期占據(jù)主導世界游戲規(guī)則的制高點。所以,它們?yōu)榫S護其岌岌可危的全球影響地位,寧可犧牲自身發(fā)展利益,也要發(fā)起一場針對中俄的新冷戰(zhàn),把這個世界的多邊合作體系搞亂搞垮。
世界上誰都知道,美國出于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的考量,歐洲則想著借助美國影響力,充當其“民主和人權教師爺”角色。所以,雙方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因此,就有了當下美歐聯(lián)手頻頻對中俄發(fā)起挑釁的事件發(fā)生。
不過,歐盟應該清楚的是,中國是目前歐盟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也是帶動歐盟擺脫全球性經(jīng)濟衰退泥潭的唯一動力。中歐關系一旦因歐盟的挑釁而開始惡化,對于歐盟絕大多數(shù)成員國而言,結果都將會是非常致命的。
盡管美國有在歐盟投資額比中國多的優(yōu)勢,不過,德國巴伐利亞州經(jīng)濟聯(lián)合會日前發(fā)布研究報告指出:未來20年世界消費潛力和增長動力,將主要向中國轉移。歐盟同中美雙方的利益交織,既有合作存在競爭。所以,歐盟一味挑釁中國,終將必須付出高昂代價。
只不過,歐盟似乎忘了貿易出口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事實;也似乎沒有意識到:中歐雙方日前已就雙邊投資協(xié)議簽署問題達成協(xié)議,未來中國將會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投資來源國。所以,歐盟因目光短視的緣故,錯誤地做出了與美國同穿一條褲子對抗中國的選擇。
當前歐盟當中的一些成員已經(jīng)、或者即將向亞太地區(qū)派遣海軍,參與美國在該地區(qū)所謂“航行自由”行動,這本身已經(jīng)給中歐合作關系增加諸多未知變數(shù)。就在剛剛,歐盟外長會議一致同意,借助所謂“新疆人權議題”,對中方4名政府官員和一家實體實施制裁。
歐盟在協(xié)助美國遏制中國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外交的勸阻或者警告,似乎已經(jīng)無法將它們拽回來。所以,中國必須出手進行反制,讓歐盟為自身錯誤的行徑付出代價。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22日發(fā)布消息稱,中方?jīng)Q定對歐方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惡意傳播謊言和信息的10名人員和4家實體實施制裁。
從外交部公布的制裁清單可以看出,顯然是讓歐盟為自身錯誤的行為付出加倍的代價。對此,中國還敦促歐盟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反躬自省、糾正錯誤,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否則,中方將作出進一步堅決地反制!
中國此舉,只是對歐盟挑釁行為進行政治性質上的反制。要知道,中國是歐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很多成員國的商品出口都依賴中國市場。一旦招致中國“進一步堅決反制”,那么被打擊的就不僅僅只是這些政客和機構了。
對于近期頻頻挑釁中國的歐盟,就必須采取加倍奉還的方式進行反制,讓他們才能長記性。另外,中國在布林肯到訪歐的同時制裁歐盟,也是對美國的一種敲打,讓它也知道中國不會再像從前一樣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