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為了孩子一擲千金的模樣,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明星和扎堆送孩子上國際學校,究竟是為哪般?
要說這個月最火爆的電視劇,非《小舍得》莫屬了!
從電視劇開播到現(xiàn)在,熱度只增不減,引發(fā)了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共鳴,更讓我們看到了普通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有多拼。
田雨嵐(蔣欣飾),每天親力親為為孩子檢查作業(yè),在孩子作業(yè)本上的批注密密麻麻,比孩子自己寫的字還多;為了能讓孩子進金牌補習班,她愿意放下自尊當眾跟自己看不順眼的老師道歉。

而米桃作為尖子生,也沒有好到哪里去,因家境貧寒,父母為了不給她拖后腿,在本職工作之外,又找了幾個兼職,除了睡覺之外幾乎就沒有休息的時候。
向來注重體面的南儷夫妻,原本非常佛系,但在“雞血”教育的刺激下,也開始關(guān)注孩子的教育,為了孩子能進金牌補習班,主動放下了身段,四處求人。
三對父母,擁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職業(yè)和不同的社會地位,但他們在孩子教育面前的拼勁和妥協(xié),卻出奇地一致。

劇中人為了孩子的教育,隨時打算“再拼一把”的狠勁兒和不斷“彎下腰”的身影,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父母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怪不得,不少媒體稱:《小舍得》真實還原了‘海淀爸媽’的形象。

?在這個教育內(nèi)卷的大背景下,所有的父母都在為了孩子能夠“領先一步”而拼盡全力,普通人如此,明星也不能例外。?不少“星二代”的教育費用和就讀學校被曝光之后,引起了不小的關(guān)注,網(wǎng)友直呼“原來明星也在為了孩子的教育而拼盡全力”!?
“小燕子”趙薇,這些年憑借獨到的投資眼光和較好的運氣,已經(jīng)完成了由“高級打工仔”向“資本”的階級跨越。
?做演員、做導演、做投資人……不同身份的轉(zhuǎn)換,讓她的生活塞得滿滿當當。即便如此,趙薇也沒有忘記自己還有一個“母親”的身份,在孩子的教育面前,她愿意放下手中的一切。?自從生下女兒小四月后,趙薇便開始緊鑼密鼓地為下一代的教育做準備。她先是看中了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后來又覺得香港的教育資源更好,照顧起女兒來也方便,便決定讓小四月在香港接受教育。

●?趙薇和女兒小四月
?最終,趙薇夫婦瞄準了香港最好的學校之一——香港九龍?zhí)烈袊H學校。應采兒的兒子Jasper也同樣就讀于這所學校。
據(jù)悉,該校幼兒班的學費,每年就高達13萬元。
為了小四月能夠順利入學,趙薇夫婦先后花費了4280萬元、7200萬元、3800萬元在香港買了3套房。

只是為了一個入學的名額,就狂砸1個多億買房,趙薇在教育方面的投資也蠻拼的!?與趙薇同樣舍得為孩子教育砸錢的,還有湖南衛(wèi)視的主持人謝娜。
謝娜在孩子5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為她們的教育鋪路。為了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她放棄了在長沙和北京購買的房子,而選擇在上海租房。

當然,謝娜租住的房屋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房子,而是上海房價“貴出天際”的湯臣一品(每平米20萬)。該房子地處陸家嘴名校地帶,每月租金32萬,一年下來,光是租金就能在普通城市買一套房了!
不僅如此,據(jù)網(wǎng)友爆料,早在2018年,謝娜夫婦就曾被拍到與何炅一起在上海看房。坊間甚至傳出了“謝娜夫婦擲8000萬買學區(qū)房”的消息。

可以說,謝娜為了雙胞胎寶貝的教育,也是煞費苦心!?與謝娜同樣成名于湖南臺的李湘,她在培養(yǎng)女兒王詩齡時,不僅是拼,還很“壕”。

王詩齡就讀的學校是北京英國德威國際學校,與王菲的女兒、那英的兒子是校友。
該校成立于1619年,每年學費在13~30萬之間,外籍教師占比60%以上,在2020年胡潤發(fā)布的《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排行榜中,位列第二。

●?英國德威國際學校的學費列表?雙語環(huán)境,正統(tǒng)外國教育思想,在“星二代”的教育中已經(jīng)成為“標配”。只是這樣,并不能讓王詩齡在這些“星二代”中領先一步。
所以,李湘在培養(yǎng)王詩齡的興趣愛好方面卯足了勁。
王詩齡學鋼琴,李湘為她找來“鋼琴王子”李云迪,親自授課;王詩齡學滑雪,李湘為她找來世界奧運會冠軍陳露,親自指導;就連王詩齡學游泳,你也能看到金馬影帝張家輝在一旁陪練。?


馬術(shù)、高爾夫、插花等豪門精英必備的技能,王詩齡也是一個都沒落下。
這樣“頂配”的授課陣容,讓人感嘆,有的人一出生就站在了站點。他們所受的教育、所接觸的人、所擁有的一切,可能是普通孩子“削尖了”腦袋也無法碰觸和獲得的。
在演藝圈,像趙薇、謝娜、李湘這樣舍得為孩子教育投資的明星并不在少數(shù)。比如,王菲小女兒就讀的學校一年學費77萬,趙文卓女兒就讀的學校一年學費90萬等等。
這樣一看,肯為孩子砸錢投資源,好像成了明星育兒的基本操作。這讓人不禁疑惑,難道所有的明星都是如此嗎?
其實并不然,也有明星是例外。
讓我們來看一個“反面”例子。
影帝劉燁的兒子劉諾一,是個混血兒(母親是法國人),與精致外表形成反差的是,他一開口卻是地地道道的“東北腔”。
劉燁在為孩子擇校時,既沒有選擇“星二代”扎堆的國際學校,也沒有選擇“天價學費”的貴族學校,而是在當?shù)剡x擇了一家普通的公立學校。

●?右邊第二個是諾一?2015年,劉燁帶著兒子參加了《爸爸去哪兒3》節(jié)目,鏡頭下的諾一,比起劉燁,他更像個“小大人”。

●?有網(wǎng)友看完《爸爸去哪兒》,P出了諾一抱著劉燁的圖片來調(diào)侃?他會在爸爸難過的時候,貼心給他一個擁抱;也會在大人不在身旁時,好好地照顧妹妹;在分配房子時,還會將好的房子讓給弟弟。
諾一除了在待人處事方面表現(xiàn)良好,在學習方面,也很優(yōu)秀。
跟許多“星二代”、混血兒不同,諾一不僅外語(英語、法語)說得流利,漢語、漢字掌握得也十分牢靠,小小年紀就能清晰地將《西游記》的梗概表達出來,就連隨性創(chuàng)作的一首小詩,也很有意境!

●?諾一《秋天走了》
?上進又暖心的諾一,與節(jié)目里從小就讀于國際學校的鄒市明的兒子軒軒相比,毫不遜色。

●?諾一與軒軒?網(wǎng)友追完《爸3》后,評價道:“諾一真是個墜入凡間的小天使!”?
從諾一的例子不難看出,國際學校也好、普通學校也罷,孩子教育的好壞從來不以學校的種類作為評價標準,也不能以父母對孩子“砸錢”的多少來衡量。?不過,就像那句“雖然知道許多道理,但仍舊過不好這一生”一樣。?道理,許多父母都明白,但當看到天價教育出來的星二代,表現(xiàn)得都很出彩時,還是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和孩子帶入。
他們覺得只要自己也像明星那樣,肯為教育砸錢和投資,那孩子將來就一定不會太差。?

?其實,年輕父母的這種想法很好理解。他們既不認可父母那一輩“孩子有口飯吃,有個學上,就不錯了”的教育觀,也沒辦法從自己只有二三十年的生活閱歷中,總結(jié)出一套科學、有效的教育觀。?所以,在看到親子類綜藝節(jié)目播出后,他們便自然而然地希望從明星育兒的觀念中,尋求靈感和啟發(fā)。?加之教育內(nèi)卷的大背景下,每個家庭都在為了孩子的前途拼盡全力,這就使得他們很容易被明星表現(xiàn)出的“教育就是比財力、拼資源”的育兒觀所誤導,甚至陷入“如果自己投入得太少、自己的孩子就會被別人超越”的思維困境中。?

?尤其是在年輕的父母通過給孩子實施“打雞血”式的教育,獲得正面反饋后,比如孩子成績提升較快、一身才藝受到他人羨慕而讓自己倍兒有面子等,他們就會更加篤定,這種教育方式是可取的、正確的。?在聽多了羨慕和贊美的話后,他們還會產(chǎn)生,不僅要孩子“領先在起跑線上”,還要讓孩子在比賽中時時刻刻排在第一的攀比想法,就像《小舍得》里面的田雨嵐。?

所以,當教育觀已經(jīng)發(fā)生改變的父母再看到,“明星為了教育一擲千金”的新聞后,他們便忍不住一邊抱怨起社會的不公,一邊又想成為這樣的父母。?他們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只要自己投入的錢夠多,孩子就一定會更優(yōu)秀”的育兒觀中,無法自拔。?“什么馬術(shù)班、插花班……有錢,我也要讓孩子學”、“明星的孩子都報這個,我的孩子也得試試”……
這種教育思想,是極端的,也是變味的。
家長需要明白,在教育中投入金錢是必要的,但這并不是決定孩子優(yōu)秀與否的關(guān)鍵因素。?回頭再看看劉燁育兒的例子,不免讓人覺得有一絲感慨。雖然上的是普通學校,但是因為有父母的愛和支持,諾一表現(xiàn)得也是十分優(yōu)秀。

更難能可貴的是,劉燁始終保持著清醒,他沒有被教育內(nèi)卷和周圍明星父母拼娃的行為所影響,始終保持著“尊重孩子意愿”的育兒觀念。?
?當然,普通父母不是劉燁,能夠頂?shù)米 敖逃齼?nèi)卷”的壓力和周圍人的影響,但是這并不妨礙他們停下來想一想,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不是早已違背了孩子的意愿,讓他們滿腹怨言?文/影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