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三千多萬
人口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門介于地理學、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和歷史學等多門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科。人口地理學主要研究一定區(qū)域內,比如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省區(qū)范圍內的人口分布情況、人口構成情況、人口變動情況及其與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經濟環(huán)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人口變動情況主要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也就是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之差,也包括人口的機械增長,也可以稱為人口遷移,也就是遷入人口和遷出人口之差。

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三千多萬
人口構成情況,主要包括人口年齡結構和人口性別結構。人口年齡結構是指各年齡段人口在總人口的比重情況,從人口年齡結構的圖形來看,如果是“金字塔形態(tài)”,則表明年輕人比重較高,人口增長速度較快,社會的撫養(yǎng)、教育和就業(yè)壓力較大,這樣的社會可以稱為“年輕型社會”;如果是“倒金字塔形態(tài)”,則表明老年人比重較高,人口增長速度較慢,社會的養(yǎng)老、贍養(yǎng)、社會保障壓力較大,這樣的社會可以稱為“老齡化社會”。

男女性別比
人口性別結構是指社會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比例關系,可能有人認為一個國家或者社會的總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比例各占50%才能算是合理的。但是,實際上并非如此,由于整體而言男性人口的預期壽命比女性人口的預期壽命要短,所以在老年人群中,女性人口總體上是多于男性人口的,此外男性比較容易因為工作、衛(wèi)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素死亡。所以,基于以上原因,一般來說社會整體性別比,也就是全社會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比例,在105位男性對100位女性的比例情況下是比較合理的,當然上下有所浮動也關系不大。

今年來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
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看我國2019年的人口性別結構情況:截至2019年末,我國男性人口為71527萬人,女性人口為68478萬人,全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049萬人。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從全社會男女性別比來看,我國是十分合理的。我們結合2018年我國人口數(shù)據來看一下,截至2018年末,我國男性人口總數(shù)為71351萬人,女性人口總數(shù)為68187萬人,全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以女性為100),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164萬人。結合兩年情況來看,我國目前的全社會男女性別比是比較合理的。

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別比分布圖
那么,為什么我們又會非常強烈的感覺到我國的男女性別比不是十分協(xié)調呢?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除了“全社會男女性別比”之外,還有一個數(shù)據,那就是“分年齡段男女性別比”,特別是“出生人口性別比”,通常被看成是一個國家或社會性別比變化的重要風向標,一般來說“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04至107左右(以女性為100)是比較合理的。如果,從“出生人口性別比”來看,我國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1982年至2017年出生人口性別比
我們發(fā)現(xiàn),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持續(xù)升高,特別是到了2000年之后,基本上維持在118至120(以女性為100)左右的高位,到了2010年以后,雖然出生人口性別比有所下降,但是到目前依舊在110(以女性為100)以上,與合理的出生人口性別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相比較之前的高位水平,近些年出生人口性別比有所改善,而且呈逐年下降,看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以及人口政策的調整,使得出生人口性別比逐漸趨向合理。

男女性別比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