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與三國正史的差距8
遺計定遼東
這是曹操自己想出來的,和郭嘉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康即斬尚、熙及速仆丸等,傳其首。諸將或問:"公還而康斬送尚、熙,何也?"公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并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
——《三國志·魏武帝紀》
躍馬檀溪
這個典故出自《世語》,孫盛對此事表示懷疑。當然,這件事也引申出的盧馬速度快的典故。
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乘浮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謝之,曰:"何去之速乎!"
——《世語》
此不然之言。備時羈旅,客主勢殊,若有此變,豈敢晏然終表之世而無釁故乎?此皆世俗妄說,非事實也。
——孫盛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臥龍鳳雛
有出處,出自《襄陽記》,貢獻了一個成語“臥龍鳳雛”“識時務者為俊杰”。
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襄陽記》
徐庶記載
徐庶并沒有化名為“單?!钡慕?jīng)歷,單家子是說他家境貧寒。而他對劉備的唯一貢獻(有記錄的)就是推薦諸葛亮。
庶先名福,本單家子,少好任俠擊劍。
——《魏略》
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三國志·諸葛亮傳》
后來離開是發(fā)生在長坂兵敗的時候,還貢獻了成句“方寸大亂”。劉備允許徐庶離開體現(xiàn)了人情味,得到廣泛的贊譽。
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并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yè)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三國志·諸葛亮傳》
徐庶母為曹公所得,劉備乃遣庶歸,欲為天下者恕人子之情也。曹公亦宜遣允。
——徐眾
三顧茅廬
的確有,只是沒有演義寫的那么詳細罷了。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諸葛亮《出師表》
臣松之以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裴松之
隆中對的內(nèi)容大致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