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與文君的愛情當(dāng)真至死不變嗎?
《史記》中記載:司馬相如在家境貧寒時期,以一首《鳳求凰》贏得了卓文君的芳心。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p>
(意為:有位俊秀漂亮的女子啊,見之難忘。我只要一天不見到她便像發(fā)狂一般。)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意為:鳳鳥啊鳳鳥回到了故鄉(xiāng),行蹤不定出游天下尋覓凰鳥。未遇凰鳥是不知所往,怎么能知道今日登門后心中所感。)
這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人,卻極少人知道在此之后的故事。
相如不負文君所望,寫了《子虛賦》后便平步青云,而他得到了權(quán)利和金錢后,便開始忘記初心,他久久不歸家,對文君日益冷淡,直到有一日,他告訴她,他要納妾。
而后文君便吟出此千古名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這便是出自名篇《白頭吟》。
相如看到此詩后,只回了短短十三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從一到萬,唯獨沒有億,這便是無憶,多可悲,這終究是一場夢。
文君沒有哭鬧,反而提筆寫下《怨郎詩》“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來我做男”,這何其悲痛,而后又附《訣別書》一封,與君長別!
相如看到后,心中難掩羞愧,回家后與妻子道歉,而后隱居山林,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愿得一人心,是文君的愿望,也是對未來的期許;白首不分離,是文君的初心,也是對情感的感嘆。
令人羨慕的愛情尚且如此,何況是今人呢?
標(biāo)簽: