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智擒天皇表親赤本大佐”一事考

2021-07-19 17:28 作者:史圖館  | 我要投稿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并非嚴謹?shù)臍v史學術研究,僅供參考;未經授權,禁止二傳,違者必究。

本文作者:浩瀚星之海

包森智擒赤本大佐,是指1939年4月15日,冀東八路軍包森支隊在冀東遵化縣活捉日本憲兵“司令”、天皇“表親(表弟)”“赤本大佐”。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特別是唐山人都聽說過。唐山市委黨史研究室、遵化縣委黨史研究室、冀東烈士陵園、盤山烈士陵園等部門已研究過這件事,對“赤本”的身份、職位、軍銜、事件情節(jié)等亦做了正確、嚴謹?shù)目甲C與科普,到今天成果豐碩。然而仍有一部分人沒能看到有關部門的著作,沒有到冀東烈士陵園紀念館、盤山烈士陵園紀念館參觀學習,仍然被某些“營銷號”誤導。破除錯誤觀點,宣傳抗日戰(zhàn)爭史,依然任重道遠。在多位冀東黨史研究者、愛好者的幫助下,筆者對“赤本”被俘一事做一個簡單的考證與梳理。

[1]冀東八路軍在喜峰口作戰(zhàn)

【一】 傳統(tǒng)觀點

(1) 背景:

[2]冀東抗日武裝大起義與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

1938年7月6日,經歷了長時間的周密策劃下,灤縣高培之、李潤民、張鶴鳴、張振宇等同志在灤縣港北村舉行起義,標志著冀東抗日武裝大起義的正式開始。至此,10萬余人組成抗日武裝。在這當中,由我黨直接或間接領導的華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區(qū)(冀東抗日聯(lián)軍)共三路軍隊七萬余人,抗日烽火席卷冀東二十余縣。同時,八路軍第四縱隊五千余人在宋時輪、鄧華的率領下挺進冀東,與冀東抗日武裝一起,連續(xù)作戰(zhàn),各武裝攻克了昌平(平北,挺進途中攻克)、寧河、寶坻、薊縣、玉田、樂亭、遷安、平谷,興隆、盧龍縣城,殲滅了大量的日偽軍。

[3]宋時輪、鄧華

然而在秋、冬季,日偽軍將要發(fā)起大規(guī)模掃蕩,1938年10月上旬,四縱、河北省委、冀熱邊特委、抗聯(lián)主要領導人在豐潤九間房召開會議,許多領導人對敵軍實力過于高估,沒有堅持在冀東進行游擊戰(zhàn)的信心,下達了率領大部抗日聯(lián)軍西撤的錯誤決定。在這之后,各路抗聯(lián)及四縱,共數(shù)萬人的部隊開始西撤,途中遭到了日偽軍的層層堵截,加上天氣寒冷,戰(zhàn)斗減員、非戰(zhàn)斗減員非常嚴重,尤其是冀東抗聯(lián)大部分士兵沒有受到專業(yè)的訓練,對革命思想還沒有深刻的認識,紀律欠佳,撤退過程中潰散的情況很多,最終導致冀東抗聯(lián)減員90%多,冀東抗日武裝遭到極大的損失。

[4]冀東抗日武裝大起義(油畫)


[5]八路軍部隊轉移

不過在西撤之前,第四縱隊在冀東地區(qū)留下三個支隊,一共不足五百人,這三個支隊中,第二支隊(包森支隊)號稱200余人,實際在一開始,除去傷病員,可參加戰(zhàn)斗,包括馬夫在內的僅44人,后來收編了許多武裝,包括孫永勤舊部及各個起義隊伍,部隊有所擴大。李運昌率領的二路軍在西撤過程中遭到日偽軍阻擊,隊伍損失嚴重,不得不東返。最終在日偽軍的堵截、圍剿下,李運昌二路軍,29個縱隊,12個獨立大隊,從一開始的5.5萬多人,到最后直屬部隊一度只剩下130余人。

在李運昌正為冀東之后的抗戰(zhàn)發(fā)愁的時候……

[6]冀東八路軍在困苦的環(huán)境下堅持

有一天下午,我看見一個叫梁天柱的戰(zhàn)士,正雄赳赳地在那里站崗,我問他:“你怎么沒走呀?”他說:“我是共產黨員!”一句普通的話,說的我心里熱乎乎的。是啊,我是黨員!黨員就要堅持革命,而且要堅持到底!我召開了軍人大會,號召大家堅定信心,學習紅軍長征精神,把抗戰(zhàn)進行到底。會后,我們重新布置了工作。

[7]李運昌


[8]李運昌(左)

在這危急關頭,在日軍都宣稱“抗聯(lián)戰(zhàn)士在長城上哭著呢”的時候,留守在冀東地區(qū)的八路軍三個支隊及抗聯(lián)余部,從38年11月到39年6月,與敵交戰(zhàn)233次,其中主動進攻105次,在反掃蕩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三個支隊和冀東抗聯(lián)人數(shù)規(guī)模都有所擴大,武備逐漸增強。

[9]起義隊伍西撤

(2) 前奏:

包森支隊在冀東地區(qū)的活動與作戰(zhàn),讓冀東地區(qū)的抗日星火重新燃燒,給日偽軍造成了很大麻煩。赤本尼三是日本天皇的表親,大佐軍銜,在冀東擔任憲兵司令,坐鎮(zhèn)遵化。1939年3月2日,包森支隊的王振錫(注:一說叫王振西)因病在家休養(yǎng),第二天因他人告密,被日偽軍抓去。赤本這個人十分自大,認為這是個消滅包森支隊的好機會…....

[10]日軍崗哨

(3) 經過:

1938年4月25日晚上,第二支隊的支隊部成員馬蘭田、賈振遠、五中隊副隊長年煥興及三四名戰(zhàn)士組成游擊小組,在遵化東北張家墳執(zhí)行偵查任務。當晚在該村留宿。

26日,一行人化裝成老百姓,在村南路邊的壩坎上幫老鄉(xiāng)脫坯,快到中午的時候,從村南邊來了三個人,走在前面的那個人穿粗布便衣,走在后邊的兩個人都穿大褂,像是做買賣的。

[11]化裝行動的冀熱遼八路軍

等走近一看,前邊那個人是手槍班的王振西,這時賈振遠小聲說:“注意聽我命令!”那三人越走越近,當王振西走到跟前時,他暗示要做好準備,并低聲說:“后邊是敵人?!辟Z振遠、年煥興和馬蘭田同時拔出手槍,大吼一聲:“不許動!”從壩臺上跳了下去,

[12]訓練中的八路軍

用槍頂住了敵人的腰眼。敵人要伸手掏槍,未等掏出來,一個戰(zhàn)士上去一把拽住他的手,撕開他們的大褂,繳了他們的手槍。這時王振西說:“捉住的這兩個,一個是日本憲兵隊長、一個是翻譯?!辈⒋呖熳撸f:“日軍大隊就在大劉莊。”大劉莊離張家墳村不過四五華里,于是一行人趕緊押著日軍和翻譯往北走。那個日軍“嘰哩哇啦”地嚷,就是不肯走。年煥興找來一根豬毛繩,捆住鬼子的雙手,連拉帶拽地往候家寨撤。

一路上,賈振遠邊走邊盤問那個翻譯。這家伙姓孫,遵化平安城人,是在“家禮”(冀東的一種青紅幫)的。正巧賈振遠也入過“家禮”。二支隊分散隱蔽后,包森同志曾幾次讓他們擺香堂為掩護做群眾工作。賈振遠便和那翻譯說起了行話,了解到這個日本人是憲兵隊長,叫赤本。翻譯表示,以后再也不給日本人干事了。他還挑著大拇指說:“王振西眞行,足智多謀。”走出了十幾里,快到候家寨了,后面突然響起了槍聲,日偽軍大隊人馬追了上來。赤本聽見槍聲可來了勁,像條死狗一樣,說什么也不走了。幾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拖到了侯家寨北邊的邊關樓子里,實在拖不動了,便開始審問他,他還是“嘰哩哇啦”地叫著。翻譯說他要找包森,要和包森見面。這時槍聲越來越近,一行人商量,得趕緊北撤,不然很有可能被包圍。賈振遠指著翻譯說:“把他放了吧!”大家誰也沒說話。賈振遠便對翻譯說:“你走吧!”那翻譯趕忙作了個揖,說聲:“謝謝三老四少。”轉身就跑了。之后又拖著赤本往北撤,出了邊關墻,后面的槍聲還在不停地響著。幸好山上有民兵阻擊日軍先頭部隊,敵人才沒很快追上來。

[13]分組活動的抗日武裝

天擦黑時,到了馬蹄峪北邊的柳樹溝子。這里只有幾戶人家,一行人又渴又餓,就到一個老鄉(xiāng)家里找了點飯吃,也給赤本盛上一碗,這家伙怎么也不肯吃。吃完了飯叫赤本走,只見他跪在地上,撕開大襟,胸前露出一個系在脖子上的小銅佛,嘴里不停地叨叨咕咕,像是在禱告。一個小個子戰(zhàn)士從身后往起拽他,不料赤本騰地站起來,側身一踹,把那個戰(zhàn)士踹出去老遠。這可真把馬蘭田等人氣壞了,上前按住他,他嚷著又跪在地上。賈振遠和年煥興商量幾句,對大家說:“日軍肯定會緊追不放,干脆把赤本就地處決?!蓖跽裎髋艿嚼相l(xiāng)屋里拿來一把舊斧子,處決了赤本。大家七手八腳刨了個坑,把他埋了,還在上面插了個柳樹枝子作記號。埋完赤本后,經過商量,為了縮小目標便于隱蔽,決定分頭轉移。于是,賈振遠、王振西和馬蘭田往東,年煥興他們往北,分別活動了。

[14]在山區(qū)里活動的八路軍

(4) 前因:

赤本認為經過掃蕩,冀東八路軍被消滅得差不多了,包森一個人東躲西藏,找著他是手到擒來的事!得知王振西是包森警衛(wèi)班的,就把王振西從獄里提出來審訊。

赤本問:“你是包森的警衛(wèi)員,你能領我們去找包森嗎?”王振西心里捉摸:“他們要找包支隊長,何不借此機會到監(jiān)獄外邊轉轉,萬一碰到我們游擊隊,自己興許就能逃出大獄!”于是恭順地說:“我是他的警衛(wèi)兵,還不知道經常住在哪兒!”赤本便說:“你帶我去找他,我要和他面談?!蓖跽裎鳚M口答應。

[15]日軍盤查過往行人

第二天赤本帶著60多名警備隊,乘汽車跟著王振錫,王振錫看到赤本帶領這么多人,三三兩兩活動的游擊小隊肯定干不過,于是對赤本說:“你帶這么多的隊伍,還有你這身軍裝,包森的偵察員看見,還不轉移?”赤本點頭,叫人找來兩套中式衣帽,和翻譯換上便裝,叫帶來的60多名警備隊在后尾隨,跟著王振錫到了張家墳。結果最后不但沒捉住包支隊長,赤本反倒被偵察分隊活捉;押著俘虜抓包森,自己反而成了俘虜。

[16]行進中的日軍

(5) 后續(xù):

四天后,馬蘭田等人在禪林寺見到了包森支隊長,一見面,他握住王振西的手說:“你們活捉赤本干得好,很出色,為抗戰(zhàn)立了一大功!”賈振遠匯報了經過,檢討說:“可惜赤本叫我們處死了,沒有能把活的帶來?!卑f:“你們給人民除了一大害,處死也有功嘛!”這時炊事員叫我吃飯,包森風趣地說:“你們立了功應該吃肉,可這是和尚廟,只能吃素了!”說得大家哈哈大笑。

[17]包森在塔院觀察敵情

赤本失蹤后,日本國內與華北日軍非常震撼,為了找到赤本,他們軟硬兼施。一方面,敵方集結了一萬多日偽軍連續(xù)討伐圍剿了一個多月,派飛機對遵化、興隆、豐潤等地低空偵察,散發(fā)傳單,威脅交出赤本;同時加強了情報搜集工作,有十五個村子,當中十六個送情報的村干部被扣押到縣城,要求每天都要送關于赤本的情報,沒有情報保長就得簽字畫押,打證取保,一直折騰了六個月。除此之外,相傳日本還派了著名特務川島芳子前來搭救。另一方面,日軍想方設法企圖跟包森溝通,他們組織商務會中有名的人到各村挨個游說,讓村民帶著信件往山里送了數(shù)十封信“面呈包司令長官”,信中提及愿以五十挺機槍和數(shù)十箱彈藥換回赤本或赤本的尸體;赤本的老婆也來到遵化,到處演講,說:“誰都有妻兒老小,講點人道主義。”

包森最后的確收到送來的信件,他看完后笑著說:“侵略者還給我封官了,告訴他們,講條件嘛,兩條:一是讓他們滾出中國去,二是讓他們投降?!?/p>

[18]八路軍騎兵部隊向遼西挺進

最終日軍尋找赤本的事情不了了之,包森率領部隊在這之后攻克東新莊、開辟盤山根據(jù)地、全殲武島騎兵隊、開拓冀東西部地區(qū)、強襲東雙城、果河沿全殲偽四團,為抗日戰(zhàn)爭和冀東根據(jù)地的建設立下不朽功勛。1942年2月17日,冀東軍分區(qū)副司令兼十三團團長包森,在野瓠山同偽滿軍作戰(zhàn)時,親臨前線指揮,在觀察敵情時被敵軍子彈擊中,英勇犧牲,年僅31歲。

[19]冀東抗日軍民反治安強化運動

包森犧牲后,冀熱遼軍民無不悲痛,他們懷著必勝的信心與復仇的決心,不斷地打擊日偽軍。45年夏秋兩季,冀熱遼軍區(qū)發(fā)起攻勢作戰(zhàn),攻克、接收了薊縣、寶坻、寧河、三河、香河、興隆、順義、平谷、玉田、遵化、豐潤、遷安、盧龍、樂亭、臨榆、撫寧、青龍、綏中、興城、圍場、寧城、凌源、承德、錦州等幾十座各類城市,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最終勝利。

[20]冀東八路軍攻克山海關


--------------------------------------------------------------------------------

【一】 相關中方史料

關于赤本大佐的中方資料有不少,當中內容大體上一致,在婁平所編《冀熱遼人民抗日斗爭史軍事工作資料(上)》當中就有赤本大佐的記載,另外新華日報根據(jù)這一事情寫的《日本天皇表弟赤本大佐被俘記》,描述相對細致,但和真實情況有偏差。1944年6月22日,第十八集團軍總參謀葉劍英在延安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1939年4月26日我冀東游擊隊(包森支隊)在遵化所俘的敵寇天皇表弟赤本大佐及其隨從六人?!?/p>

抗戰(zhàn)之后,又有不少參與俘虜赤本的八路軍提供了回憶錄,例如本文前述的“經過”一節(jié),就是改編自馬蘭田的《生擒日本憲兵隊長赤本》,其它也有來自戰(zhàn)后的實地考察、訪談等,筆者是學生,沒有能力查到訪談原件,只能從前輩們寫的論文中找到引用的一部分。由于本次行動規(guī)模不大,故無如戰(zhàn)斗詳報這樣專門的檔案。

【二】 相關日方史料

由于筆者沒錢,能搜集到的日方史料有限,檔案方面,直接有關的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上找到了B02032001500,另外《日本憲兵正史》當中也有記載。

[21]B02032001500


[22]日軍記載的包森支隊

【三】 研究綜述

(1)戰(zhàn)爭年代,環(huán)境艱苦,人力物力都用在軍事和經濟上,沒有對歷史做過多的投入。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百廢待興,在建設國家的同時,也在抗戰(zhàn)史上做了不少努力,然而可惜的是,由于經濟發(fā)展尚有較大提升空間等條件的限制,對赤本大佐被俘一事的研究仍不充分。八十、九十年代,國家支持地方研究與編纂革命史、地方史等,我國抗戰(zhàn)史研究迎來了第一個春天,各地政府及民間積極參加抗戰(zhàn)史研究,完成了各縣革命史的編寫工作,抗戰(zhàn)史研究進展迅速,成果輝煌,現(xiàn)在看來,八九十年代的研究成果相對真實可靠、內容非常豐富,“含金量”是很高的,對現(xiàn)如今來說依然有很大用處。

[23]冀熱遼抗日根據(jù)地研究論文集

許多學者及抗戰(zhàn)史愛好者對赤本大佐被俘一事有很多疑議,對此,河北省委下達《活捉赤本大佐的考證》這一專題,唐山市委黨史辦將此專題交給遵化,于1985年左右開始進行核實與考證,采訪了大量群眾,查閱了許多文獻,當中李永春、馬秀山、鄧榮顯等人明確對赤本大佐的軍銜、身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赤本根本不是天皇表親、表弟,只是個遵化縣的憲兵隊長,是個上士或者中士的小官。另外也有像馬熙群等,對赤本身份、軍銜沒有疑議,但對是誰俘虜赤本與俘虜時間問題有不同看法。這些學者在赤本大佐的問題研究當中,起到了先鋒軍與開拓者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以上前輩們的工作對抗戰(zhàn)史研究的貢獻很大,不過由于當時網(wǎng)絡尚不發(fā)達,國內外交通不便等原因,對日方資料不夠重視,能引用的也寥寥無幾。實地采訪所獲得的信息,因沒有原始資料支持而顯得可靠性不足,研究依然存在了許多疑問。

步入二十一世紀,網(wǎng)絡迅速發(fā)展,一篇對冀東抗戰(zhàn)史研究學者程水星等人的采訪當中,提到了赤本大佐的問題,通過考證和調閱日方檔案,認為赤本大佐真名池本信次郎,是遵化縣的軍曹隊長,被八路軍鮑森支隊的年汗卿俘虜(日方人名記載有誤,鮑森應為包森,年汗卿應為年煥興)。

(2)冀東地區(qū)的抗戰(zhàn)史研究學者及愛好者,以求真務實、嚴謹細致的學術作風,對“赤本”被俘一事始終堅持以事實為依據(jù),紀念館對“赤本”的“大佐”、“天皇表弟”等未經證實的說法不采納,對于“赤本”的相關事情不斷進行考證,有錯必糾。唐山市委黨史研究室、遵化縣委黨史研究室、冀東烈士陵園、盤山烈士陵園等部門深入研究并“挖掘”出有關“赤本”的日方檔案,及時收入書中、在紀念館展覽,立下了正確的結論,公之于眾,為抗戰(zhàn)史研究做出很大貢獻。

[24]冀東地區(qū)抗戰(zhàn)史學者編寫的書籍


[25]編寫人員,感謝他們對冀東抗戰(zhàn)史研究的貢獻


[26]書中收錄的日軍檔案B02032001500

不過由于“赤本”的名稱、職位、軍銜等錯誤地被網(wǎng)絡營銷號大范圍傳播,誤導了許多人,給抗戰(zhàn)史的深入研究、科普造成了極大阻礙。冀東地區(qū)黨史研究者、愛好者仍然存在著人數(shù)不足的問題,“新鮮血液”注入不夠。許多人沒能及時了解到唐山市委黨史研究室、遵化縣委黨史研究室、冀東烈士陵園、盤山烈士陵園等部門的成果。

[27]白草洼戰(zhàn)斗示意圖等


[28] 盤山革命紀念館收錄展出的B02032001500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我等青年人應勇?lián)厝?,扛起大旗,積極投身于冀東等地區(qū)的抗戰(zhàn)史學習、科普與研究。為此,筆者需要為“赤本大佐”被俘一事做一個簡單的考證與梳理。

[29]盤山革命紀念館


[30]冀東烈士紀念館

【四】 筆者研究

[31]生俘池本略圖

(1) “赤本”真名

“赤本大佐”在八九十年代以前,各類文獻史料及研究成果都稱之為“赤本”或“赤本尼三”。在那篇采訪文章中,聲稱赤本大佐原名為池本信次郎,筆者在亞洲歷史資料中心上找到了這一說法的原件,編號B02032001500的檔案,對“赤本大佐”被俘一事給出了簡略的敘述,明確記載了其真名應為“池本信次郎”。

[32]檔案中明確寫出池本信次郎

不過筆者又獲取了日本方面“全國憲友會”所著的《日本憲兵正史》有關“赤本大佐”的相關部分,該書稱之為“池上”。這樣一來,就有三種說法:赤本(尼三)、池本信次郎和池上。那么,究竟哪種靠譜呢?

筆者認為“池本信次郎”是符合事實的,原因如下:

1. 日本確實有池本這個姓,B02032001500作為原始檔案,與“赤本”被俘距離的時間最短,不可能出現(xiàn)回憶出錯的情況,且作為軍隊相關檔案,編寫較嚴(至少是己方人名上),寫錯自己部隊軍官的人名可能性很低。

2. 池與赤發(fā)音相似,中方起初記載就是赤本,但該人名是 “赤本”的翻譯口述的,估計是由于口音問題導致的“同音不同字”,赤本作為姓氏,在日本很鮮見,我目前還沒有見過姓赤本的日本人,可見赤本應為“池本之誤。

3. 《日本憲兵正史》內容應為戰(zhàn)后日軍侵華老兵及相關人員所述,理應有一定的可靠性,然而日本所寫的部隊史出現(xiàn)小錯誤是有先例的,如《中國駐屯步兵第一聯(lián)隊史》當中,就寫錯了天津特務機關長雨宮的軍銜,少將寫成了少尉,僅僅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相當于本應當率領幾千人的聯(lián)隊長的人,卻給安排當了一個管理三五十人的小隊長,這豈不可笑?我在寫《沙河驛戰(zhàn)斗與被八路軍擊斃的高羽麻二少將》一文中沒有考慮到日本部隊志會犯這個錯誤,原封不動地就把原文所寫編制照搬了,給我及讀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這里要給各位道個歉。

話扯遠了,除了有先例外,《日本憲兵正史》對池本的記述還出現(xiàn)了其它的低級失誤,即使是所寫內容,與現(xiàn)實出入的也有不少,需要去偽存真。由此看來,“池上”應為“池本”之誤。

[33]遵化縣城


[34]遵化縣城門

(2) “赤本”軍銜

八十年代以前,由于水平與條件限制,人們對日本編制、軍銜制度尚未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在池本被俘后,無論是根據(jù)地資料還是民間傳說,很多都稱“赤本”為大佐。1944年葉劍英所說“赤本”為大佐,甚至是天皇表弟,各界,包括日軍也無質疑,這就更“證實”“赤本”是大佐這一“事實”,同時也說明“赤本是大佐”這個觀點抗戰(zhàn)史就有。八十年代后,許多學者力圖擺脫“文獻資料與口述資料有出入時,堅持以文獻資料為準”的束縛,通過對相關人士,包括原偽職人員、偽軍人員、我方情報人員等的采訪,得知“赤本”并非大佐,而是中士或者上士,是個班、排級的小官。這里筆者引用李永春、馬秀山兩位前輩的《關于當年駐遵化日軍憲兵隊長赤本軍銜的考證》一文對相關人員的采訪內容:

[35]日軍駐屯的小隊

(1) 齊煥文:男,69歲(指1985年9月29日訪問時),他于1939年3月到遵化警察隊,于數(shù)日后調到日軍憲兵隊當夫役(即差役)專門伺候赤本,他對赤本的身材、長相、穿著、習慣、居住房間、生活待遇情況無所不知,且記得當時與赤本同時被捉的那個當翻譯的人的姓名及赤本被殺之后的繼任者,他證明赤本的軍銜不是大佐,是個中士級憲兵隊長。
閻福全:男,78歲(指1988年訪問時),他于1935年春開始,在遵化城內當偽警備隊戰(zhàn)士,后提升為班長、小隊長,后任中隊長,一直干到日本投降后回家,一直在家參加勞動,記憶尚好。他當時認識赤本,他證明赤本的軍銜不是大佐。
王樹德:男,現(xiàn)已故(84年曾訪問過),生前住遵化縣孔莊子村,1939年曾于遵化偽警察所任文秘,住在赤本辦公室的前院。他認識赤本,證明赤本不是大佐,是個中士階級。

[36]八路軍在村落作戰(zhàn)

(2) 考查赤本當時所配的肩章標志表明他的軍銜不是大佐,日軍大佐階級的肩章式樣,外有花邊,內有兩杠,中間三個花。赤本的肩章是一杠兩花,外無花邊。前面提到的齊煥文、閻福全、王樹德在分別接受訪問的情況下不謀而合地說,赤本的肩章上不帶花邊,中間是一道杠,特別是齊煥文在1988年3月11日我們再度訪問時,十分肯定地說:“赤本的軍銜是個中士階級,肩章上無花邊,中間只有一道杠。后來接替他的是個少尉階級,肩章上有花邊,中間一道杠一個花,他叫嬰井原吾?!彼€說:“那時我年輕好奇,注意過這些?!贝送?,一位在1939年在遵化偽警備隊當過上士文書的人,名叫輝文漢。還有一位當時在遵化城內做裁縫,與我方地下人員有情報關系的人,他叫王子順,現(xiàn)住遵化鎮(zhèn)北街,這兩個人也都說明他的肩章是一杠兩花。

既然當時偽軍、偽職人員都說赤本是中士,那么為何民間,甚至是許多資料上都說池本是大佐呢?在那篇采訪報道中,程水星認為是“漢奸翻譯亂說的”。然而,上世紀有人訪問過包森支隊的偵察員、活捉池本的當事人和在場人,都說當時不知道赤本的軍銜,曾訪問過當事人馬蘭田,他說當時只知赤本是個憲兵隊長,只是后來聽說是個大佐,但不知道此說的起源和根據(jù),也曾訪問過一位名叫張士海的老同志,捉池本的那天他和另一位參加捉池本的人年煥興配合活動,也還記得經過情形,但并不知道赤本的軍銜。由此可見,那篇報道觀點有誤。

[37]日軍炮樓

當時被抓去的村干部鐘桂金曾說:“那時候就知道赤本是司令,不知是大佐?!笨梢姰敃r已經有“司令”的說法了,因為“赤本”雖然是中士,但作為憲兵隊長,是有一定的權利的,對遵化縣的日偽警備隊,他有能力調動指揮,甚至說縣政務活動,也可能有所影響,當時老百姓對池本了解不多,故稱這種權利比較大的人為“司令”,甚至之后傳成了“赤本大佐,是日軍‘(北)平東憲兵司令’”。從中可見,“赤本”的“大佐”一說應該是偽軍職人員、民間老百姓以及八路軍之間的以訛傳訛,最后造成了錯誤。

[38]日軍機槍陣地

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情報工作,尤其是地方情報工作,著重于日偽軍兵力調動、作戰(zhàn)范圍與時間,對于日偽軍編制、人員官職并沒有過多了解,導致出現(xiàn)了很多錯誤,例如《遵化文史資料大全》當中記述了1942年5月的薊縣西岱莊戰(zhàn)斗,說“打死幾名日本軍官,其中有一四四聯(lián)隊長田浦少將”。首先日軍在冀東地區(qū)確實有叫田浦的聯(lián)隊長,但任職于第一聯(lián)隊,此人并沒有在冀東戰(zhàn)死。另外《浙東抗日根據(jù)地》收錄的《抗戰(zhàn)勝利,積極準備收繳三北一帶敵偽武裝》的電報中,提到了“據(jù)說聽到日(本天)皇已自/殺”的不知從哪里聽說的小道消息,從這兩個例子也可以看出,許多中方資料提到的“擊斃日軍XX大佐”,更多的是一種宣傳手段、民間的以訛傳訛,可靠性極低。

目前,池本是中士一說已被黨史學者廣泛接受,但日方資料記載如何?我們先來看B02032001500這篇日方檔案,已經被盤山革命紀念館收錄展出,非常明確地記載了“遵化縣城內駐屯憲兵隊憲兵曹長”,而《日本憲兵正史》記載略有差別,說池上(本)是軍曹。這里出現(xiàn)個問題:中國的中士對應的是軍曹,而上士對應的才是曹長,為何許多偽軍職人員都說是中士,這證明了日方檔案記載錯誤了嗎?

[39]盤山烈士陵園


[40]冀東烈士陵園紀念碑

并不是如此。首先筆者要提到日軍一個奇特的軍銜制度:如果一個日軍掛著一個軍銜服役了一段時間,但在服役過程中戰(zhàn)死了,那么這個日軍的軍銜就會在死后晉升一級。比如高羽麻二,他本來是大佐,但在沙河驛戰(zhàn)斗中被八路軍打死,死后就被追晉為少將。又比如楠木鐵夫,是27師團第12中隊隊長,大尉軍銜,在渠梁河戰(zhàn)斗中被八路軍擊斃,就在死后追晉為少佐。但黃土嶺戰(zhàn)斗中被打死的日軍中將阿部規(guī)秀就沒有追晉為大將,這是因為他剛當上中將不久就給打死了,所以沒有追晉。

池本也是如此,他本來是軍曹,被俘后不聽話被八路軍處決了,日軍就追晉他為曹長,也就是晉升一級。雖然日軍對于被俘人員是很歧視的,如果被俘,那么按道理說就無法追晉。但為了士氣和面子,特別是被俘后死了,日軍有時候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這個事的要求沒有那么嚴苛。

除了這些方面外,池本死后,接替他的是位叫嬰井原吾(可靠性待查)的少尉,而遵化憲兵隊的上級唐山憲兵隊加藤清一也只過是個大尉,難道大尉還會給大佐下達命令?這不下克上嘛!再上級就是天津憲兵隊了,當時的天津憲兵隊長村野直弘也就個中佐,下級軍銜不可能比上級還高。

綜上所述,池本信次郎應為軍曹,死后追晉曹長。

[41]偽冀東道

(3) “赤本”身份

在捉赤本之前,并沒有天皇表弟、天皇表親、天皇駙馬等說法,就是個普通的憲兵隊長。在他死后,各種“八卦”就起來了,據(jù)刊登過活捉赤本消息的《老百姓》(抗戰(zhàn)時地下刊物)云光所說,他在一家飯館吃飯時,從日偽軍人彼此交流中親自聽到赤本是裕仁天皇表弟。可見不僅是根據(jù)地老百姓,連偽軍也傳起來了??梢娺@件事影響力之大。八十年代雖然很多人對赤本軍銜有疑問,但很少有懷疑過赤本是不是天皇表弟、天皇駙馬。到了二十一世紀,網(wǎng)絡發(fā)達,交通更加便利。2010年,一位叫“瀚海存真”的網(wǎng)友首先提出質疑,他在查閱天皇家族圖譜并沒有發(fā)現(xiàn)叫赤本的人,閻瑞賡也認為赤本并不是皇族。在側面上,如果池本是天皇表弟,加上他在到任后并沒有干出什么特別突出的事,甚至有些幼稚的作為可以看出,他肯定是在日本國內,或者在一些安全的地方當個閑職,怎么可能會把他送到敵后前線呢?

可見池本為天皇表親或天皇駙馬一說不可信。

[42]開赴前線的日軍

由(2)、(3)點筆者大致認為:池本的“軍銜”、“身份”問題,可能是以訛傳訛或情報失誤造成的。

(4) 被俘問題

池本被俘一事充滿了巧合,首先池本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在回憶錄中就可以看到,被俘時他沒有考慮自己的處境,反而還想著找包森;八路軍給他白米飯也不吃,甚至踹翻了一位戰(zhàn)士,可見此人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同時,這個行動不是池本一人策劃,還受到了唐山憲兵分隊長加藤清一大尉的指使,命令池本前去調查,“一旦發(fā)現(xiàn)游擊隊頭目即行逮捕?!?/p>

[43]日軍檔案記載的冀東抗日武裝

其次是王振錫的事情,他離包森很近,知道得多。當時抗日隊伍剛拉起來,又經歷了挫折,許多打著抗日旗號的隊伍魚龍混雜,有些人經不起考驗,成了可恥的叛徒。

日軍招安地方武裝是有先例的。靜海的張寶正曾拉起來一支部隊,后來被日軍招安,當了偽軍。津南李景文部是土匪,也接受了日軍的招安。西撤失利后,冀東地區(qū)涌現(xiàn)出許多不受各方領導的地方武裝,他們打著抗日旗號,但不真抗日,只想著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旦日軍來招安,很多都會投敵。也正是有先例,讓池本放松了警惕。

[44]日軍繪制的冀東抗日武裝分布圖(包森名字有誤)

池本認為王振錫可以信任,甚至敢拋下部隊帶三個人就去勸降包森,也是由于這些原因。

(5) 被俘時間

《生擒日本憲兵大佐赤本》、《中共黨史參考資料》等資料都認定為1939年4月26日,《日本憲兵正史》中記載的是1938年8月,而B02032001500所記載的則是1939年4月15日,李梅溪所寫《活捉憲兵司令赤本》更為離譜,為1941年。1939年4月15日、1939年4月26日、1938年8月、1941年這幾種說法中,究竟哪一個是準確的呢?

筆者認為1939年4月15日是準確無誤的。首先,4月15日是日軍檔案所載,雖然日軍檔案也不是百分百靠譜,但寫錯日子這種事還是很少的。戰(zhàn)地記者韋岡曾寫過赤本大佐的事,寫道:“二十八年四月中旬……”可見應為4月15日。那么為何會出現(xiàn)4月26日這一記載呢?親歷者袁漢文等多人回憶“1939年農歷2月25日9點多……第二天年等化裝成老百姓,發(fā)現(xiàn)從杜英文家北面山丘上向崔子西家過來三個人……”筆者查了下日歷,發(fā)現(xiàn)1939年農歷2月26日就是4月15日。馬蘭田也回憶道:“是在1939年清明節(jié)之后”。1939年清明節(jié)是4月6日,那時候很多人還會用二十四節(jié)氣,如果是26號,馬蘭田應該會說4月21號的谷雨的5天后。可見4月26日之誤應該是當時人員素質還不夠,把農歷改成公歷時只改了月份,但沒改日子,造成了錯誤。

[45]在冀東堅持的八路軍

至于1938年8月、1941年兩種說法就更不可能了。1938年8月正是冀東抗日武裝大起義轟轟烈烈之時,暴動隊伍早就占領了廣大鄉(xiāng)村,《日本憲兵正史》原文中記述:“河北遵化,收到有強力的游擊隊頭目潛伏的報告。”38年8月,冀東各地的抗日隊伍正在擴大戰(zhàn)果,有的和日偽軍對峙,有的甚至是追著日偽軍打,根本沒有潛伏的必要。在這種情況下,日偽軍很少說敢?guī)ьI小股部隊出城,當時各個起義隊伍,多的有數(shù)千人,少的也有幾百人、幾十人,池本再蠢,他也只敢在39年西撤失利、抗日隊伍損失嚴重的時候帶兩個人去找包森,像38年那種起義隊伍風生水起的時候,池本是不敢這么干的。更何況,38年8月包森帶隊正在興隆一帶活動,怎么可能突然到遵化呢?

[46]在山地活動的冀東八路軍

至于1941年之說,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據(jù)《冀熱遼子弟兵》所載,1940年7月包森支隊就已經編為十三團了,早就沒有“第二支隊”這個番號了,再者說,這時候13團早就成了冀東的主力團,兵強馬壯,沒有絲毫投降的可能。

[47]冀東八路軍迫擊炮陣地

綜上所述,池本被俘時間應為1939年4月15日。

[48]冀東烈士紀念館館藏關于“赤本”的文物


----------------------------------------------------------------------------

(6) 主要人物

王振錫(西):1902年生于遵化蘇家洼鎮(zhèn)羅秀莊,家庭貧困,經歷13次搬家,仍然窮困潦倒,加上其雖然有一腔熱血,但時代造成了他的一些壞毛病、壞習慣,對生活造成了影響。他因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勢力的欺壓,三次入獄。在苦難的生活中,他養(yǎng)成了靈活的性格,對窮人同情。1938年冀東抗日武裝大起義爆發(fā),王振錫任特務一總隊二中隊長。西撤失利后隊伍潰散,他集合起幾十人開始抗日斗爭,然而由于環(huán)境艱苦,加上沒有正確的領導,隊伍不久后再次潰散。他的意志沒有消沉,想方設法,終于找到并加入了活躍在興隆、遵化一帶的八路軍包森支隊。

[49]積極參軍,親人歡送

他辦事利落,受包森的器重,作為偵察員,做了許多工作。1939年3月2日,王振錫因病回家休養(yǎng),第二天被人告密被捕。他在入獄時一度以為要獻身革命了,讓二伯母抱著女兒見“最后一面”。之后他抱著必死的決心唱革命歌曲,痛罵日本侵略者。獄卒很受感動,給他指點。王深受啟發(fā),此時池本也急于立功,審訊他企圖勸降包森。王振錫巧妙地與之周旋,引誘池本一步步放松警惕,又裝作腐化墮落的樣子,讓池本最終信任了他,并在之后配合活捉池本。

王老太太一共兩個兒子,大兒子王振錫,二兒子已被困難生活奪去了生命。接替香火只有王振錫,他3次入獄,已把她心肝撕碎了。當?shù)弥钭匠乇竞笤诳谕怵B(yǎng)傷,不顧路途崎嶇,走50里山路前去看望。巧與包森相遇,她死活不讓振錫再去革命,寧可在家吃糠咽菜相依為命。

[50]野炊中的八路軍

包森語重心長地與其談心,開導老太太:“振錫同志窮、坐牢,不是他命苦,而是中國弱,才受欺負。不去斗爭,世世代代還得受壓迫。你想想沒有國哪有家,如同河套一樣,大河沒水小河早干啦!”王振錫也勸慰母親:“媽!司令員的話在理,我大半輩子黑里來夜里去,蜷著身子過日子,只有當了八路軍,我才直腰做人,要讓全中國人都挺起腰板,媽你還是讓我走吧!”媽媽同意了,打那以后,王老人也用老包和兒子的言語教育后代,成為后代的終生座右銘,鞭策他們前進。

[51]參軍光榮

(注:以上情節(jié)需更細致的考證)

之后,王振錫更加刻苦地學習,懂得了更多的道理。他跟隨包森南征北戰(zhàn),于洪家屯南山炮樓戰(zhàn)斗中,以三寸不爛之舌,加上跟隨包森所學知識,說的偽軍一個個俯首帖耳、佩服的五體投地,最后全體偽軍同意幫助八路軍。

[52]冀東八路軍在為數(shù)不多的空閑時間進行學習

1941年12月26日,八路軍第13團在包森團長的率領下,以攻堅戰(zhàn)、陣地戰(zhàn)的方法,強攻由偽軍嚴密防守、工事完備的東雙城。在戰(zhàn)斗之前,王振錫是通訊排長,本不是這次戰(zhàn)斗的直接參與者,但他主動請纓,擔任起潛入據(jù)點,奪下炮樓的重任。

[53]冀東八路軍攻打日偽軍碉堡

何海、何亮兩位同志男扮女裝,打扮俊秀,成功吸引了崗哨的目光,在二人的配合下,他順利潛入,第一個闖入禁區(qū),占據(jù)有利地形,和戰(zhàn)友們一起奪下炮樓。戰(zhàn)斗中他勇往直前,不幸被手榴彈炸傷右后腳跟。在冰天雪地里堅持一天,到晚上才下火線,轉移到長城下的南城子村。由于缺乏藥物,只能用鹽水沖、毛巾敷。這些土方法沒有緩解,王感染了破傷風,于八天后的1941年1月2日病重犧牲,享年39歲。

[54]日偽軍把老百姓攆進“人圈”里,不肯進入的只能跑到深山中艱苦地生活。

包森:

[55]包森

原名趙寶森、趙寒,1911年7月21日,出生于陜西蒲城縣三合鎮(zhèn)義龍趙家村,家境貧困。父母辛勤干活,供他讀書,他對兵法、歷史也非常愛好。在進步教師和共產黨員的啟發(fā)下,他走上了抗日道路,積極進行抗日宣傳,組織其他進步青年進行抗日活動。1932年2月包森加入中國共產黨??勾螽厴I(yè)后,他加入八路軍,之后又隨四縱挺進平西,在鄧華支隊33大隊任總支部書記。38年六月,他隨軍挺進冀東地區(qū),帶領四十多人轉戰(zhàn)興隆縣,打了不少漂亮仗,攻克了佛爺來偽警察局,于藥王廟附近伏擊偽軍,俘70余人。之后又襲擊了尤山口金礦,繳了偽警察的械。但是為了群眾的生計,依舊保護金礦照常開采,同時召開群眾大會、張貼布告,鼓勵群眾參加抗日。

[56]八路軍召開群眾大會

僅僅兩個月,包森部就擴大到200多人,開辟了興隆東南、遵化東北的游擊區(qū)。西撤時,包森支隊被改編為二支隊,堅守冀東,在友軍隊伍嚴重損失情況下,他們堅持抗日武裝斗爭。忠義救國軍北方支隊九路軍二旅一部、張連富部、賴邦部等都加入了包森支隊,又有姜林調來擔任政治主任,隊伍擴大到近千人。

[57]在艱苦環(huán)境下始終堅持工作的冀東地方干部

在1939年,包森支隊面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頑強作戰(zhàn)數(shù)十次,攻克潵河橋、三屯營、平安城等據(jù)點,最著名的三打東新莊,其戰(zhàn)績當屬39年冀東之冠。1939年秋,冀東部隊統(tǒng)編為13支隊,包森因作戰(zhàn)英勇,戰(zhàn)績突出,指揮有方,根據(jù)地建設良好,任副司令員。40年冀東區(qū)決定由包主持冀東西部的軍事工作,開辟了盤山抗日根據(jù)地,

[58]盤山抗日根據(jù)地

他整頓軍隊,消滅土匪,爭取了許多偽軍,并成立盤山地區(qū)八路軍政治處,創(chuàng)辦隨營學校。七月中旬,包森在盤山白草洼全殲日軍騎兵武島中隊70余人(細節(jié)待查)。

[59]包森騎著在白草洼戰(zhàn)斗中繳獲日軍的戰(zhàn)馬


[60]薊縣盤山白草洼戰(zhàn)斗遺址(1)


[61]薊縣盤山白草洼戰(zhàn)斗遺址(2)

百團大戰(zhàn)中,包森率領13團大規(guī)模出擊,襲擊了薊縣城關,之后向西北進擊,在平谷東水峪擊潰日偽軍200余人,追擊15公里直到平谷近郊,十三團的攻勢作戰(zhàn)大大地開辟了冀東根據(jù)地。1941年6月,冀東區(qū)部隊在反掃蕩作戰(zhàn)中失利,13團減員嚴重,包森率領部隊重回盤山,收集槍支,再次開展戰(zhàn)斗,接連攻克了薊縣、三河等地幾十個據(jù)點、駐所,打擊小股日偽軍,兵力很快恢復。1941年9月21日,13團殲滅偽滿軍1個連,擊斃作惡多端的日本連長山口正雄,鼓舞了抗日軍民。

[62]八路軍與群眾一起破壞敵公路


[63]冀東八路軍繳獲日軍的武器裝備(冀東烈士紀念館館藏)


[64]日軍抓羊

1941年,在珍珠港事件爆發(fā)后,日軍在中國推行“以華制華”戰(zhàn)略,調集偽華北治安軍來冀東地區(qū),接替日軍27師團的防務。八路軍在偽治安軍立足未穩(wěn)之時發(fā)起反偽治安軍戰(zhàn)役,予以痛擊,1941年11月15日,12團,13團一部在遵化四十里鋪殲滅偽治安軍第六團大部,11月26日攻堅東雙城子,殲滅偽軍1個營。1942年1月殲滅偽7團2個營。

[65]果河沿運動戰(zhàn)

1942年1月12日,包森率領七個連開展運動戰(zhàn),于果河沿以少勝多,全殲偽4團、擊潰3團及第二集團軍司令部,殲敵千余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2月5日,13團2營伏擊日軍27師團第2聯(lián)隊田口大隊,擊斃大隊長田口休助中佐以下12人。

[66]八路軍機槍陣地

至2月5日,我軍幾乎連戰(zhàn)連捷,反偽治安軍戰(zhàn)役結束,共殲偽治安軍5000余人,瓦解2000余人,讓偽治安軍至少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同時打死打傷日軍教官及回援部隊共526人(中方資料),攻克、逼退據(jù)點20多個,迫使27師團回到冀東。13團也因此“暴富”,兵力、武器裝備得到非常大的改善。1942年2月17日,包森率一營及特務連與遵化縣野瓠山同偽滿軍交戰(zhàn),包森林前線觀察,突然被日偽軍狙擊,英勇犧牲,年僅31歲。

[67]日軍27師團


[68]八路軍組織沖鋒

包森同志為抗日斗爭及根據(jù)地建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開辟與鞏固了冀東西部地區(qū),殲滅了大量日偽軍,帶出了13團這個很有戰(zhàn)斗力的冀東主力團。包森同志為國捐軀,永垂不朽。

年煥興:1912年1月19日生于興隆縣蘭旗營子村,家庭貧困。1934年3月,年煥興率領20多名貧苦農民起義,并于1934年3月與孫永勤民眾軍在五鳳樓會師,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改編為抗日救國軍,孫永勤繼任軍長,下設4個總隊,年煥興任第二總隊隊長。在日偽軍的掃蕩下,抗日救國軍連續(xù)作戰(zhàn),英勇地打擊了敵人。

[69]冀東抗日武裝用土槍土炮打擊敵人

不過由于敵眾我寡,最終失利。年煥興帶領余部在興隆堅持斗爭。1938年6月17日,八路軍第四縱隊攻擊興隆縣城,年煥興率隊加入,之后編入包森支隊,在洪山口、毛峪等地打擊敵人。1939年,年煥興率領小部隊,白天幫老百姓干農活,

[70]冀東子弟兵幫老百姓干農活


[71]八路軍組織生產


[72]參加冀東抗日武裝大起義的部分戰(zhàn)士

晚上進行偵查與襲擊。4月,年煥興參與活捉了“赤本大佐”。之后帶隊參加了楊店子等戰(zhàn)斗。1945年7月,年煥興由于思想麻痹,加上叛徒出賣,被五十多名偽警察抓去。年煥興在獄中堅持斗爭,組織越獄,未成。年被判處死刑,但因各種原因,兩次執(zhí)行都失敗了,未等第三次,日本已宣布投降,年煥興得救。之后于58年重新入黨,在蘭旗營任治保委員。

(7) 后續(xù)問題

中方資料認為,日軍在池本被俘后發(fā)起了大規(guī)模掃蕩,還想方設法地搜集情報,甚至派來了川島芳子。這里面搜集情報和大掃蕩的說法,《日本憲兵正史》也有提及:

分隊長加藤大尉立刻向上級天津憲兵隊長村野直弘中佐報告,同時向華北派遣軍憲兵司令部報告。司令官佐佐木到一中將對此事很重視,嚴令想盡一切辦法奪回池上。憲兵綁架事件引起了何等的事態(tài),為掩人耳目,作出徹底彈壓的架勢的同時進行交涉的努力。各村臨時檢查,山中巡捕,搜查游擊隊的蹤跡,最后依賴步兵部隊進行搜索,怎奈何根本沒發(fā)現(xiàn)游擊隊的蛛絲馬跡,同時也通過村民來試圖聯(lián)系對方。

[73]行進中的日軍掃蕩部隊


[74]八路軍在長城線上作戰(zhàn)

這里記述的相對比較簡單,除了“川島芳子”這一點不太靠譜外,其它和中方資料大致都對上了,不過在“五十挺機槍”這點上有很大出入:

過了十幾天,游擊隊派來村民作為來使轉達了池上軍曹的交換條件。此條件為火炮10門,以及數(shù)量龐大的機槍步槍,厚顏無恥完全無法滿足。司令部因是第一次接收此類要求,并沒有接受其的意愿,即使縮小這個要求,也沒有先例,而后必然導致憲兵成為此類綁架的特殊目標,那就不好辦了。

其實從兩方面來講,無論是“日軍以機關槍換池本”還是“包森獅子大開口惡心日軍”,都是說的通的,也都有漏洞。無論如何,這兩個不同的記述都值得思考,筆者由于沒有更多的資料佐證,所以沒法下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包森支隊在日偽軍的打壓下并沒有屈服,而是英勇抵抗,堅持武裝斗爭,這一點是不變的。

[75]根據(jù)地民兵

池本被俘,雖然不能說震驚了日本全國,但對于華北派遣軍來說是件大事。池本作為憲兵隊長,雖然不是大官,但憲兵在日軍中權力比較大,而且很重要。池本是遵化憲兵隊長,他被俘可能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當時中國軍隊俘虜?shù)娜哲姾苌伲寺奋娫跀澈笞鲬?zhàn),俘虜?shù)南鄬Χ嘁恍斳姽?,而且是憲兵,還是非常少的。

池本被俘后,日軍掃蕩了很長時間,做了很大功夫,但包森支隊等大部分冀東八路軍靈活作戰(zhàn),日軍始終無法捕捉,最后佐佐木中將含淚決定終止“營救”。

[76]八路軍攻克敵炮樓

【五】 總結

1939年,正是冀東地區(qū)對日作戰(zhàn)最艱苦的時候。這一年,第四縱隊西撤,抗聯(lián)損失嚴重,抗日武裝不足,武器裝備低劣,日偽軍在作戰(zhàn)中占據(jù)了上風,但是以包森支隊為代表的,在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始終堅持斗爭,堅持抗日活動。池本是遵化縣的憲兵隊長,在艱苦的1939年中,頭一次生俘日軍軍官,無疑鼓舞人心。而日偽軍在之后又想方設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但沒有奪回池本,反而在與冀東八路軍的交涉、“營救行動”中處于劣勢,加上“池本是天皇表弟、憲兵司令大佐”等流言的傳播、包森的巧妙應對,也一度打擊了日偽軍的士氣,壯大了我軍聲威。在這之后,冀東八路軍逐漸恢復,冀東地區(qū)的抗日活動,又像熊熊烈火般燃燒了起來。

[77]發(fā)展壯大的“日械”冀熱遼八路軍

【六】 后記

感謝唐山市委黨史研究室、遵化縣委黨史研究室、冀東烈士陵園、盤山烈士陵園等部門及熱衷于抗戰(zhàn)史科普研究的愛好者們的努力,他們?yōu)榭箲?zhàn)史研究做出極大貢獻。感謝唐山等地抗戰(zhàn)史學者、愛好者對筆者的支持與幫助,他們?yōu)楸疚牡木帉懡o出了很多建議與觀點。

最后希望各位能夠多多去紅色景點旅游,花時間在閱讀黨史著作上,深入了解、學習、研究冀東等地的抗戰(zhàn)史,為抗日戰(zhàn)爭史研究貢獻力量。

[78]在布滿亂石的山上活動的八路軍


[79]八路軍哥哥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80]群眾們歡迎八路軍凱旋歸來


[81]八路軍專門為日本戰(zhàn)俘設立新日本建設學校,幫助他們改變錯誤思想,培養(yǎng)新思想,讓他們從“鬼”變成人


[82]八路軍炮兵部隊挺進東北

【七】 參考資料

[1] 馬蘭田 《生擒日本憲兵大佐赤本》

[2] 李永春、馬秀山 《關于當年駐遵化日軍憲兵隊長赤本軍銜的考證》

[3] 婁平 《冀熱遼人民抗日斗爭史軍事工作資料(上)》

[4] 馬熙群 《活捉赤本真象之我見》

[5] 全國憲友會聯(lián)合會 《日本憲兵正史》

[6] 亞洲歷史資料中心 檔案號B02032001500

[7] 中共薊縣縣委黨史資料征集辦公室 《盤山風云(第一輯)》

[8] 佚名 《抗日戰(zhàn)爭期間日本天皇的表弟真的被中國游擊隊活捉了?》

[9] 遵化縣志編纂委員會 《遵化縣志》

[10] 中共興隆縣委黨史資料征集辦公室 《萬壑星火——興隆縣人民抗日斗爭回憶錄及文獻選編》

[11] 中共唐山市委黨史研究室 《冀東革命史》

[12] 《冀熱遼子弟兵》編審委員會 《冀熱遼子弟兵》

[13] 《冀東革命史》編寫組 《冀東革命史大事記》

[14] 《冀熱遼烽火》編輯委員會 《冀熱遼烽火》

[15] 中共浙江省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 《浙東抗日根據(jù)地》

[16] 浩瀚星之海 《沙河驛戰(zhàn)斗與被八路軍擊斃的高羽麻二少將》

注:本文部分參考資料由其他抗戰(zhàn)史學者及愛好者提供,不方便透露具體內容

圖片來源:冀東烈士陵園、盤山烈士陵園、《冀熱遼烽火》、《晉察冀軍區(qū)抗日戰(zhàn)爭史》、《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八路軍·圖片》、《搜索隊のあゆみ》、《中國駐屯步兵第一聯(lián)隊史》、《中國駐屯步兵第二聯(lián)隊志》、《中國駐屯步兵第三聯(lián)隊戰(zhàn)志》、《冀東革命史》、《驚濤——冀東抗聯(lián)一路軍部分人物傳略》、《慷慨悲歌冀東魂》亞洲歷史資料中心、薊縣田家峪白草洼村

“智擒天皇表親赤本大佐”一事考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玉田县| 团风县| 德安县| 蓬莱市| 安宁市| 彝良县| 江津市| 连南| 泸西县| 灯塔市| 承德市| 宽甸| 石城县| 鸡泽县| 靖远县| 洪雅县| 墨脱县| 高唐县| 昌都县| 乐安县| 从化市| 东兴市| 北票市| 景洪市| 昌吉市| 台东县| 乐都县| 永康市| 永善县| 扶余县| 罗江县| 会东县| 巴彦淖尔市| 临邑县| 沈丘县| 勃利县| 临清市| 射阳县| 唐河县| 巫山县| 赞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