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版《三國演義》劇本臺詞文稿丨第25集:劉備求賢

《三國演義》
第二部 赤壁鏖戰(zhàn)
第25集 劉備求賢
(山莊)
司馬徽:請。
劉備:請。
司馬徽:請,請
劉備:請。
司馬徽:請,請,明公何來呀。
劉備:偶爾經(jīng)由此地,因小童指引,得拜尊顏,實乃萬幸。
司馬徽:明公不必隱諱,今日必是逃難至此。
劉備:實不相瞞,我代劉荊州赴襄陽之會,蔡瑁意欲加害,我是借故逃席而去,路過此處。
司馬徽:我觀氣色已知矣,久聞明公大名,為何時至今日尚無落腳之處。
劉備:只因命運多變,以至于此。
司馬徽:不對,不對,將軍之所以未成大事,是因為左右沒有賢人扶佐。
劉備:備雖不才,但文有孫乾,糜竺,簡雍,武有云長,翼德,子龍,竭忠相輔,不能說不得其人吧,先生笑什么。
司馬徽:關羽,張飛,趙云皆萬人敵,可惜無人善用之,孫乾,簡雍,糜竺等輩,乃白面書生,非經(jīng)綸濟世之才也。
劉備:先生言之有理,備亦曾訪遍隱士賢才于山川之中,無奈未遇其人啊。
司馬徽:玄德公豈不聞,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
劉備:備愚昧不識,愿求指教。
司馬徽:當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此地,玄德公當前往求之。
劉備:奇才安在,備愿往求之。
司馬徽:來,請,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先生賜教,臥龍鳳雛何人也。
司馬徽:這。
劉備:這。
司馬徽:好好,今日天色已晚,將軍可在茅舍暫住一宿,明日再敘也還不遲啊。
劉備:先生。
司馬徽:請請請。
劉備:請。(回憶)。
司馬徽:(將軍之所以未成大事,是因為左右沒有賢人輔佐啊,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畫外音):趙云于襄陽城外四處尋找劉備不得,他在檀溪東岸見西岸有一帶水跡,估計劉備已回新野,便率部而歸,回新野后仍不見劉備蹤影,趙云焦急萬分,故又沿檀溪西岸一路尋找,在水鏡山莊遇劉備,二人同回新野,途中忽遇一人前來毛遂自薦。
徐庶:(唱)天地反復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子龍,此人莫非就是臥龍鳳雛,隨我前去探問。
趙云:是。
劉備:敢問先生從何而來。
徐庶:四方山野。
劉備:請問先生尊姓大名。
徐庶:我乃潁上之人,姓單名福,久聞使君納士招賢,故行歌于此,以動尊聽。
劉備:謝先生不棄,請受一拜。
徐庶:豈敢豈敢。
劉備:先生,請同往舍下一敘。
徐庶:這便是的盧馬,此馬雖是千里馬,騎則妨主,使君不可乘也。
劉備:備騎此馬而躍檀溪,救我出了大難,怎說妨主呢。
徐庶:此馬必妨一主,我有一法可避其禍。
劉備:請講。
徐庶:使君意中如有仇怨之人,可將此馬賜之,待妨過此人,然后乘之,自然無事。
劉備:方才聞先生所歌,絕非常人,見先生儀表,必是賢才,故企盼助我成就大事,誰想先生不教我以正道,反教利己妨人之事,先生不妨另投明主。
徐庶:久聞使君乃仁德之士,今日試探,果然名不虛傳,單福終遇明主矣。
劉備:備安敢言仁德二字,惟先生賜教。
徐庶:使君不必過謙,新野民謠唱道,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可見使君之仁德,已為民眾所信賴。
劉備:備愿拜先生為軍師,調練人馬,以成大事。
徐庶:主公。
(曹操地)
曹操:自建安五年,我起義兵為天下鏟除暴亂,戰(zhàn)袁紹,奪得四州,平定烏桓,安撫遼東,至此北方已定,此番進軍,我欲先取荊襄之地,后取東吳,劉備早有取許都之意,應趁其羽翼未豐,一舉剿滅,以除后患,眾將聽令,曹仁。
曹仁:在。
曹操:李典。
李典:在。
曹操:呂曠。
呂曠:在。
曹操:呂翔。
呂翔:在。
曹操:我命你等四人為先鋒,率所部兵馬三萬,前往樊城駐守,以探劉表虛實。
四將:是。
曹操:散帳。
曹仁:我等加緊準備,前往樊城駐守。
呂曠:曹將軍,劉備屯兵新野,招兵買馬,積蓄糧草,大有取許都之意,其志不小,不可不早圖之,我兄弟二人自歸降丞相,未有寸功,卻受丞相大恩,此番前往樊城,愿領精兵五千,取劉備首級,以謝丞相。
曹仁:好,就令二位呂將軍率精兵日夜兼程赴新野,先破劉備。
呂曠呂翔:是。
——待更——
如需整理電視劇《三國演義》更多集臺詞,可找公眾號【小小臺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