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為了玩轉 PlayStation 5,我為桌面添置了哪些好玩的數碼產品?

2021-11-15 20:59 作者:Geek研究僧  | 我要投稿

最近給大家展示了一波 Xbox Series X 的配件合集之后,評論區(qū)的小伙伴標識想看看 PlayStation 5 的外設推薦,這就給大家安排一波我的桌面,主要覆蓋 PS5 擴容 SSD、HDMI 2.1 視頻線纜、Wi-Fi 6 路由器、桌面充電方案等產品。


其中還有朋友想看看 PS5 有沒有什么外設推薦,這一輪給你們安排上了,包含了 PS5 硬盤擴展、HDMI 2.1 視頻線纜、無線網絡設備、桌面充電方案,大家看一看這里有沒有讓你心動種草的產品,抑或是拔草解毒的玩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多多互動呀。


【SSD 擴展】:aigo P7000 PCIe 4.0 固態(tài)硬盤
【視頻線纜】:綠聯(lián) HDMI 2.1 視頻線纜
【網絡設備】:Linksys MX12600 三頻 Wi-Fi 6 路由器
【充電方案】:綠聯(lián) 30W 智充魔盒 Life+ 綠聯(lián) 100W 氮化鎵充電器

一、PlayStation 5 配件:PCIe 4.0 SSD 擴展 + HDMI 2.1 視頻線纜


PlayStation 5 無疑是今年最稀缺的游戲主機了,從 5 月中旬開始發(fā)售,時隔 6 個月后的今天依舊沒法保障現貨,二級市場普遍加價 200-3000 元。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三點:

1.疫情導致的全球芯片供應不足,成本上升,后續(xù)供貨量不足;
2.疫情期間的宅家生活讓許多人重新意識到了客廳娛樂的重要性;
3.因為狂潮反復導致 DIY 顯卡市場萎靡,游戲主機成為平替產品。

圖片源自網絡

先來跟大家聊聊【入手體驗】,我也是沒能第一時間入手,而是通過小黃魚在線下收了一臺主機 + 3 款實體光盤游戲的組合,算下來差不多 3900 元買的二手,相比于現在的市場行情已經算是不虧了。

值得慶幸的是,上一任主人非常愛惜,幾乎沒有什么使用痕跡,而且還一直是國行。我到手就走了后門,刷成了港服,領了免費游戲,美滋滋。


最早我也糾結過到底選【光驅版 or 數字版】,二者相差 800 元,區(qū)別僅在于是否擁有那個 4K 藍光光驅,這都夠我買好幾個游戲了。但后來想了想還是光驅版本吧,盡管光驅版本依舊需要下載游戲到本地,占據空間,但好在能出二手,從長期的使用成本來看還是更占優(yōu)勢。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 PlayStation 5 的【硬件配置】,PS5 搭載了使用是特殊定制的 AMD Zen 2 處理器,頻率為 3.5 GHz(可變頻率),GPU 同樣為定制的 RDNA 2 架構 AMD GPU,頻率為 2.23GHz(可變頻率),浮點運算性能達 10.28 TFLOPS,在內存和硬盤的組合上則是 16GB GDDR6 + 825GB 固態(tài)硬盤。

「CPU」: AMD Zen 2 CPU 8 核心 3.5 GHz (可變頻率)
「GPU」:10.28 TFLOPS 浮點運算能力,2.23GHz 定制 RDNA 2 架構 GPU
「內存」: 16GB GDDR6 內存(256bit)
「內置硬盤」:825GB NVME SSD
「可擴展的存儲」:250GB-4TB(PCIe 4.0 / M.2 SSD)
「光驅」: 4K UHD 藍光光驅


在顯卡性能方面達到了 12 TFLOPS 的 GPU 處理能力,這是什么概念呢?我對比了下 PC 平臺和 XSX,以單精度浮點(FP32)性能作對比,介于 M1 Max 和 GeForce RTX 2080 之間,居然要比 Xbox Series X 弱上一些,我是比較意外的。不過對于游戲主機而言,其實只要基本參數達到了,通常都是游戲來適配主機,絲毫不用擔心性能不夠用的問題。

「GeForce RTX 3090」:35.7 TFLOPS
「GeForce RTX 3080」:29.8 TFLOPS
「GeForce RTX 3070」:20.4 TFLOPS
「GeForce RTX 2080 Ti」:13.45 TFLOPS
「Radeon RX Vega 64」:12.66 TFLOPS
「Xbox Series X」:12 TFLOPS
「GeForce RTX 2080 Super」:11.15 TFLOS
「Radeon RX Vega 56」:10.54 TFLOPS
「APPle M1 Max」:10.4 TFLOPS
「PlayStation 5」:10.28 TFLOPS
「GeForce RTX 2080」:10.07 TFLOPS

【性能目標】上,PlayStation 5能夠提供 4K/120fps 甚至 8K/60fps 的視頻規(guī)格輸出,同時 PS5 支持 3D 音效并向下兼容 PlayStation 4 游戲。我之前是搭配一個 4K/120Hz 搭配雙 HDMI 2.1 的 LG 27GP950 機皇顯示器。不過比較遺憾的是目前 PS5 還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次世代游戲,估計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


所以大家平時使用 4K/60Hz 的顯示器也不用擔心,因為大部分游戲都是無法達到 120Hz,建議大家【優(yōu)先考慮 HDR】,HDR 400 及以上的顯示器都能給你帶來非常舒適的體驗。HDR 功能對于顯示器性能是極大地考驗,因為開啟 HDR 后的畫面整體亮度會明顯降低,只保留高光部分的峰值亮度。


《最后生還者 2》中的戶外和室內場景對比,你可以明顯的發(fā)現,打開 HDR 之后,畫面亮度會有明顯的下降,同時畫面細節(jié)的層次感加深,不過這種變化在室內大于戶外,讓你具有更接近于真實場景的沉浸體驗。我個人覺得在深夜玩游戲時還是會更加舒服一些,畢竟沒人想亮瞎眼。


下面就是我使用 SONY A7R4 + 24-70mm f/2.8 GM 屏攝 LG 27GP950 的游戲畫面動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畫面的效果,前面兩款游戲的真實感和沉浸感是相當不錯的,后面幾款游戲則勝在畫面色彩出色。比較遺憾的是 PS5 目前還沒有次世代的 4K/120Hz 游戲,所以只能看看游戲廠商在明年的發(fā)力了。

▼《最后的生還者 2》



▼《使命召喚:二戰(zhàn)》




▼《索尼克:力量》



▼《原神》



▼ 《極品飛車 20:復仇》



?【M.2 SSD 儲存空間擴展】:aigo P7000 PCIe 4.0 固態(tài)硬盤

看完了 PS5 主機的介紹之后,我們來聊聊配件板塊。在今年 9 月份的時候,PlayStation 迎來了一波重量級的更新,加入了對于【M.2 SSD 儲存空間擴展】的支持。早在 PS5 發(fā)售后,就有用戶拆解發(fā)現它預留了一根 M.2 固態(tài)硬盤插槽,但并沒有放開權限。只是在后來的測試版固件中,才允許玩家安裝擴容,但測試版固件全球都沒多少人有資格,國區(qū)和港區(qū)的 PSN 賬號甚至連申請 Beta 測試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國內能體驗到此次測試的玩家少之又少。沒想到這么快就推送更新,大法賽高。


雖然 PS5 放開了 M.2 SSD 儲存空間擴展的權限,但是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還有一道坎要邁過去,擴容的硬盤必須是 PCIe SSD,同時讀寫速率必須 5500MB/s 起步,這是什么概念?PCIe 3.0 的峰值也就 3500MB/s,所以只有 PCIe 4.0 能夠達到要求,而這項擴容成本并沒有你想象的低。


我最后選擇的就是 aigo 家的 P7000 PCIe 4.0 固態(tài)硬盤,容量足足有 2TB,因為原來 PS5 的內置硬盤容量只有 825GB,基本上 10 款左右的游戲就裝滿了,索性懟滿。

aigo P7000 PCIe 固態(tài)硬盤在【硬件配置】方面非常扎實,采用的是雙面 PCB 板設計,「主控芯片」為群聯(lián) PS5018-E18,這是群聯(lián)旗下第二代 PCIe4.0 旗艦主控,采用了臺積電 12nm 工藝制程,8 通道設計,最大支持 8TB 存儲容量,它也是目前是唯一讀寫性能雙雙達到 7000MB/s 的 SSD 主控芯片。


「緩存芯片」來自 SK 海力士 的 DDR4 顆粒,型號為 H5AN8G6NCJR,單顆容量 1GB,雙面 PCB 板各有一顆,合計 2GB 緩存。「閃存芯片」則是來自于美光 3D TLC 閃存顆粒,型號為 IA7BG64AIA,單顆容量 256GB,正面兩面各四顆,合計 2TB 總容量。


【接口協(xié)議】方面,aigo P7000 PCIe 固態(tài)硬盤使用的是最新的 PCIe Gen 4.0 × 4 通道(可向下兼容 PCIe 3.0),所以理論峰值傳輸速率能夠達到 7.877GB/s。在協(xié)議方面,使用 NVMe 1.4 協(xié)議版本,擁有包括 IO Determinism、持久性內存區(qū)域(PMR)、多路徑訪問共享命名空間(Multipathing)等三大特性。

圖片源自@浮梁賣茶人

接下來就到了【安裝環(huán)節(jié)】,PlayStation 官方除了一個安裝教程如下圖所示,其實竅門就在于將光驅口那面朝上,然后找到光驅的斜對角。如果沒有光驅你就按照中框的按鍵來指示。

圖片源自網絡

將斜對角向上微微使力,接下來向著你的右側推動,就能夠取下頂蓋。頂蓋與機器之間是通過卡扣固定,所以需要費一點勁。

圖片源自網絡

完整打開之后,你就能看到如下的 PS5 內部構造了,左側是一個偌大的風扇,我們所要找的擴展硬盤倉位就位于它的右下方(黃框部分)。


通過螺絲刀打開硬盤倉蓋之后,就能看到一個長條形的 M.2 硬盤位,接口為 M.2 M-Key,因為這個硬盤位支持 2230、2242、2260、2280 以及 22110 多種尺寸,所以可選擇的還是比較多。aigo P7000 就屬于 2280 的規(guī)格,將它插上去固定好,合上硬盤倉蓋就可以了。


初次安裝好 aigo P7000 之后,PS5 系統(tǒng)會提示你格式化硬盤,可以看到格式化完成之后已經擁有 2TB 的存儲容量。同時 PS5 系統(tǒng)也會檢測當前插入硬盤的讀取速率,可以看到實測讀取速度為 6557.478MB/s,接近 aigo P7000 官方宣傳的 7000MB/s,而它的寫入速度也能夠達到 6850MB/s,當然這是使用 SLC 緩存時的讀寫性能。


在日??截愑螒虻臅r候,可能大家會覺得速度明顯達不到峰值,畢竟 PS5 號稱 5.5Gbps,aigo P7000 號稱雙 7Gbps,這是因為寫完了 SLC 緩存之后,就是 TLC 顆粒直接參與讀寫了,降速是肯定的。我也測試了下 aigo P7000 緩存外的讀寫性能,需要強調的是此時的 P7000 已使用 1.8TB 的空間,每次測試完成后均等待 5 分鐘,以保障最佳讀寫性能。我們首先將主機硬盤中的《怪物獵人:世界》(58.58GB)拷貝到擴展 SSD 中,一共耗時 41.42 秒,而反向拷回則耗時 3 分 39 秒,簡單計算一下:

「58.58GB 內置硬盤→擴展硬盤」:傳輸速率約為 1463.321MB/s
「58.58GB 擴展硬盤→內置硬盤」:傳輸速率約為 273.955MB/s。


再把游戲更換為容量為 116.3GB 的《荒野大鏢客 2》,內置硬盤拷貝到擴展硬盤中,一共耗時 7 分 54.47 秒,而反向拷回則耗時 2 分 33.20 秒,簡單計算一下:

「116.3GB 內置硬盤→擴展硬盤」:傳輸速率約為 778.374MB/s。
「116.3GB 擴展硬盤→內置硬盤」:傳輸速率約為 251.247MB/s。


從上面的讀寫速率來看,從外置硬盤寫入內置原盤,性能短板可能來自基于 PS5 的內置原盤寫速過慢,好在從內置原盤寫外置硬盤的讀取速率夠快,所以游戲快速加載的體驗還是能夠得到保障。根據實際的體驗來看,以目前最吃硬盤的《瑞奇與叮當:裂痕》為例,游戲內常常擁有快速轉場的畫面,aigo P7000 保持了和內置原盤一般的絲滑流暢體驗。所以我現在基本上所有的游戲都安裝在 aigo P7000 中,已經占據了 1.8TB 的空間,仍能保持上面的讀寫測試性能,足見產品的素質過硬了。

圖片源自網絡

總體來說,aigo P7000 PCIe 4.0 固態(tài)硬盤擁有接近于雙 7000MB/s 的讀寫性能,相當強勁,即使是在 SLC 緩存之外,讀取速率也能夠到達 。而且每 GB 不到 1.5 元,性價比還是非常地突出。同時它還擁有 S.M.A.R.T 硬盤保護技術和 LDPC 校錯機制,可以提升數據存儲的準確性,此外這款硬盤還擁有 5 年的質保和 1400TBW 的設計壽命,算是 PS5 擴容升級 SSD 的較優(yōu)解決方案了。


?【視頻線纜】:綠聯(lián) HDMI 2.1 同軸高清視頻線

接下來來跟大家聊聊線纜配件,PS5 的原裝線纜其實是夠用的,只是我平時需要接駁多個 HDMI 2.1 設備,額外搭配了一根綠聯(lián)的 HDMI 2.1 同軸高清視頻線,線長 1.5 米。


從外觀上來看,綠聯(lián)這根 HDMI 2.1 線纜的做工就非常的扎實,首先是線頭的區(qū)域均是亮面金屬包裹,同時還印有 HDMI 和 UGREEN 的字樣。


線纜的外層是棉網編織而成,可以對內部的線纜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同時也非常的抗刮耐磨。在這點上要比原裝的 HDMI 2.1 線纜強太多了。


在綠聯(lián)這根 HDMI 2.1 線纜內部采用的是 8 根同軸芯,相比于上一代產品,對鉸結構由 5 對變成 1 對,同時纖芯數量也由 19 根減少至 15 根。這樣的好處在于是可以將線徑做到了 5.5mm,相比于過去的粗線,更加便于走線。


那么綠聯(lián) HDMI 2.1 視頻線和 PlayStation 5 標配的 HDMI 2.1 線纜功能上有什么區(qū)別呢?其實在顯示信號的輸出上是沒有太大區(qū)別,因為只要規(guī)格一致,就能夠滿足視頻輸出帶寬,甚至 2 米之內的 HDMI 2.0 線材也能夠實現 4K 120Hz HDR 信號輸入。

圖源自@藍大仙人

但除了視頻輸出規(guī)格外,HDMI 2.1 更重要的是支持了動態(tài) HDR 元數據、增強的音頻回傳通道(eARC)、可變刷新率(VPR)、快速媒體切換(QMS)、快速幀傳輸(QFT)、自動低延遲模式(ALLM)、顯示流壓縮(DSC) 等功能,這些細節(jié)功能才是支撐起 HDMI 2.1 的差異化體驗。


不過大家需要注意的是 PS5 和 XSX 主機配備的 HDMI 2.1 接口并非是滿血的。所以,PS5 在開啟 4K 120Hz 模式后,僅能呈現 YUV 4:2:2 色彩編碼采樣的圖像,而 XSX 則支持 YUV 4:4:4 的色彩編碼采樣的圖像,理論上畫質更高。

「PS5 的 HDMI 2.1」:輸出帶寬為 32Gbps,比滿血 48Gbps,縮水 33.33%
「XSX 的 HDMI 2.1」:輸出帶寬為 40Gbps,比滿血 48Gbps,縮水 16.67%


可以看到通過將 PlayStation 5 通過綠聯(lián) HDMI 2.1 視頻線與 LG 27GP950 顯示器的相連,在視頻信息欄中,成功開啟 4K 120Hz HDR 功能,完美!


二、Wi-Fi 6 路由器:Linksys MX12600


我的 PlayStation 5 之前一直是放在客廳里的,后來為了拍攝所以拿到了桌面上。而我的桌面離入戶光貓所在客廳差了十萬八千里。如果靠有線走線是很麻煩的,起碼得安排 20 米的六類網線,而且這里是出租屋,并不能進行在墻上打洞一類的騷操作,所以只能從門縫里面鉆了之后,再繞過衣柜、床頭柜,最終才能抵達我的書桌。


然而,我們客廳用的是電信寬帶送的華為 EchoLife H 8145V 千兆光貓,它的 Wi-Fi 信號想必大家是深有體會,不懂的童鞋我給你們描述一下。5GHz 頻段信號我都懶得提了,單就 2.4GHz,只要我關上主臥的木門之后,我的 Aqara M1S HomeKit 網關就開始閃爍,導致的結果就是的我 APPle Homekit 家庭設備大面積撲街,至于 PS5 的體驗那就更糟了。


所以,我果斷考慮上了 Mesh 路由器,我之前家里面使用過領勢(Linksys)家的 MX10600 Wi-Fi 6 旗艦級路由器(MX5300 × 2),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本上一個主路由就能夠覆蓋兩室一廳的全屋信號,節(jié)點路由器則負責強化薄弱區(qū)域。

所以這次我依舊選擇的是 Linksys 家的次旗艦【VELOP MX12600】,它是由三個 MX4200 組成,雖然單體性能不如 MX5300,但勝在數量多,覆蓋區(qū)域更廣。MX4200 搭載了 Qualcomm IPQ8174 處理器(四核 1.4GHz)+ 雙核 NPU 網絡協(xié)處理器,具備 512MB 內存 + 512MB 閃存。

「型號」:Linksys VELOP MX4200
「CPU」:Qualcomm IPQ8174
「內存」:512MB
「網口」:千兆 WAN × 1、千兆 LAN × 3
「Wi-Fi 頻段」:三頻 WiFi 6
「Wi-Fi 天線帶寬」:2 × 2(574MMbps)、4 × 4(2402Mbps)、2 × 2(1201Mbps)
「天線數量」:WiFi × 8,藍牙 × 1
「亮點功能」:支持 APPle Homekit


【外觀設計】上來看,MX4200 的造型妥妥就是 Linksys 家的標配——白色的立柱式設計,非常的具有辨識度。三款路由器的性能和規(guī)格都是一模一樣,所以隨便哪個都能當主路由器使用。


路由器的頂部是密密麻麻的散熱開孔,路由器運行產生的余熱就會從這里散去。在頂部右下角還有一個圓形的 LED 指示燈,會顯示藍色、紫色、紅色等不同的顏色來提醒用戶設備狀態(tài)。接口方面,路由器縱向排列了 1 個千兆 WAN 口、3 個千兆 LAN 口、一個即插即用的 USB 3.0 接口,可以外接移動存儲設備,構建私有云盤。


路由器的底部則標識有產品的序列號、初始網絡 ID /密碼、管理員密碼,在按鍵f方面包含電源開關,WPS 一鍵聯(lián)網以及 Reset 鍵。連按 5 下 reset 鍵就能自動設置 DHCP 模式,即可完成免 APP / 免網頁的多臺節(jié)點自動組網,相比于傳統(tǒng)的配對方式確實要便捷了許多。


在路由器的配件部分,MX4200 的電源適配器不是 MX5300 那種外置式的“磚塊”,所以不用擔心影響美觀,不過我還是期待下一代產品的電源適配器,可以做成 C to C 的 PD 協(xié)議供電方式,更節(jié)省一些空間,便于收納。


在路由器的【擺放位置】上,三個 MX4200 分別位于客廳、主臥、次臥,客廳作為主路由器直接連接光貓,建議大家在辦理好寬帶之后,直接聯(lián)系電信客服「申請公網 IP」,同時「將光貓修改為橋接模式」,只保留它的光電轉換和 IPTV 功能,最后根據獲取到的電信寬帶賬號進入 Linksys 的后臺直接撥號。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因光貓硬件羸弱而導致整體寬帶性能偏差的問題。


【初次使用】?MX4200 時,建議大家還是在應用商店下載「Linksys」APP,在 APP 中連入默認網絡之后就可以進行初始化設置。而且 Linksys 家?guī)缀跛械脑O備都支持接入 Mesh 節(jié)點,所以要是有老產品也可以當子路由加以擴充。


我們先將連接在光貓上的主路由器設置好,MX4200 的網絡是支持 2.4GHz 和 5GHz 分頻,不過我是選擇的二合一,因為 APPle Homekit 不認分頻網絡。在設置好第一臺主路由器的賬號密碼之后,我們就可以陸陸續(xù)續(xù)添加剩下兩個節(jié)點。


下圖就是我成功適配 3 個節(jié)點之后的菜單頁面圖了,可以看到當前已經激活 3 個節(jié)點,同時接入了 17 個設備,后續(xù)也會陸陸續(xù)續(xù)增加了。按照官方的說法,配合 WiFi 6 的 OFDMA、BSS 特性,單支 MX4200 的【設備接入能力】可以達到 40 個設備,一套 MX12600 最高就能支持 120 個設備,也完整支持 MU-MIMO。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下 MX12600 的【性能表現】,首先我們來看看分頻情況:在「2.4GHz 頻段」下能掃描到 3 個信號,實際上就是三個節(jié)點的 2.4GHz 網絡。

? 信道:13、頻寬:20MHz、帶寬:286.8Mbps
? 信道:12、頻寬:40MHz、帶寬:573.5Mbps
? 信道:07、頻寬:40MHz、帶寬:573.5Mbps

「5GHz 頻段」下同樣分出了 3 個信道 6 個信號,這說明每個路由器節(jié)點能夠分出 2 個 5GHz 信號,算上 2.4GHz 的單信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三頻,值得強調的是 MX4200 的三頻都是 Wi-Fi 6 信號,哪怕是 MX5300 也沒能達到這個標準。

? 信道:44、頻寬:80MHz、帶寬:1201Mbps
? 信道:149、頻寬:80MHz、帶寬:2402Mbps
? 信道:157、頻寬:80MHz、帶寬:2402Mbps

為什么 MX4200 沒有選擇 160MHz 的頻寬呢?實際上是因為 160MHz 的抗干擾性偏弱如果有重疊頻段的其他信號,就容易出現干擾掉速,而 80MHz 頻率則能夠保障節(jié)點之間的穩(wěn)定傳輸,可以兼顧多設備的高吞吐量和兼容性。所以目前 Linksys 家也只有 MR9600 使用了這項技術,估計要在下一代 MESH 路由器上才能見到了。


最后我們來說說 MX12600 的【回程能力】,這款路由器共有三個工作頻段:2.4GHz(573.5Mbps),5.2GHz(2402Mbps),5.8GHz(1201Mbps),無線回程主要由兩個 5G 頻段靈活切換。上圖就是 Linksys 官方提供的回程信號檢查辦法,可以看到上面那個節(jié)點使用了有線回程,下面的節(jié)點使用的無線回程,使用的就是 5GHz 的 157 信道,無線回程強度為 -59/-57。


那么有線回程和無線回程的性能相差多少呢?我也測試了【傳輸速率】,我選擇了 6 個測試點如下圖所示,主要是覆蓋了廚房、客廳、廁所、主臥、次臥、陽臺的各個區(qū)域。


通過 iPhone 13 Pro Max + SpeedTest 進行了測試,可以看到使用「無線回程」時,除了客廳的主路由器外,各個房間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減,其中主臥和陽臺衰減速率最厲害,當然也有超過 300Mbps 的性能。當我們換成「有線回程」之后,基本上各個測試點的數據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客廳】:無線回程 ↓ 569Mbps / 有線回程 ↓ 569Mbps
【廚房】:無線回程 ↓ 438Mbps / 有線回程 ↓ 462Mbps
【主臥】:無線回程 ↓ 330Mbps / 有線回程 ↓ 567Mbps
【次臥】:無線回程 ↓ 425Mbps / 有線回程 ↓ 567Mbps
【陽臺】:無線回程 ↓ 321Mbps / 有線回程 ↓ 511Mbps
【廁所】:無線回程 ↓ 404Mbps / 有線回程 ↓ 488Mbps


MESH 路由器除了節(jié)點之間的穩(wěn)定傳輸外,還涉及到一個 Wi-Fi 節(jié)點的無縫漫游,即你在房間內移動設備時,總能幫你自動切換到信號最強的節(jié)點。我使用 iPhone 13 Pro Max 在整個房間里面穿梭后,實測下來有線回程的漫游會比無線回程更加頻繁,這說明 Linksys 不僅考慮的信號問題,還兼顧了傳輸速率,并且耗時非常的低,也沒有出現丟包的問題,所以如果你是邊看視頻或者邊打手游時,基本不用擔心出現視頻手游卡頓的問題。

【無線回程】:發(fā)生 2 次漫游
① 測試點 2-客廳→測試點 6-陽臺,耗時 6ms,無丟包
② 測試點 5-主臥→測試點 1-廚房,耗時 0ms,無丟包
【有線回程】:發(fā)生 3 次漫游
① 測試點 2-客廳→測試點 5-主臥,耗時 0ms,無丟包
② 測試點 5-主臥→測試點 4-次臥,耗時 0ms,無丟包
③ 測試點 4-次臥→測試點 1-廚房,耗時 4ms,無丟包

我也測試 5 的連接速率,可以看到通過 PS5 內置的網絡測速,「無線回程+無線連接」的下行速度已經達到了 476.5Mbps,如果改為「有線回程+有線連接」,下行速率還能提升到 553.9Mbps。需要注意的是如果 Wi-Fi 是 2.4GHz 和 5GHz 頻段合一,需要在網絡設置中選擇 5GHz 頻段,否則默認連接的是 2.4GHz,峰值速率只有 118.3Mbps。


我最新款的 MacBook Pro 2021 也成功接入了 5.2GHz 的 Wi-Fi 6 信號,此時的信道為 157,頻寬為 80MHz,帶寬為 1200Mbps。


最后,Linksys MX4200 還可以同 APPle Homekit 配合使用,在 APP 中就可以將其綁定到我的 APPle Home 上。我個人的理解是接入 Homekit 之后,就有了一層 APPle 背書的防火墻技術,可以保護節(jié)點內的智能家庭設備,


MX4200 接入 Homekit 之后,你可以在 APPle Home 中看到三款路由器,不過并不支持 2.4GHz 和 5GHz 分頻的網絡,所以需要使用雙頻合一的網絡才行。


總體來說,Linksys MX12600 較好地滿足了我對無線傳輸速率的需求,再也不用擔心臥室關門就斷網的窘境了,同時三頻 Wi-Fi 6 的功能也非常契合我和師弟總共超過 10 個支持 Wi-Fi 6 信號的設備,可以充分發(fā)揮 OFDMA 等技術優(yōu)勢了。最后,MX12600 也契合了我對智能家庭的所需,還能夠從直接接入 APPle HomeKit,實現底層網絡上的隱私安全保護,這是其他路由器目前所無法實現的功能,作為蘋果全家桶用戶的我只有一個感覺:秦始皇吃花椒——贏麻了呀。


三、桌面充電方案: 綠聯(lián) 30W 智充魔盒 Life+ 綠聯(lián) 100W 氮化鎵充電器


最后來給大伙介紹下我的桌面充電方案,雖然它們沒能和 PlayStation 5 產生直接的交集,但是他們?yōu)槲业淖烂嬲麧嵙⑾铝撕柜R功勞,算是默默奉獻型的老大哥了。我為了盡可能地追求桌面整潔,就把主要的插排、交換機都放到了后面的窗臺上。用顯示器碩大的身形擋住他們,所以眼不見心不煩。


但是桌面上總有一些設備需要充電,比如我的筆記本電腦、iPad Pro、iPhone。如果拿到別處充電,距離太遠又不方便使用,然而目前傳統(tǒng)的桌面插座造型又不符合我的審美,所以我更加需要那種多功能快充 + 外觀過得去 + 輕量化的插線板。

?【綠聯(lián) 30W 智充魔盒 Life】

我第一個看上的就是綠聯(lián)家的 30W 智充魔盒 Life,因為它的性價比是真的高,它擁有兩個新國標二合一插孔,同時還有兩個 USB-A(18W) 和一個 USB-C(30W),99 元的價格只能說香慘了。畢竟這年頭 30W 的 PD 充電器都得好幾十了。

「型號」:綠聯(lián) 30W 智充魔盒 Life
「三圍尺寸」:130mm(長)×105mm(寬)×89mm(厚)
「重量/長度」:388g / 1.8 米
「輸入 / input」:100-240V 800mA 50/60Hz
「快充協(xié)議 / USB-C」:PD2.0、PD3.0、PPS、QC3.0、蘋果 2.4、BC1.2、三星 AFC、華為 FCP
「快充協(xié)議 / USB-A1/A2」:QC3.0、蘋果 2.4、BC1.2、三星 AFC、華為 FCP
「輸出檔位 / USB-C」:5V/3A、9V/3A、12V/2.5A 、15V/2A 、20V/1.5A,最高 30W
「輸出檔位 / USB-A1/A2」:5V/3A、9V/2A、12V/1.5A,最高 18W
「價格」:¥99


30W 智充魔盒 Life 的造型類似于一個「小收音機」,同時還選用了清新的馬克龍綠色,加之它的體積非常地小巧(比 PS5 手柄還小上一大圈),放在桌面上使用可以說是和周圍環(huán)境打成一片了,絲毫不會有那種傳統(tǒng)插線板的突兀感。


在接口方面,30W 智充魔盒 Life 的頂部擁有 2 個 USB-A 和一個 USB-C,它們兩者擁有不同的單口輸出功率,如果同時使用時則共享 30W。通過 YZXStudio 電流電壓表進行快充協(xié)議嗅探監(jiān)測。可以看到 30W 智充魔盒 Life 的 USB-C 快充協(xié)議點亮了:PD2.0、PD3.0、PPS、QC3.0、蘋果 2.4、BC1.2、三星 AFC、華為 FCP,最關鍵的是支持 USB PD 30W。

「USB-C」:5V/3A、9V/3A、12V/2.5A 、15V/2A 、20V/1.5A,最高 30W
「USB-A1/A2」:5V/3A、9V/2A、12V/1.5A,最高 18W


從 PD 檔位的誘騙結果來看,USB 電流電壓表檢測到 USB-C 共有 5 個固定電壓檔:5V/3A、9V/3A、12V/3A、15V/3A、20V/5A,同時還有 2 個 PPS 檔位:3.3-11V/3A、3.3-16V/2A,PPS 快充方案的好處在于整合了目前高壓低電流、低壓大電流兩種方案,相比于固定檔位充電方案更具靈活性,目前小米家的手機就主要使用 PPS 的快充協(xié)議。



在 30W 智充魔盒 Life 的尾部是兩個二合一的插座,而且它們相隔較遠,所以不用擔心起沖突。插座向后開孔的設計,也可以避免電線向上方的延展,不會影響桌面觀感。


此外這個插座是符合新國標要求,內置 75N 兒童安全門,不用擔心兒童因為好奇插入異物而形成的安全風險。30W 智充魔盒 Life 的底部印有產品信息,同時左右各一的腳貼也能夠起到支撐和防滑的作用。


正因為 30W 是一個黃金充電檔位,所以它既可以喂飽我的 iPad Pro 2021 12.9 吋,也能夠讓 iPhone 13 Pro Max 達到 27W 的滿血充電狀態(tài),這是非常難得的。18W 的 USB-A 也可以留給安卓手機、APPle Watch 等低功耗需求的設備使用。

▼iPad Pro 2021 握手 15V / 2A 的 PD 協(xié)議,達到了 15.1855V / 1.91661A = 29.1047W 的充電功率。


▼iPhone 13 Pro Max 握手 9V / 3A 的 PD 協(xié)議,達到了 8.99798V / 2.95331A = 26.5739W 的充電功率。


最后在安全性方面, 30W 智充魔盒 Life 采用目前 V0 級別阻燃的 PC 外殼,這也是目前最高阻燃標準,同時在充電器內部植入了蘋果同廠 PI 芯片和自動識別功率芯片,可以做到長時間充電都不傷電池。此外,智充魔盒 Life 的 1.8 米長的線纜線徑非常粗,能夠承受 2500W(10A) 的最大功率,對于桌面使用綽綽有余了。


總體來說,綠聯(lián) 30W 智充魔盒 Life 既有出色的外觀顏值,能夠契合我的桌面環(huán)境整潔所需,同時它所有具備的2C1A + 新國標二合一插孔的多功能充電方案,很好地解決了我的桌面充電困擾。

?【綠聯(lián) 100W 氮化鎵 充電器】:

既然 iPhone 13 Pro Max 和 iPad Pro 2021 都有了 30W 智充魔盒 Life,那么我的筆記本電腦的供電問題怎么解決呢?所以也需要一個大功率的充電設備, 比如綠聯(lián)家的 100W 氮化鎵充電器。

「型號」:綠聯(lián) 100W 氮化鎵充電器
「三圍尺寸」:69mm(長)×69mm(寬)×33.4mm(厚)
「重量」:235g
「輸入 / input」:100-240V 2.3A 50/60Hz
「快充協(xié)議 / USB-C1/C2/C3」:PD2.0、PD3.0、PPS、QC3.0、QC4+、蘋果 2.4、BC1.2、三星 AFC、華為 FCP/ SCP
「快充協(xié)議 / USB-A」:QC3.0、蘋果 2.4、BC1.2、三星 AFC、華為 FCP、華為 SCP
「輸出檔位 / USB-C1/C2」:5V/3A、9V/3A、12V/3A 、15V/3A 、20V/5A,最高 100W
「輸出檔位 / USB-C3」:5V/3A、9V/2.5A、12V/1.88A,最高 22.5W
「輸出檔位 / USB-A」:4.5V/5A、5V/4.5A、5V/3A、9V/2A、12V/1.5A,最高 22.5W
「價格」:¥229

我之前給大家曬過 65W 的版本,這一回綠聯(lián)升級到了 100W 的 3C1A 方案,并且它的體積厚度并沒有太大的增長,這個就很難得了。


對比一下 MacBook Pro 的 87W 充電器,綠聯(lián) 100W 氮化鎵充電器不僅體積更小,同時接口數量更多,實現了 3C1A 的組合方案。


依舊是經典的灰色主體配色,在充電器的頂部是 3 個 USB-C 和 1 個 USB-A,我這種擁有很多的 USB-C to C / MFi 需求的用戶不要太高興。而且這個預留的 USB-A 也可以給 APPle Watch 的充電線使用。


綠聯(lián) 100W 氮化鎵充電器同樣采用了可折疊式插腳的設計,既減少了空間占用,同時把它防在包中就無須擔心劃傷包體或者包內其他物品了。


我們同樣通過 YZXStudio 電流電壓表進行快充協(xié)議嗅探監(jiān)測。可以看到綠聯(lián) 100W 氮化鎵充電器的 USB-C1 、C2、C3 的快充協(xié)議一致,不過功率有所區(qū)別,C1 和 C2 都能達到單口 100W,說明它們二者是可以盲插。USB-C3 功率略小一些,只有22.5W。USB-A 除了不支持 PD 協(xié)議外,其它協(xié)議都能點亮,用來給小米、華為一類的安卓手機充電還是不錯。

「快充協(xié)議 / USB-C1/C2/C3」:PD2.0、PD3.0、PPS、QC3.0、QC4+、蘋果 2.4、BC1.2、三星 AFC、華為 FCP/ SCP
「快充協(xié)議 / USB-A」:QC3.0、蘋果 2.4、BC1.2、三星 AFC、華為 FCP、華為 SCP


從 PD 檔位的誘騙結果來看,USB 電流電壓表檢測到 USB-C1/C2 共有 5 個固定電壓檔:5V/3A、9V/3A、12V/3A、15V/3A、20V/5A,同時還有 1 個 PPS 檔位:3.3-21V/3A。USB-C3 則是 4 個固定電壓檔:5V/3A、9V/2.44A、12V/1.83A、15V/1.47A,同時還有 1 個 PPS 檔位:3.3-11V/2A。


最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時,綠聯(lián) 100W 氮化鎵充電器最好的歸宿自然是留給支持 PD 快充的筆記本了,目前市面上的筆記本 PD 快充方案主要有兩種:65W 和 100W,前者更適合 Lg gram 17、后者則面向 MacBook Pro 2021。

▼Lg gram 17 握手 20V / 5A 的 PD 協(xié)議,達到了 19.705V / 2.963A = 58.401W 的充電功率。


最后在功率分配上面,「單口模式」下如果大家想要達到滿血 100W 功率,建議個人推薦大家優(yōu)先使用單口 C1 或者單口 C2。「雙口模式」下如果還需要同時要給筆記本電腦 + 平板電腦 or 手機充電時,就可以使用 C1 + C2,此時就是 65W + 35W 的組合方式。


「三口模式」中如果你要使用 USB-A 時,C1+C3+A 或者 C2+C3+A 也是不錯的選擇,至少能夠保障一個 65W 的輸出。這樣對于主要給筆記本供電的用戶而言是最高效的選擇。


如果大家覺得綠聯(lián) 100W 氮化鎵充電器還不能滿足你的多設備充電需求,你還可以考慮加入前文推薦的綠聯(lián) 30W 智充魔盒 Life。這樣一來,我的桌面就最多可以實現 4 個 USB-C + 3 個 USB-A 端口設備充電了。這也是為什么二者能夠在我的桌面上相輔相成的原因了。

分享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耐心觀看,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愛好測評的研究生。



為了玩轉 PlayStation 5,我為桌面添置了哪些好玩的數碼產品?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泸州市| 文水县| 靖江市| 阿克| 潜江市| 砀山县| 永济市| 固原市| 富平县| 鲁甸县| 保康县| 惠安县| 赤城县| 武威市| 晴隆县| 阿荣旗| 诸城市| 泊头市| 昭觉县| 梨树县| 区。| 军事| 东阿县| 康定县| 苍南县| 湛江市| 印江| 富蕴县| 永福县| 桦南县| 金湖县| 大埔县| 莫力| 阿城市| 西丰县| 广东省| 桐柏县| 商丘市| 灌云县| 宁德市|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