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現象多發(fā),這些心理因素是推手_肥胖心理原因_合肥正規(guī)心理醫(yī)院_合肥軍海心理醫(yī)院
很多人認為自己長得胖是因為懶于運動,或是毅力不足等原因所導致的,但合肥正規(guī)心理醫(yī)院_合肥軍海心理醫(yī)院表示,其實肥胖背后往往會有一系列的心理原因,如果找到了對應的根源,減肥就會事半功倍。
根據肥胖背后所形成的心理原因,可以將肥胖心理根源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是適應性肥胖,第二大類是壓力型肥胖,第三大類是恐懼性肥胖。
(一)適應性肥胖:世事無常,美食才能變換心情

適應性肥胖是指個體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遭遇挫折而后形成的肥胖癥候群。通俗而言,即一個人由于適應不良所產生一系列心理挫折,而心理挫折轉化成身體肥胖的癥狀。也可以理解為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受挫所產生的一種應對性的抵御機制。
合肥正規(guī)心理醫(yī)院_合肥軍海心理醫(yī)院指出,當一個人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挫折或者是重大打擊之后,很容易會暴飲暴食,通過這種方式來平衡內心的創(chuàng)傷。因為暴飲暴食可以讓人覺得自己的“內在很滿”,從而填補內心的“空”。劉德華與鄭秀文曾演過一部電影名叫《瘦身男女》,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鄭秀文所飾演的女主角在遭受失戀的打擊后,飲食失去控制,體重一度攀升到130千克。這種癥狀就屬于比較典型的適應性肥胖,是在生活中遭受到重大打擊后引發(fā)飲食失衡,從而導致的心因性肥胖。
(二)壓力型肥胖:壓力一大就發(fā)胖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自從畢業(yè)之后,體重便逐年攀升,身邊的同事、以前的同學絕大多數都發(fā)福了。其實,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時代現象。在這個現象背后,有一定心理因素的影響,因為在當下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每個人都身處于巨大的壓力中。所以,競爭性肥胖,也稱之為“壓力型肥胖”。合肥心理醫(yī)院_合肥軍海心理醫(yī)院認為,競爭性肥胖也成為目前困擾上班族的一個重要問題,主要是由于兩個方面所導致的:
一方面,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生活的壓力與日俱增,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隨之發(fā)生了較大改變。
另一方面,人們對于自己發(fā)胖往往會有一種極端恐懼的心理,于是就陷入了墨菲定律的旋渦中,越害怕的事情也就越容易發(fā)生了。
究其根源,都是因為當下以瘦為美的時代審美觀所導致的內心恐慌。當有的人意識到了自己的體重超標后,往往會有一種極端恐懼的心理,這種恐懼的心理迫使自己想方設法去減肥。最常用的就是節(jié)食減肥了,這也是人們能想到的最簡單最粗暴也似乎能在短期內看到效果的減肥方法。
(三)恐懼型肥胖:長胖是對性的拒絕嗎

合肥正規(guī)心理醫(yī)院_合肥軍海心理醫(yī)院認為,恐懼型肥胖者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他們常常會處于一種極端恐懼與高度焦慮的狀態(tài)。雖然發(fā)胖讓他們覺得恐懼和焦慮,但是發(fā)胖背后的內在原因更讓他們覺得恐懼,因此對于他們而言,找到恐懼背后的根源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部分女性而言,發(fā)胖是對性的拒絕,而這個拒絕是因為她們對性有極大的恐懼感。弗洛伊德認為,很多重度心理疾病都與早年的創(chuàng)傷性經歷有關,而這種創(chuàng)傷性經歷大部分都是在性心理的發(fā)展過程中性心理受挫。例如,早年遭遇過性侵的女孩,很容易對性產生一種極端恐懼的心理,認為性是骯臟的東西。因此她們?yōu)榱吮苊膺@樣的體驗,會讓自己變胖、身材走樣,對于異性毫無吸引力,這個過程,對于她們而言其實是一種極大的自我保護。從這個層面看,很多早年有過性創(chuàng)傷經歷的女孩,她們的體重都高于正常群體。
對于部分男性而言,發(fā)胖也是對于性的恐懼,是他們被過度閹割的產物。在孩子性心理發(fā)展的時期,尤其是在俄狄浦斯時期,如果被過度地閹割,也會形成對于性的恐懼心理。這是根源于人的俄狄浦斯情結,在與父母的三角關系里,他會有一種戰(zhàn)勝父親去贏得母親的心理。而當他的這種心理受挫,也即父親過于強大,對他過于苛刻和嚴格的時候,他會形成自我不足的初始印象,這個時候他就會采取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進行自我閹割。而發(fā)胖就是這樣一種自我閹割的方式,這種自我閹割的好處就是可以防止被其他人閹割。
上述是以弗洛伊德經典精神分析的視角解析肥胖背后的恐懼心理。從這個視角來看,有的肥胖癥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種自我保護背后潛藏的是對早年某些經歷的恐懼。中國有句古話:相由心生,意為人的外在特點與心理狀況是息息相關的。其實這句話也是可以解釋心身障礙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內在的心理創(chuàng)傷會影響他的身體。例如心因性肥胖就是由于內在的心理造成了一個人身體的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