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23更新更多編碼】【非嚴謹測試】日常編碼視頻,應該怎么設置編碼器
本測試可能只代表個例,可能因為存在的誤差而導致結(jié)果有誤,且編碼格式為H265,不一定具有實用意義。
本人是視頻編碼壓制的外行,如有錯漏之處,敬請指正,不勝感激。
先說我的配置:
CPU:AMD Ryzen 7 5800H
GPU: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視頻剪輯軟件:DaVinci Resolve 18.5
本次編碼的視頻為我在Splatoon 3里面的一場真格蛤蜊比賽錄像,錄制規(guī)格為 1080P 60FPS (OBS用采集卡錄制,錄制設置如下圖,對于硬件編碼錄素材來說碼率是絕對足夠的),如果你沒聽說過這個游戲,可以將這個視頻等同理解為像Apex、CS:GO那一類射擊游戲的實況,畫面動態(tài)變化多且雜,個人認為適合用來測試后期剪輯編碼。

最后剪輯導出,以下是我設置 DaVinci Resolve 的幾個導出設置和導出時間,分別是:
1. N卡無2Pass


導出大小為909.9MB。
2. N卡全2Pass


導出大小為910.3MB。
3. N卡 1/4 2Pass


導出大小為910.3MB。
4. 原生編碼器


達芬奇的原生編碼器與x265那類的純軟編不同,依然用到了顯卡,導出大小為3.3GB。
5. 無壓縮導出(作為后面VMAF的評分原片,同時給之后x265壓制使用)


導出大小為145GB。
同時,我將無壓縮的原片用x265高壓參數(shù)進行了壓制,具體壓制參數(shù)如下圖:


最終壓制大小為858.9MB,但由于壓制的時間特別特別長,在這里只是作為一個對照。
編碼時間:
x265高壓 ? N卡全2Pass > 原生編碼 > N卡 1/4 2Pass > N卡無2Pass > 無壓縮
編碼大?。?/strong>
原片 ? 原生編碼 ? N卡 1/4 2Pass > N卡全2Pass > N卡無2Pass > x265高壓
但事實上 N卡 1/4 2Pass ≈ N卡全2Pass ≈ N卡無2Pass 大小只有幾MB之內(nèi)的差別
然后我使用VMAF對編碼后的幾個視頻基于無壓縮的原片進行打分(VMAF 的全稱是 Video Multi-Method Assessment Fusion,它是由 Netflix 所推出的一款視頻質(zhì)量比較分析工具,即以原視頻為標準對受損視頻進行畫質(zhì)打分。其詳情可自行搜索了解):
原生編碼:99.76
x265高壓:97.63
N卡全2Pass:97.03
N卡 1/4 2Pass:96.96
N卡無2Pass:96.95
編碼質(zhì)量:
原生編碼 > x265高壓 > N卡全2Pass > N卡 1/4 2Pass > N卡無2Pass
可能是我的壓制條件偏重質(zhì)量,而在“體積小”這一要求上并不苛刻的原因,幾個視頻的差別都不是很大,特別是N卡類,差距相當?shù)男 ?/p>
所以我說這是非嚴謹測試,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權(quán)衡時間和質(zhì)量,選N卡壓制總沒錯。
原生編碼作為其中除無壓縮外遠大于另外四個的存在,并且是直接從剪輯軟件中導出,編碼損失最小似乎也是必然;x265作為其中因為軟件編碼而編碼時長長到不可能將其放在正常工作流中,并且體積最小的的“異類”,成為第二也是理所當然。
那現(xiàn)在來看看N卡三選項,毫無疑問有2Pass的質(zhì)量和時間肯定大于沒有2Pass的,所以就又到了自行取舍的環(huán)節(jié)。


總結(jié):均衡選1/4 2Pass,省時不選2Pass,省空間選全2Pass,都要得加錢。
(ps:反正怎么樣都要被阿姨壓成稀飯。不如顯卡壓給別人看,x265、x264自己看)
(pps:https://g.nga.cn/read.php?tid=20089658 這個人說得很不錯,同樣是H265,比我專業(yè)比我詳細,但沒有N卡的,不過就我之前用AMF的情況來看,硬件編碼目前應該是N卡最好,I卡其次,A卡最拉,不過據(jù)說A卡的AV1編碼好像趕上來了,不過依然不敵藍綠兩廠)
2023/8/23更新:

表格下載:https://wwgr.lanzouw.com/ii9Ie1681n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