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W三戰(zhàn)國家推薦(6)「華約國家篇」:勛多多的百億補貼


本文由FOW戰(zhàn)火廣州玩家舞鶴撰寫,NASSZI校核,桌面戰(zhàn)爭兵棋授權獨家發(fā)布。
目前的版本之子,就目前現版本來說,新人華約開坑的最優(yōu)選擇??!在勛多多的百億補貼下,華約東歐也是列裝著蘇式制式裝備的。
詞條特規(guī):【東歐連隊盟軍】東歐書內的三個陣營(東德)(捷克)(波蘭)可以像常規(guī)同一陣營內多編制營那樣假如軍表而不需要占用額外盟軍聯(lián)軍位。
【巴祖卡裝甲】【EAR裝甲】【自動裝彈機】【防空雷達】等。

華約東歐是三陣營合一的軍書形式,所以以下的單位簡述,也會以一個單位型號,然后分別列出三國的改型進行直接對比。




T-72B型坦克是華約陣營目前最頂級的MBT單位,自身帶有【EAR裝甲】【紅外配件】詞條。主武器帶有【殘忍】【高級光學瞄準】【穩(wěn)定器】的詞條。副武器有【制導】【HEAT】AT-8反坦克炮射導彈,和12.7AAMG和7.62MG的。

營編制構成方面,三家也是一樣的。從這三家的不同點來說,規(guī)則也比較公式化地表現了出來。東德,普遍營長3+技能,營部4+技能,人均3+的士氣值,和精銳的2+潰退值,3+的反擊值和4+的重登/再起值。捷克,普遍營長3+技能,營部4+技能,而特色是4+的士氣和5+重登值/再起值是比較難受的,但是確實能在東歐陣營里有這最低的單位啟用分數。波蘭,普遍營長3+技能,營部4+技能,3+的士氣值和3+的重登值/再起值是三家里最有韌性和精銳的部隊,只可惜就是啟用價格更能比肩老大哥的常規(guī)武備。
東歐陣營里的步戰(zhàn)車最高型號止步于BMP-2,所以營屬編制內的也僅有BMP-1/2機步連(且并沒有老大哥的RPG7-VR升級)和BMP-1/2偵查連以及沒有通古斯卡防空。

T-72M坦克并沒有像T-72B配有EAR裝甲,僅有巴祖卡裝甲,而且也并沒有配備炮射導彈。但是,良好的車體,主武器帶有【殘忍】【高級光學瞄準】【穩(wěn)定器】的2A46,120mm滑膛炮使她作為一款中端型號擔任聯(lián)合步戰(zhàn)車,有高穿身能力的突擊坦克就非常的合適。而且在營編制構成中三家的T-72M營都有各自優(yōu)勢則是上能兼容一個連的72B或者下能兼容一個55AM2連,東德則是只能帶一個BMP1機步連
以下是筆者個人體會:首先我作為一個北約玩家,這個T-72M在場上確實是非常的難處理或者叫應對的單位,這也是我覺得這個版本是東歐乃至整個華約變得更加強大的原因。
21AP,15的正甲,約3分一臺的分數,不得不說正好卡住了北約人的脖子,曾經的T-55集群戰(zhàn)術雖然依然強大有效,不過其穿甲水平,護甲,加上自身屬性的劣勢原因,而且還能被M-60巴頓有效遏制。在雙方玩家水平比較平均和運氣正常發(fā)揮情況下,整體交換比下來,還是有來有回的。但是T-72M的出現算是打破了這層平衡,除了近乎單方先手穩(wěn)殺北約的M-60坦克外,導致北約方不得不在這場甲彈對抗中增加甲的成分而M-60作為北約方中端坦克的分水嶺式的車型算是沒啥好選擇的余地了,要么原地升級成性能更好的M1IP(純M1更加吃力不討好)要么砸錢砸分直飛M1A1或者其她北約頂級MBT,但是這也同時又大大加重了單一單位的分數比重,導致整個軍表的單位量下降。
單位的減少反應對華約大兵團攻擊時,北約方可承受損失的降低,以至于質量高了,但是戰(zhàn)線薄了極其容易被一點突破然后反包圍的失衡狀態(tài)。如果北約方放棄裝甲對射,轉去用陶式或者米蘭展開步兵反坦克的肉身防線也同樣尷尬,首先是步兵的機動能力不足,且移動后不能開火的北約反坦克導彈,而在射擊數量上也是吃虧的,再者在華約坦克大口徑高裝藥量的坦克炮,人均帶【殘忍】屬性下,步兵的生存能力進一步下降。實屬讓人頭疼的東西。

捷克的T-72M營則能帶上BMP-1/2機步連和一個能替換石勒喀AA防空連的M53/59輪式機炮防空車。波蘭則是沒有輪式防空車,但是也能配備BMP1/2機步連。

可以看出,在T-55營構成里面,東德和捷克算是一致的,能夠配備炮射導彈型T-55AM2一個連和T-55AM2連以及一個普通T-55坦克連,步兵方面是BMP-1機步連或者輪式摩步連選擇配屬。而大波波的百億補貼明顯領少了,只能配屬T-55M2或者普通型號。同樣的,T-55營也能在一個支援戰(zhàn)斗部里向上兼容一個T-72M坦克連作為支援。

機步營和摩步營也是華約標準制式。

達娜152mm輪式榴彈炮算是東歐陣營的精髓之在,而且只能在波蘭或者捷克主連情況下,用于團級支援裝備調配。達娜的特色在于有目前唯一與法國AMX-AUF火炮對標的【自動裝彈機】(-1命中難度)詞條,而且因為自身都是4+技能,在OP指引下還能3+試射的高效首輪命中能力。

東歐的雌鹿打擊營沒得像老大哥那樣有的選擇串列裝藥的反坦克導彈,但是23穿也是相當實用的水平。另外空突步兵連也是十分廉價且精悍。

東歐陣營也有裝備su-22和su-25固定翼攻擊機的,而老大哥那套旋翼和固定翼的聯(lián)合打擊戰(zhàn)術,東歐兄弟也是能輕松使出。

RM-70火箭炮支援車是東德特有支援,是裝甲單位。而不是通用BM-21火箭炮支援車的無裝甲車輛單位。

防空導彈方面,SA9,SA13,和石勒喀AA防空機炮也均為勛多多百億補貼的蘇聯(lián)制式裝備同款。
陣營小結:東歐陣營雖然額外的新單位沒有蘇聯(lián)豐富,但是單位的細差屬性也能讓單位的構筑呈現多種變化,無論是進攻防守,亦或者要人海還是精英穿插都能很好地完成,而且有著老大哥聯(lián)軍或者作為聯(lián)軍小弟的存在。東歐,乃至整個華約陣營也是非常強勢的存在,唯一讓新手尷尬的可能就是玩華約陣營,需要量變到質變的這個過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