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問題解答匯編》(32)
【本文轉載自中國人民大學1959年 僅供學習參考】
(32)什么是徭役制、工役制和奴役制?
? 徭役制是封建經濟的一種形式。在這種制度下,封建主把土地分給農民(農奴)使用,叫做份地。封建主把份地分給農民使用的條件是農民必須有一定的時即用自己的勞動工具無償?shù)卦诘刂鞯奶锴f里做工。這樣一來,封建主就占有了農民的剩余勞動。這種被封建主占有的剩余勞動就叫作勞役地租或徭役地租。
? 工役制是封建制度解體過程中或資本主義農業(yè)中的一種封建性的雇傭形式,它是徭役制的直接的殘余,剝削方式和徭役制沒有什么區(qū)別。在工役制下,瀕于破產的農民為了向地主或農業(yè)本家償還高利貸的本息,或者為了糊口而租佃一小地土地,便以在經營地主或農業(yè)資本家的田莊里無償?shù)胤谝圩鳛榇鷥r,忍受殘酷的剝削。工役制和勞役制的不同點在于:工役制是和資本主義制度交錯在一起的。在封建制度解體過程中,多數(shù)封建地主將大部分份地從原來的農奴手中奪回,由自己投資直接經營,同時他們也出租小塊份地,作為獲得廉價勞動力的手段。服工役的農民比農業(yè)工人所受的剝削更重些。在20世紀,這種封建剝削的殘余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和殖民地附屬國中仍然存在著。
? 奴役制一般是指剝削者以苛刻的條件強迫工人和農民為他們勞動的制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