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印度也行?這話音剛落,印度軍艦炸了,死傷14人

文/行走斯圖卡
按照計劃,中國今年將進行四十多次航天發(fā)射任務,其中的重頭戲之一就是“天宮”空間站的完工;由于國際空間站的預算不穩(wěn)定性,俄羅斯、歐洲等其他國家的航天部門也很重視與中國在空間站方面的合作,中國在空間領域的話語權越來越高,這讓印度眼紅了——不出所料的是:印度也要搞自己的空間站。
據(jù)印度《歐亞時報》1月17日報道,原子能和太空發(fā)展部部長吉騰德拉·辛格(Jitendra Singh)宣布,印度首個空間站將于2030年建成,“期盼已久”首個載人航天計劃“加岡揚”(Gaganyaan)計劃在今年開始實施。
說真的,我們不止一次感受過印度那種不分場合的“樂觀主義”精神,這位“磚家”真的不知道印度所謂追趕中國的真相?
核試驗方面,中國已經(jīng)建立了有效的核威懾體系,印度進行過實戰(zhàn)型核彈頭的測試嗎?中國是“有劍不用”,前提是“手里有劍”;印度是“有沒有劍”都是薛定諤的貓,所謂的核威懾能力只是自己說的,并沒有真正展示過。
至于月球探測器,我們實在想不明白,一次“化整為零”的降落如何跟中國多次成功落月相提并論?
別的不說,印度海軍“蘭維爾”(Ranvir)號驅逐艦1月18日在孟買海軍造船廠發(fā)生爆炸,造成3名海軍人員死亡,11人受傷,這是該船自2021年10月以來的第二次重大事故——軍艦都是這樣的質量,任何人都會懷疑印度研制空間站這種高精尖設備的能力。
我們并不屑于跟印度比,但是印度總是拿著它們半吊子的面子工程跟我們比,我們都覺得是一種侮辱。當然,不管是空間站項目還是載人航天項目,我們并不會“詛咒”印度將會失敗,畢竟我們也不是華盛頓、只會“畫個圈圈詛咒你”,相反我們也衷心祝愿印度能夠成功。所有人都明白,以“歷史規(guī)律”來看,千萬別弄成億萬美元級的煙花,就已經(jīng)阿彌陀佛了。
印度一些精英,總是將印度與中國的差距,形容為“只差那么一點點”,仿佛可以轉瞬之間就能超越一樣,這是西方的迷魂湯灌多了,忘了自己的斤兩?改革開放之初,兩國的GDP相差無幾,印度還高中國一點。40多年過去了,中國的GDP于2021年達到18萬億美元,是印度的三倍多。
2020年之前,西方媒體總是將印度形容為“即將取代中國的新世界工廠”、“發(fā)展中國家的民主楷?!?、“未來的世界中心”;但是現(xiàn)在全世界都知道,印度跟中國的差距幾乎就是一個“上下五千年”。
我們也知道,印度確實在進步,但是這種進步不應該整天跟中國作比較;印度倘若在航天事業(yè)上取得成績,它應該首先服務于印度人民,而不是用來在別人面前炫耀,也不應該成為新德里政客邀功的工具,更不應該成為地緣政治的籌碼。
中國從來不跟美國攀比,但是如今取得的成就,讓美國對中國的封鎖成為笑柄;中國也從來不會跟印度競爭,不管印度發(fā)射的是航天器還是大煙花,都不會對我們產(chǎn)生任何影響——在前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我們有我們自己的節(jié)奏,所以只想對印度說一句:
你自個高興就行,但千萬、千萬勿c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