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胖可能危害全身健康,需要抓緊減肥!
8歲的小明長得白白胖胖的,走起路來也是圓圓滾滾,一直是左鄰右舍眼中可愛的小胖子。可是就在今年,小明卻總是覺得不舒服,別的小朋友輕輕松松爬上四五層樓,而他在第二層就開始胸悶、氣喘,活動量稍微增加就出現(xiàn)頭昏、頭痛。小明父母把他帶到醫(yī)院做了個詳細的體檢,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可不得了。血壓、血糖增高、肝臟脂肪變性等中老年才會出現(xiàn)的問題也赫然貼在了小明身上,小明的父母疑惑重重。
剛滿8歲的小明,怎么會有這些問題?醫(yī)生的解釋讓小明父母傻了眼:身高1米28的小明,體重已經(jīng)35公斤,明確診斷為肥胖及相關并發(fā)癥。
很多家長有這樣一種誤解,他們覺得小孩子越胖越好,甚至有嬰兒肥才是身體健康的象征。實際上,孩子過胖對身心影響很大!那究竟怎樣算超重?什么原因引起會引起兒童肥胖癥?又有什么辦法去控制調(diào)整?
今天,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yī)院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超重及肥胖的話題。
一、兒童超重及肥胖
隨著全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肥胖問題已從發(fā)達國家蔓延到很多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是青少年肥胖,已成為不可被忽略的健康問題。截至到2015年,世界上有超過1億的兒童和6億的成年人存在肥胖,我國7-18歲的學生中,超重及肥胖的檢出率竟高達19.4%。
肥胖既不是一種主觀視覺感受,也不是單純的體重超標,它是指人體脂肪或者脂肪組織過多,如何衡量兒童超重與否,單靠家長肉眼的識別顯然是不準確的,在醫(yī)學上也有更有科學的判定方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體重身高比,也稱BMI指數(shù)。
其計算方法非常簡單,BMI= 體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的平方)
以小明為例,身高1米28,體重35kg,BMI即為35/1.282=21.36,對照WHO年齡的BMI曲線圖,橫軸為年齡,縱軸為BMI指數(shù),兩條黃線之間,即15-85百分位數(shù)之間為正常范圍,85-97之間為超重,大于97即為肥胖。
8歲的小明,其BMI遠遠高出了紅線,是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肥胖。正是由于BMI指數(shù)計算簡單、易獲得,家長們均可自行測量及評估,且由于其具有較高的特異度,一直以來都是國際上評估超重和肥胖、指導健康管理和確定是否需要轉(zhuǎn)診給專科醫(yī)生的最合理的衡量標準。
肥胖除了影響孩子們的自尊,更會使患上各種成人病概率增加。
肥胖是一種獨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也是高血壓、高血脂、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且顯著增加了成年期內(nèi)分泌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因此,家長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體重變化。對低齡寶寶來說,肥胖不是好養(yǎng)的標志。孩子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體重,過高過低都并非正?,F(xiàn)象。
二、造成肥胖的因素
那造成肥胖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除外部分由內(nèi)分泌、遺傳代謝、精神疾病及類固醇激素、抗抑郁藥物使用等引起的病理性肥胖,95%以上的青少年肥胖為單純性肥胖。
導致單純性肥胖的因素主要為兩大方面:其一,膳食平衡的失調(diào);其二,體力活動的減少。
1.膳食平衡的失調(diào)
膳食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高能量的主食及零食攝入過多,比如牛奶、面包、快餐、炸雞、薯片、巧克力、奶茶等,這些含有大量脂肪、糖類等高能量的食物以及無節(jié)制的零食加餐是過多能量攝入的罪魁禍首;同時一味追求各種“高檔、高質(zhì)量”食物,而忽視粗糧及膳食纖維的攝入,也是造成膳食平衡失調(diào)的重要因素。
2.體力活動的減少
其次,體力活動的減少也是導致孩子單純性肥胖的另一重要原因。電子產(chǎn)品的流行、久坐(玩電腦、游戲機以及看電視等)活動過少和缺乏適當?shù)捏w育鍛煉是引起肥胖癥的重要因素,即使攝食不多,也可引起肥胖。肥胖兒童大多不喜愛運動,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同時,家庭因素在兒童肥胖問題中也有著不可被忽視的作用,疏于陪伴、過度苛責等一系列家庭問題所帶來的壓抑、焦慮等情緒可極大程度的影響兒童的進食習慣和激素分泌,成為兒童肥胖的隱形殺手,所以提供良好的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也是保障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三、體重超標,該如何控制?
為了改善寶寶體重超標的情況,家長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首先,飲食上,減少快餐、含糖食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杜絕含糖飲料,用水果代替水果飲料;適時、規(guī)律飲食,拒絕零食。
其次,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每周最少進行5天運動,包括跑步、游泳、羽毛球等,每次20-60分鐘為宜;同時,減少孩子觀看電視、手機和平板的時間。
兒童期肥胖造成的影響將伴隨孩子一生,所以,千萬別讓你的孩子“少年發(fā)?!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