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咸豆腐腦之爭
在大明王朝,有兩伙人。他們一伙人喜歡吃甜豆腐腦,另一伙人喜歡吃咸豆腐腦。他們本來是井水不犯河水,原因也很簡單。喜歡吃甜豆腐腦的一般是南方人,而喜歡吃咸豆腐腦的是北方人。南方人生活在南方,北方人生活在北方,相互不干預。偶爾有幾個走南闖北的外省客商雖然嘴上有所抱怨,但周圍都是本地人也不好說些什么。畢竟自己雙拳難敵四手,跟人家吵起來客場作戰(zhàn)打不過人家。所以甜咸豆腐腦在大明沒什么沖突,大規(guī)模的沖突發(fā)生在南亞。當時鄭和下西洋,將大明國威傳到東南亞。不少本土商人都選擇下海做生意,而下海的人既有江浙商幫,又有晉商,還有兩廣商會,好不熱鬧。他們到了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這些地方做生意,那肯定要吃豆腐腦的。
那這豆腐腦是咸的還是甜的呢?肯定取決于餐館老板,如果老板是南方人那豆腐腦就是甜的,北方人是咸的。所以各地方商會都會聚集在對應的餐館,大體上也互不打擾。而沖突一般發(fā)生在春節(jié)時期,各大商會的中華兒女歡聚一堂。在這個異國他鄉(xiāng),還能有同胞們一起歡度春節(jié),也算是彌補了不能回家的遺憾吧。就在這春節(jié)宴會上,甜咸豆腐腦之爭卻成了年度大戲。南方客人們與北方客人們唇槍舌劍,彼此推銷著己方豆腐腦的好處。南方客人們指責咸豆腐腦不好吃,你們這群人從小就吃咸豆腐腦,根本都沒嘗過甜豆腐腦,都不知道甜豆腐腦好不好吃就開噴。北方客人們卻翻出史書,有考究的探尋道,咸豆腐腦才是本根,是后來五胡亂華時期大量北方人向南遷徙。將咸豆腐腦帶到南方,一些南方人覺得豆腐腦好吃,就擅自篡改了配方,竟然在豆腐腦里加糖。這種非正統(tǒng)的做法竟然收到了南方人的一致好評,簡直是愧對豆腐腦先祖!這時候也許有的看客就說了,既然大家有不同飲食習慣,甜咸豆腐腦各做幾份不就好了?而他的這番言辭卻遭到了甜黨和咸黨的一致反對。豆腐腦長的一個樣子,我們根本看不出來這碗豆腐腦是咸的還是甜的。甜黨和咸黨的爭執(zhí)從來沒有結(jié)束,他們的矛盾卻越來越大。開始的時候,他們雙方猛開餐館。甜黨在東街新蓋了兩家甜豆腐腦餐館,咸黨也不甘示弱,在隔壁街也蓋了兩家咸豆腐腦的餐館。他們越來越極端,南方人使勁往豆腐腦里加糖,北方人也不甘示弱,一個勁的加鹽。有些秦嶺淮河附近的華商對甜咸豆腐腦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偏好。他們對甜的發(fā)膩和齁齁咸的豆腐腦嗤之以鼻。這些人聯(lián)合起來開了一家味道偏淡的豆腐腦。這家小店里的豆腐腦雖然甜咸有別,料卻放的很少。但也吸引了不少口味清淡的客官前來品嘗。
后來這甜咸黨的爭執(zhí)越來越大,連馬來西亞總督也看不下去了,打算動用行政力量結(jié)束這場爭執(zhí)。不過吧,總督這個人也是有點偏好的,他是北方人,但比較喜歡吃甜的豆腐腦。但他又不能表現(xiàn)的太明顯,于是他就制定了一條政策,以后所有賣咸豆腐的餐館必須掛個紅叉提醒,用以區(qū)別這家餐館是賣甜豆腐的還是咸豆腐腦的。
北方人一聽不樂意了,這是要把我們區(qū)別對待啊。大家都是來著開餐館的,憑什么我們的餐館就得掛個提醒,怎么不讓南方人掛?起初北方人也抗議過一段時間,但后來也是沒有效果。他們就想到了曲線救國,在馬來西亞總督府里安插了不少自己的人。這些人表面上支持甜豆腐腦,但他們內(nèi)心卻是一直渴望吃咸的。由于他們在總督府內(nèi)過于活躍,能力又強,很快就受到提拔。咸豆腐腦的臥底們終于獲得了實權(quán),他們對甜豆腐腦的餐館重拳打擊。今天說人家的餐館衛(wèi)生不達標,明天又說這餐館有消防隱患??傊褪遣幌胱屇戏饺撕煤米錾狻D戏饺丝嗖豢把园?,向總督提出抗議,總督也表示會處理,不過好像也沒有下文了。
大體上來說,甜咸豆腐腦的爭執(zhí)從未結(jié)束。不過爭議也僅限于小部分,大部分南方人在甜豆腐腦餐館吃的麻麻香,北方人在咸豆腐腦餐館吃的回味無窮。也有一小撮北方人去南方人的餐館吃一頓甜豆腐然后在餐館里大鬧一頓,但這種情況下他是打不過其他在餐館里吃飯的南方食客們。于是這人就去北方餐館里找外援,請求其他北方食客一起去南方餐館鬧一通。北方食客們嘴上答應著,卻沒有幾個動身。因為他們知道這個議題永遠也掰扯不明白,南方人的飲食文化就是偏向甜的,北方人偏向咸的,在大背景下誰也說服不了誰,與其費著口舌不如老老實實的做做小買賣,往家里寄點錢。
南方食客們與北方食客也有其樂融融的一面,最近馬來亞來了一群日本人。他們掌握著一種新奇的技術(shù),叫皮影戲。這種新奇的技術(shù)南方人北方人都沒見過,這皮影戲因為擾亂社會被大明律禁了。以前在大明大家也都偷偷的看,現(xiàn)在來了馬來亞,倭寇的皮影戲可以放開了看。只有在這時,南方人與北方人達成了共識,誰也不談論甜咸豆腐腦。自顧自的看著日本的皮影戲,大家還討論起來,這個片子好在哪?這個片子女主角怎么樣?有些南方人在日本留洋歸來,甚至在馬來亞還開了一家皮影樓,專門在里面講解有關(guān)皮影戲的一些知識,北方人發(fā)了瘋了都往里擠。就算位置滿了,也要自帶一個小板凳在旁邊聽。里面的講師都很專業(yè),他們有的拍過皮影戲,有的在現(xiàn)場導演過皮影戲,還有的是制造紙人和燈箱的廠商。他們每一期節(jié)目都有北方人擠進去看。南方人也樂此不疲的歡迎北方人,沒有任何歧視與偏見。這時候就有不嫌事大的看客問北方人,你們怎么不在這吵吵甜咸豆腐腦呢?
北方人回應道,喜不喜歡甜咸豆腐腦讓大人物去討論,皮影戲這新奇玩意才是底層百姓都愿意享受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