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鳶,你的弦外之音,沈不言知道了
當(dāng)時看完寫了觀后感,但是當(dāng)時因為太過于悲傷加上通宵看完,腦子不是特別清明,意識混亂。現(xiàn)在重新寫一個吧。就當(dāng)是對自己心口上的淤堵的排解。
從14集向前看去,沈不言在歷史的倒敘中經(jīng)歷著陸鳶的一生,從第一集向后看去,則是陸鳶真正的一生。那貫穿始終的都是沈不言,去掉許愿的成全,初見的教導(dǎo)到三年后再見是最終的堅定,到五年后的搏命未成終是完成宿命的變遷,最后在十年后的最后一面。在陸鳶的每個重要時刻,沈不言都是堅定的站在陸鳶身邊。初次相見,陸鳶的靈動活潑,沈不言教會了她開闊眼界,教會了她法治,也教會了她最重要的對事物本質(zhì)的發(fā)現(xiàn)。在那個不通教化的時代,沈不言好像是一團光打在陸鳶身上。正像是局中說道的那樣,誰人能不心動呢。再次相見已經(jīng)是三年后了,已經(jīng)逐步展露頭腳的陸鳶再次遇到沈不言,家國的情誼,讓她入宮,小愛不比家國之愛。五年后本不想相認的陸鳶再一次為自己的心意讓了步,機智如陸鳶也想要那千萬分之一的改變。可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可變,不可改。最后宿命的感覺油然而生。不過在這十年的等待中,陸鳶是期待的,可是那不是初次時候那個深情的沈不言,那是陌生的,對你毫無感情的沈不言,在他眼中你是為禍天下的一代妖后,不是他所深愛著的陸鳶。思念入血,著紅衣。你也明白了,為什么在初次和二次相見的時候,為何沈不言對陪你過春三月上巳日情有獨鐘,那是沈不言一生的痛,也是沈不言的絕望,深切的絕望。
都說相思入骨,但是誰又能真正理解呢?君問歸期未有期,陸鳶只有最后一次知道準確的時間,剩下的時候都是漫長的等待,思。那個面具她珍藏十五年,那短短的幾句話,她記了一輩子,你說她是唯一可以拯救晟國的人,她把你教導(dǎo)的令行法治一步步帶進晟國百姓的日常。如此甚多,不勝枚舉。
春三月上巳日,中國的情人節(jié)啊。都說女主更悲,但是兩位的悲真正的相同,女主時間等待的悲,加上每次相見只有寥寥時間。男主則是在這段時間反復(fù)體會。像劇中所說,男主是懷著怎樣的絕望去逆流而上,一次次的想打破宿命的枷鎖,一次次成為宿命的一環(huán),最終只為了想讓女主不被欺負。
前面的13集更像是為結(jié)尾的鋪墊,13集的刀更像是小刀割肉,溫水煮青蛙,細水長流。最后一集更像是痛覺和淚覺的爆發(fā),那一句“沈不言,我想你了”,為積攢了13集悲傷打開了泄洪口。我想你了,不是我愛你,也不是我喜歡你。中國文化教會了中國委婉的表達,我想你了,字字沒有愛,但是字字都是愛。一句我愛你太過于單調(diào),我想你更能體現(xiàn)陸鳶余生對沈不言的思念。
我朋友問我,當(dāng)時沈不言在第一集說這件事沒有意義,陸鳶心里想的啥,然后在第八集,沈不言知道陸鳶所得這些事的意義之后,沈不言當(dāng)時的心態(tài)是什么樣子的。我只想說語文理解我已經(jīng)不會了,只能說,陸鳶想著的應(yīng)該是絲絲的生氣,稍稍的絕望以及最后的釋然。生氣初見的沈不言這樣對他,絕望最終還是沒有過完一個完整的上巳日,釋然這場相遇的結(jié)束,和初次相見沈不言時候的陌生躲閃。沈不言在第八集則是一種絕望,那種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且無法回去彌補的絕望。才會想著第二日去陪伴陸鳶過節(jié)。
整部劇都有一個最重要的東西,詩經(jīng)。女主初見時候唱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到后來的詩經(jīng)與音律的結(jié)合。最后也出現(xiàn)了詩經(jīng)。詩經(jīng)中很多對愛情的描寫刻骨銘心,但是詩經(jīng)中也有很多對戰(zhàn)爭,家國的描寫,唯美的詩經(jīng)更是一種對這段感情的深刻比喻,因為提到詩經(jīng)我們總是想到的都是唯美的愛情,也算是暗喻吧。
這幾天看b站,看抖音基本上都是這部劇,魚在水中游,是尾也是頭。這個閉環(huán)無解的宿命命題。箜篌在愛情里面本就是相思。并且在愛情故事中箜篌也代表著悲劇,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我個人覺得這首無題更貼近陸鳶沈不言。
我想你了。(感覺寫出來,心里好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