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糟
竊糟
? ? ? ? ? ? ? ? 《郁離子》
【原文】
客有好佛者,與人論道理必以其說罵之,欣欣然自以為有獨得焉。
郁離子謂之曰:“昔者,魯人不能為酒,惟中山之人善釀千日之酒。魯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歸,以魯酒漬之。謂人曰‘中山之酒也?!斎孙嬛砸詾橹猩街埔?。一日,酒家之主者來,聞有酒,索而飲之,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褡右苑鹂溆?,可也??终娣鹬ψ痈`其糟也。”
【今譯】
有位喜好佛學的客人,和人談論道理時,一定要搬出佛理來壓倒對方,得意揚揚地自以為自己有十分獨到的見解。
郁離子對那名客人說:“從前,魯國人不會做好酒,只有中山國的人會釀上好的‘千日酒’。
魯國人想得到中山人的釀酒方法,但得不到。
有個魯國人在中山國做官,寄居在釀酒人的家里,他偷偷地拿了一些店里的酒糟回去,用魯國的酒泡上,然后對人吹噓,說:‘這就是中山國的酒呀!’
魯國人喝了,也都以為是中山國的酒。
有一天,他在中山認識的那位酒家主人來了,聽說有本國的好酒,便討了來喝,酒尚未入喉,便吐了出來,笑著說道:‘這哪兒是中山酒呀!這不過是用我家的酒糟泡的漕液罷了。’
—— 現(xiàn)在您是可以用所學的佛理向我炫耀;但我想真正懂得佛理的人會笑您不過是學到一些糟粕罷了。”
【賞析】
本文以魯人竊糟粕的故事來諷喻那些在學術上一知半解而又夸夸其談的人。
盡管他們可蒙蔽一部分人,得意于一段時日,但終究是沒有得到學問的真諦,甚至所得到的只是應該舍棄的像糟粕那樣的東西。
啟示人們向別人學習,一定要虛心從本質(zhì)上學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