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拋售美元,中國為啥堅持大力買入?

多年來,美國始終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由于美元的霸權體系,不僅提升該國的經濟地位,還使得其國債在國際貿易中,成為最受歡迎的金融產品之一,但是,隨著美元的超量印發(fā),該國國債的風險也隨之上漲,所以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在開始拋售美元,但令外界感到困惑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為啥還要堅持大力買入呢?

對此,有專家給出4大原因,讓網友們看后,紛紛表示讓人心酸。首先,自從疫情爆發(fā)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經濟迅速恢復正常并呈穩(wěn)步增長趨勢的國家只有中國,所以該國市場也受到了外國企業(yè)的依賴,大量的外資也一并涌入,再加上,美元是國際市場上最常用的貨幣之一,在疫情期間,中國不斷地對那些疫情嚴重的國家出口抗疫物資,大多都以美元為結算方式,進而也就使得央行的美元儲備增多,為了消耗掉過多的美元儲備,也只能將其換成美國國債進行投資,保持資本的流動性。
其次,隨著美國疫苗接種率開始上升,疫情不斷趨于穩(wěn)定,該國政府也曾因對外轉移經濟危機,使得自己的經濟有所回暖,所以,從長期來看,未來美元指數有可能會出現反彈情況,而中國央行此時抄底美國國債,也將會得到不少收益。

另外,其他國家紛紛拋售美國國債,是因為對該國過量發(fā)行國債,可能在后期無法償還債務,而感到擔憂,再加上,由于美國因為一系列肆意制裁行為,使自己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他國對該國的信任度逐漸降低,但實際上,持有美國國債規(guī)模最大的是美聯儲,美國銀行等機構,持有比例高達百分之七十,這也證明了美國政府尚且還具備償還債務的能力,所以,在短期內,是不會產生風險的。
最后,央行大量購買美國國債,是一種短期的行為,因為在疫情期間,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出色表現,也使得該國在對外貿易中保持著貿易順差,自然也獲得了大量的外匯儲備,而相比無實際價值的美元,對美國國債的短期投資,既減少了美元貶值帶來的損失,也可以看到實際的收益,而且,從長期來看,央行也一直保持著減持美國國債的趨勢,短期的增持并不會對長期的減持產生影響。

如今,隨著各國的經濟開始復蘇,美國國債的需求量就會下降,再加上由于美國的霸權行徑引起了多個國家的反感,全球開始掀起去美元化風潮,這也意味著美元的霸權地位將會逐漸倒塌,而與此同時,人民幣開始大受歡迎,全球外匯儲備率在不斷上升,有更多國家在與中國進行貿易合作時,開始將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與逐漸衰減的美元相比,人民幣作為穩(wěn)健的貨幣,也將會成為全球資產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