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最好的狀態(tài),是從未放棄成長
慢歌
作者:劉年 一
我騎摩托很慢,拖河沙的大貨車都可以超過我 但我比巴青河快 巴青河快于朝圣者,朝圣者快過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每年只移動兩公分,向著天空的方向 二 拖河沙的大貨車是快的,三步一叩的朝圣者是慢的 朝圣者向大貨車消失的方向,合十,叩拜 有些快,是沒有辦法的 折刀河的水,走慢一點,就會被凍住 塔里木的水,走慢一點,就會被蒸發(fā) 基湖的山筍,長慢一點,就會被孩子們采回家去 我側身讓開,祝福這個鳴著喇叭、揚長而去的時代
進入冬天以后,白晝被蠶食得厲害,猶如蠟燭慢慢燃盡,它也在一點一滴凋謝,時常感覺下班后夜色都已濃重。
時間進入休眠的季節(jié),而生活于其中的人們卻似乎變得更加忙碌了。年底核算、考公考研、期末考試……
一個個關卡正在前路等著我們抵達,人人都忙著在自己的軌道上奔跑。
時常在地鐵上看到刷課看書的人,便會覺得沉浮在生活里的我們,真的都在用力奔跑。
前兩天看《一年一度喜劇大賽》,對其中一個節(jié)目印象深刻,講述的是兩個差生試圖隱藏自己努力學習的事實,其中一個對著老師說:“我們一個倒數第三,一個倒數第四,為什么非要讓別人知道我們在努力?!?/p>
因為害怕就算很努力了,還是無法得到,所以就假裝自己沒有那么努力。
可努力從來就不是一件丟人的事,
努力過后就算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但那也是釋然而非遺憾。
許多時候,能賦予一件事意義的并不一定是結果,反而是努力的過程。
正所謂“沒有白讀的書,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而也正如節(jié)目評委舒淇所說的:“可如果我們不努力,真的就一無所有。”
劉年這首詩中,通過幾組快慢對比,最終以“我側身讓開,祝福這個鳴著喇叭、揚長而去的時代”做結。詩人選擇了慢,但依舊祝福著這個時代的快,認同著努力追趕的意義。
生命之中,我們盡可選擇慢下來“守一朵花開”,但也絕不要羞于努力,永遠不要懷疑努力的意義。
如果渴望滾燙的人生,那就去追尋。不慌不忙,不怯不退,慢慢來,相信水到渠成是個過程。
《山月記》中有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人因自己怯懦的自尊,不屑為官而想以詩成名,卻既不雕琢又不投師,陷入一無是處的窘境,終于發(fā)了瘋變成了異獸。在還清醒之際,他對昔日好友追溯自己變異的原因,說道: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p>
害怕努力得不到結果就不努力,又懷疑自己是被命運所選中的人,所以不屑努力。于是,在妄自尊大的羞恥心驅使下,他終于被心魔吞噬。
令人不齒的從來不是努力得不到結果,而是反復掂量價值卻從不開始。
劉年這首詩中,通過幾組快慢對比,最終以“我側身讓開,祝福這個鳴著喇叭、揚長而去的時代”做結。詩人選擇了慢,但依舊祝福著這個時代的快,認同著努力追趕的意義。
生命之中,我們盡可選擇慢下來“守一朵花開”,但也絕不要羞于努力,永遠不要懷疑努力的意義。
如果渴望滾燙的人生,那就去追尋。不慌不忙,不怯不退,慢慢來,相信水到渠成是個過程。
劉年這首詩中,通過幾組快慢對比,最終以“我側身讓開,祝福這個鳴著喇叭、揚長而去的時代”做結。詩人選擇了慢,但依舊祝福著這個時代的快,認同著努力追趕的意義。
生命之中,我們盡可選擇慢下來“守一朵花開”,但也絕不要羞于努力,永遠不要懷疑努力的意義。
如果渴望滾燙的人生,那就去追尋。不慌不忙,不怯不退,慢慢來,相信水到渠成是個過程。
來源:為你讀書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