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往事,有蹊蹺”:夢到陳年往事,要多留這幾個心眼

01
《莊子·齊物論》中有言:“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后知此其大夢也。”
大致意思是,當你做夢的時候,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做夢。在夢境里占卜自己所做的夢,醒后才知道大夢一場?;蛟S,你我所處的現(xiàn)實,也是一場夢境。
在莊子眼中,無論是現(xiàn)實世界,還是夢境世界,都是假的,只有自己的內(nèi)心才是真實的。這就是“超脫世俗”的境界和本事。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說,夢境既虛幻,又真實。虛幻在于,只要我們一睡醒,夢境就消失不見了。真實在于,夢境當中的內(nèi)容,皆源自于我們的經(jīng)歷。
你近段時間做了什么事兒,那你就肯定會做跟這些事兒相關(guān)的夢。這夢,有可能是噩夢,也有可能是好夢,完全要看個人的情緒和睡眠的質(zhì)量。
這個時候,有人會說,會不會做跟往事有關(guān)的夢呢?答案是肯定的。

02
有些事兒已經(jīng)過去幾十年了。某一天,你夢到自己回到了幾十年前,發(fā)現(xiàn)一切都沒有改變,自己還是少年郎的模樣。
在涉及過往的夢境中,你可能會看到故去的親人朋友,看到那物是人非的故鄉(xiāng),看到那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景象。
人,為什么會夢到陳年往事呢?
中國著名臨床心理學(xué)家郝濱老師認為,夢境的內(nèi)容其實是人們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感知、記憶、存儲等功能下所產(chǎn)生的,蘊含著人們潛意識中的愿望和情感。
直白一點來說就是,你有什么欲望和情感,有什么經(jīng)歷和記憶,潛意識就會給你構(gòu)建什么樣的夢境。
舉一個例子,祖母故去多年了。有一天,我們在外面吃了一樣小吃,發(fā)現(xiàn)這小吃的味道跟祖母做的味道一樣??梢钥隙ǖ氖?,當天,就會做跟祖母有關(guān)的夢境。
在夢境中,祖母可能還活著。雖然身處于夢境中的我們,已經(jīng)知道祖母走了,但還是很享受跟祖母相伴的時光。

03
有這么一個故事。
古時候,某地的劉氏家族逐漸沒落了,兒孫后代都成為了貧民,窮困潦倒。在長輩看來,家族也就這樣子了,崛起無望了。
盡管無數(shù)劉氏子弟都選擇放棄,可還是有人繼續(xù)堅持。有一位年已五六十歲的長輩,在某天夜里,就夢到了家族的先祖,讓他既驚訝,又感動。
驚訝在于,小的時候,自己只跟先祖見了一面,如今竟然夢到了。感動在于,先祖在時,家族依舊富有,往日的輝煌歷歷在目。
在夢境當中,他依舊是小孩子的裝扮,而先祖神采奕奕,帶著他來到劉氏祖先的墳前。先祖指著這墳跟他說,我劉家,他日必出貴子。
醒來后,這位長輩嚇了一跳。那時正值凌晨,他還是跑到墳地前,去看看出了什么問題。讓他更吃驚的是,竟然有個小年輕在祭拜先祖。
二十年后,這位長輩有幸長壽,活到了80歲,他見證了那一位小年輕的崛起,讓家族重新成為當?shù)氐拇笞濉?/p>

04
有心理學(xué)家認為,受到“超感官知覺”的影響,夢境可能具有預(yù)見性。
什么是超感官知覺呢?百度百科的解釋是,不憑借感官信息而對外界事物獲得知覺經(jīng)驗的現(xiàn)象。俗稱,第六感。
有些夢境很平常,沒啥意義,就是欲望對于人們內(nèi)心需求的滿足。而有些夢境涉及到往事以及故人,還有一定的預(yù)見性,這就讓人疑惑了。
為什么潛意識,會構(gòu)建跟故人和往事有關(guān)的夢境呢?兩點原因,要么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要么身邊發(fā)生了什么事兒,讓你不得不做夢。
Hobson與McCarley在1977年提出“活化合成”理論:腦干中的橋腦即使在睡眠中也會不斷發(fā)出訊號(PGO波),這些訊號刺激、活化了腦的意識部份,使它合成一段有意義的夢。
所有的意義,不僅跟現(xiàn)實有關(guān),還跟人之心理有關(guān)。

05
夢到陳年往事,要留這幾個心眼。
一、要細致觀察身邊發(fā)生了什么事兒。夢境是有意義的,它一旦出現(xiàn),就說明它要提醒我們某些問題。
二、涉及到故人和家族的祭拜問題,要重視。到了一定的時間點,比如清明或者家族的祭日,還是要履行后人祭拜的責任和義務(wù),盡一點心意。
三、陳年往事的夢境,是噩夢,可能預(yù)示了近段時間的不幸。只能說,在為人處世方面,還是要謹小慎微,不要惹太多的麻煩。
四、陳年往事的夢境,是好夢,會給人良好的心理安慰。好夢,就是自然夢,會讓人之心態(tài)更加積極,還會讓人更有動力做事。
夢境,看似虛幻,實際上很真實,源于過往,而又升華于過往。
文/舒山有鹿
“夢往事,有蹊蹺”:夢到陳年往事,要多留這幾個心眼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